黃河下游已成「懸河」,能不能在河道旁邊重新修建河道,讓黃河整體向一側平移?

楓梧簫楠


黃河下游,已成懸河。河床高於兩側地平面,全靠大堤擋住河水。這樣的地段主要在河南省,山東省,黃河下游到出海口一段。有人說,能不能在黃河兩側重建新河道,讓黃河整體平移呢?

事實上,不是你讓不讓,你要是擋不住了,你不讓也得讓。周代以來,2600多年,黃河先後決口改道不計其數。曾北到天津,南到淮河,都在改道範圍以內。大的改道,就有26次。近代,國難與河患共存。1938年,最後一次改道,是因為扒開了鄭州花園口大堤,想要阻止日寇入侵。黃河中下游每次決口改道,發大水,都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現在,我們用堤壩還擋得住。不用考慮改道。就是擋不住,現在也無法改道。因為,經濟不斷髮展。黃河中下游人口特別密集,大城市也特別多。洛陽,鄭州,開封,濟南,濱州怎麼辦?眾多的橋樑,鐵路,高速公路,機場遍佈,你怎麼辦?


我認為,還有一個辦法。如果有一天,實在擋不住地上懸河了,也不能改道了。那就是在現有的河床上向下挖。按現在的情況,向下挖5~10米左右,就可以解決問題幾百年。這種方法是唯一可行的,其實,就是清淤。現在許多小河流,都是這樣做的,如成都的府南河,長春的伊通河,清淤後,效果特別好。黃河是大一些,這個工程量當然是極其巨大的。但以目前的經濟能力和技術完全可以做得到。這總比挖一條京杭大運河要容易吧?這樣做,還是比改道成本要低的多。改道,還要涉及人口的遷徙,那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建三峽,當時的靜態投資為900億元,其中有400億元為移民費用,差不多要佔到一半。人口遷徙用了十幾年,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要做思想動員工作。黃河中下游,要改道移民,是不能想象的。


盛廣學雜家雜論

老生常談,提問的這個問題二十多年前還可以討論,現在早沒必要討論了。一幫不讀書還不看電視的只會瞎說。自從國家花大力氣建成了小浪底水裡樞紐,當時大家看到的主要是小浪底發電,其實更重要的是防止水患。因為黃河有了之前尼羅河阿斯旺大壩淤積的教訓,建設前就考慮河床淤積的問題。

因此小浪底進行了多次調水調沙試驗。“調水調沙”,為的就是解決黃河泥沙淤積問題。這項試驗是在充分考慮黃河下游河道輸沙能力的前提下,利用水庫的調節庫容,人為製造“洪水”,沖刷河道,輸沙入海,改變黃河不平衡的水沙關係,從而減少下游河道淤積甚至達到衝淤平衡,由此可從根本上遏止河床抬高。同時在黃河入海口測量泥沙量和水流量,從而計算排出來多少泥沙,根據小浪底那邊年泥沙進入河道量和排除量計算河床淤積泥沙量。其實效果很好,所以國家已經進行了多次調水調沙試驗。近些年再加上黃河上游植樹等措施,現在中游河水都清了,加上跳水調沙,可能黃河航道就會越來越深,根本不需要在額外花大錢,以後河道淤積也會減少很多。

有些人說的冬季黃河干了再清淤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因為黃河自從小浪底建成我記憶裡應該沒斷流過了。


虐貓達人——薛定鍔

謝謝你兩次相邀。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懸河,這是不爭的亊實。而是否能平移新建河道以解決水患這個問題,牽涉面太大。國家的財力情況,黃河所經區域的地理情況,包括城市農村的搬遷,道路河流的遷徙等,要求各方面的專家實地考證才能得出結論。

我想說的是,我也生活在黃河中游流域的山區。近幾十年來,由於大自然氣候的改變,降雨量大幅縮減,許許多多的山間小溪已經乾涸,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從山,陝,寧,蒙,青等黃河上中游流域來說,乾旱無疑加重。象我們山西不得不採取引黃入晉,引沁入臨的措施以解決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的水流來源。

但假若若干

年後,因氣候變化,上中游連續增雨而導致黃河水患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防患於未然也勢在必行。關於解決水患,我也有自己的看法:一、在上中游流域之山峽要谷中,修建若干水庫以調解黃河流量,解決水患問題。二、在下游施行分流,以減輕黃河水患。三、疏通黃河故道,用於加寬加高堤壩,防止水患。四、加大上中游流域的水土保持力度,以防止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淤積問題。如此多管齊下,解決黃河水患。

不管總樣說,這項工作都是浩瀚巨大的。但在我國現行情況下,分步逐年全民動員,解決這一問題也勢在必行。用當年的一句口號來結尾,這項工作一定要做到,也一定能做到。減少黃河水患,老百姓的生命財產至上。


西瓜小品笑

黃河地上河段主要集中於下游地區,集中於河南山東兩省。黃河過去水患嚴重,歷史上也多次改道。黃河下游段雖大部分河段為地上河,但經過建國後大力治理,現水患程度已降到歷史最底水平!中游黃土流失區大力的生態治理(退耕還林、草及小流域治理等)及小浪底水庫的建成使黃河河床抬升的速度已明顯變慢。再者山東段黃河東西兩側分別有小清河、徒駭河及馬頰河等與黃河並列前行。



黃河下游大堤



黃河山東段及沿線其他河流分佈



徒駭河


小清河


黃河河南段

黃河下游地區人口稠密,交通線路密集,有多條幹線鐵路、高速公路、國道及其他運輸線路穿越黃河,有許多大型橋樑,平移河道對橋體影響巨大。再者新河道移民搬遷,交通線路新建橋樑等投資巨大,因此綜合來看無實施的必要性!


黃河下游山東段部分地區交通圖


跨黃河的高鐵橋


海闊天空218505852

我以為,解決黃河“懸河”的問題,既不要重新平移河道,也不要進行河道疏浚,可以採用更簡單的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老祖宗常用的辦法:用現代手段“束流攻沙”,以保持黃河暢通,具體方法是:

在黃河“懸河”河槽(河灘)裡建設一條沿河走向的鋼筋混凝土的水槽,其斷面面積(高度、寬度及斷面形狀),根據衝沙需要的河水流速、洪水流量等來進行設計。當黃河來水時,含沙水流全部流入水槽,在水槽裡,由於斷面壓縮,形成高速水流,沙保持高速運動,無法沉積,被衝入大海。

要保證較高流速,水槽的斷面可以是三角形+矩形,以保證水量小的時候,也能保持較高的流速。

如此,則黃河再無淤積。

以現在的工程能力,這樣做,花錢不多,能成大事,而功在千秋。


水韻長流

說到黃河一定要提一提從古至今的歷代治理過程。

第一次明確治理黃河,使人們熟知的大禹治水。禹的父親鯀用設置河堤的辦法,結果河道逐漸升高。禹疏浚河道的辦法,治理了黃河。之後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有東漢王景治理黃河、元代賈魯治理黃河、明代潘季馴治理黃河、清代靳輔治黃。治理的基本方法就是鞏固堤壩、分洪清淤、以水衝沙等冶理方法。

黃河水患最大的危害是頻繁改道。所以用改變河道的辦法冶理黃河是不可取的。近些年來,由於降水量的減少和上游用水量的增加,黃河經常斷流。最可行的辦法我認為還是中游黃土高原的的植被治理結合下游的挖沙清淤工作。目前在黃河的中游,山西地段採砂點非常多。下面是去年山西黃河段釆砂照片


挖沙清淤工作的成本我認為肯定要小於建築堤壩。黃河每年都會攜帶大量的泥沙進入中下游,挖砂既可以清理加深河床,又可以提供建築材料。以現有的技術和財力治理黃河已經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小智攝影文學

題主意思是挖一條新河道,這樣黃河就無法成為地上河,沒有決堤的風險了,那是否可行呢?答案是不可行。

首先,沒必要。中國最缺水的地方不是新疆,而是華北,華北人口眾多,工農業用水量極大,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山東都是人口大省、工農業大省,以前黃河是奔流到海不復回,現在很多年都奔流不到海,黃河現在的問題不是決堤,而是斷流。

第二,地上河有其必然性。挖一條新河道,只要黃土高原繼續水土流失,新河道還是會變成地上河,到時新修的河道還得再人工修建堤壩,慢慢的就變成地上河,和原來河道一樣,反而多花了很多錢。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很難根治的,因為黃土鬆軟、雨水少導致植被少、下雨非常集中沖刷力大,要知道黃河是古代就有的名字,這個黃字用了幾千年了。

第三,對社會經濟影響太大。現在黃河兩側的居民、工業、農業都已經適應和依賴黃河,把黃河平移走,原來靠黃河生存的人就沒了活路,農作物品種得改變、原來耗水的工業得關閉,居民用水變得緊張;同樣,新黃河兩側的居民也得改變原來的生存模式,得去適應黃河。

另外,華北人口密集,挖新黃河河道需要徵地、拆遷,這個成本也是不可能的。


上丞工作室

古代的黃河,因為其經常發生水患,動不動就改道,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都屬於黃河改道的範圍。古人為了解決黃河的水患問題,可謂花盡了心思。比如大禹治水,採用疏通的方式,放棄之前堵塞的思路,水患短時間得到了治理。後來在清朝又有人採用收緊河道,用來衝沙,讓沙子不因為水流變緩而淤積。


治理黃河方面,古人已經總結的很好,治水要先治理沙子。解放之後,中國政府在陝北等黃河中上游地區採取綠化措施,加大林木種植,保護水土。另外又建造了小浪底水利樞紐,想要長久的解決黃河問題。




可是實際上,我們面臨一個整個華北地區越來越缺水的境地,黃河的水量已經遠遠不如當年了,尤其黃河中下游地區工農業用水量更是大的驚人,人口的增加也加劇了水資源缺乏的矛盾。每年黃河水沿河各省都是要分水量的。水少了之後,很多過去淹沒河中的土地現在都開始成為河心島了,很多挖沙船也開始了採砂工作。



所以總體來看,黃河已經不需要遷移河道了,它已經擋不住中國人多的力量大了。


阿慶還是阿慶

平移河道工程就大了,整體效果也不理想。黃河下游改造工程要達到以下目的:一、防大迅,讓小浪底水庫至岀海口段河道始終處於最大斷面狀態;二、清水入渤海調節水質、泥沙入黃海蘇北淺灘造桑田;三、保證河床水位灌溉農田。以上三點是治理黃河的最隹方案,實現這個方案必須要使用創新的技術方法。1:小浪底水庫每年調水衝沙一次,但是光用水衝效果不好,要讓泥沙處於懸浮狀態才能把老河底子搶起來。2:在廢黃河上敷設排沙管道。3:河道分三股流淌,兩邊走清水灌溉、中間排沙。

你最好整個具體的方案徵集,以便詳細的論述。


5361292213左撇子

這個想法是蠻幹。從工程技術上講不存在問題,關鍵是經濟上不划算。黃河下游的河南,山東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施工費不說,拆遷,搬遷等等等等,這筆錢就是天文數字,有這個錢不如把河堤加固,折騰的還少一些。一體平移目的是降低河床高度,解決“懸河”隱患。目前合理的辦法是一改善環境,減少河水泥沙攜帶量,治本。二是調水衝沙,運用大自然的力量降低河床高度,經濟實惠,治標。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以後肯定還有更好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