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首先糾正一下前文關於鷹擊-18的一個錯誤,鷹擊-18最後20公里並非完全沒有制導,它要依靠慣性制導來維持一個預計的路線進行飛行。也就是說,按照導彈在發射出超音速段前最後預測敵艦的運動要素,打一個提前量出去——玩戰艦世界的同學想象一下,這其實是一枚飛行速度和炮彈一樣的直航雷……差不多就是那個感覺。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3馬赫的速度下,飛過最後20公里其實只要約20秒,在這20秒時間內,一艘30節航速的戰艦以最大速度橫向運動距離不過300多米,也就是“尼米茲”級航母一個身位,就算它能違反物理定律,瞬間原地不動,也不過讓鷹擊-18從打中船頭變成打中船尾——何況鷹擊-18可以按照慣性制導的引導,飛向預計敵艦的位置,實際上即使是打長100米左右的護衛艦,命中率也是可以保證的。當然如果敵艦尺寸再小一點,就難了。

相比之下,如果是亞音速導彈,飛過左右20公里,需要60秒左右,足夠雷達控制的近防炮實施好幾輪射擊,除非能夠同時又多枚導彈飽和掉敵人的火力通道,否則是沒什麼突防率可言的。

還有,關於鷹擊-XX的射程和飛行速度,是摻了水的。請各位讀者自己打個折吧——具體打幾折,就看你對中國的科技有多少信心了,肯定是不可能超過我說的數字(四位數射程,10馬赫)——當然再怎麼樣也不可能還不到50%就是了……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至於為什麼能在垂髮系統裡裝這麼大導彈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充分利用垂髮系統的每一寸空間,其實新通用垂髮裡面的空間還是很可觀的。具體怎麼利用,等鷹擊-XX可以說的時候大家自然知道——或者你們也可以去問施佬,畢竟施佬已經是上過某艦的大佬了。

還有人說高超音速導彈怎麼解決制導的問題——我只能說認為“黑障”絕對無法克服的人,應該是看90年代科幻小說不能自拔了——中國航天都已經在研究黑障通信問題了。所以,當然是用雷達制導——具體怎麼工作呢?大家可以去查一查近幾年來相關的論文,其中已經提出了很多想法,鷹擊-XX運用了其中的一種,具體是什麼呢,以後咱們再說。反正它肯定有效,否則“東風-17”是怎麼達到命中精度幾米之內的呢?

接下來說今天的話題。

“防空游擊戰”——新型導彈結合難纏戰法,令人頭痛

今天,也門武裝又一次上了世界各國的新聞,他們的“陸地米格-29”防空游擊戰再次取得戰績。

在關於此事的新聞當中,筆者已經吐槽了“愛玩紅旗2的Friends”們,用的666的“近快戰法”,但從R-27這兩次作戰,還有很多可以延伸的事情可以說。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首先,是關於美國近年來給臺灣推銷的“防空游擊戰”。

我們知道,近年來美國蘭德公司給臺灣推銷“防空游擊戰”概念,就是說,讓臺灣買一大堆美國的高機動式防空導彈,放棄靠“愛國者”和F-16“決戰境外”的腦殘想法。

這些高機動防空導彈幹嘛呢?

抽冷子打一發——說白了就像胡塞武裝現在乾的這樣。

只不過美國的雷達和防空導彈,那比米格-29戰鬥機上拆下來這套東西,那是強得多了。

而且美國人強調,你別看這樣看起來會讓共軍的飛機在你頭上來回飛,但現在的戰鬥機都很金貴的,只要能持續給空襲一方造成出其不意的打擊,積小勝為大勝,打掉幾十架飛機,對面就很肉痛,而且能給共軍總體的作戰帶來很大的遲滯了。如果你再買我幾萬發“標槍”,也不要坦克了,就讓你的草莓兵,哪怕他們打掉導彈之後再投降,也足以讓共軍損失慘重——總體戰敗的速度比你現在這樣和共軍正面對抗反而慢。說不定你就能拖到美國爸爸來援……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雖然說,關於此事大家肯定嗤之以鼻,就憑“草莓兵”那德行還想玩這種作戰?

要知道,“游擊戰”的前提是敵強我弱,堅持游擊戰的一方在敵強我弱的前提下,必然是以血肉拼鋼鐵的。

大家嘲笑沙特老爺兵不會打仗,被R-27幹掉好幾架飛機的同時,請去找個也門現在的衛星照片看看,看看你能否數清各種軍民用設施被炸了多少彈坑吧。

所以說,游擊戰實際上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即使是在我國,粟裕大將就曾向毛主席進言,如果蘇修社會帝國主義進攻我國,不能把過去的一些舊經驗單純套用過來,必須死守重要城市,不能輕易放棄,指望游擊戰退敵。後來我國在內蒙修建的人工山、在東北修建的若干永備工事群和人防地下工事……這些都是為了避免我們要淪落到靠游擊戰與敵人周旋的地步的。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但美國人的建議,也確實有其價值。

臺灣現在也算是部分採納他們的建議,目前計劃中2020年以後,用“天劍2”機動防空系統取代“霍克”就是一個例證。

“天劍2”系統的特點是高度機動,相比之下,“霍克”系統所配備的雷達、伺服車輛並不比解放軍早年裝備的紅旗-2系統少多少,也是“走起來一大串,停下來一大片”的貨,為什麼解放軍會想到用最後一批退役的殲-6去改造“超大型反輻射無人機”?就是準備拿去壓制機動性不佳的“霍克”的,“霍克”一個陣地上備單不過12發,殲-6一個波次過來,你打完發射架上的導彈以後,是停在原地進行裝填呢,還是機動呢?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裝填的話,下一架殲-6無人機就會一頭栽到你陣地中央——好吧,實際上大概是你陣地或附近不知道什麼位置——上面可有足足2噸炸彈(殲-6無人機機內多個地方裝填的炸藥加一起約1噸,後期無人殲-6為了增強殺傷力,還掛4枚250公斤炸彈)……你敢停在那等死?

那你撤收,但問題你收起來,就等於失去一塊空域的控制權——後續機群趕過來,你很可能就會被炸死在路上——畢竟“走起來一大串”,肉眼都能看到你了。

至於“愛國者”導彈——我們可以注意到臺灣給它造了工事,但是那頂多是防爆隔牆,因為你防空導彈現實中不可能像“第三新東京市”那樣,平時收在地下,戰時升起來發射的,它們就露天放在陣地上,而這個防爆隔牆其實只能避免被250公斤炸彈之類的東西炸掉一個發射架的時候,彈片炸傷另一個發射架——其實也未必……

實際上來打你的可能是東-15、東-11,乃至東-16導彈的集束戰鬥部,到時候成千上百的死亡“天使”從天而降……整個陣地上不會有死角的……

而你如果在第一波導彈過來的時候就撤收躲避?

……?

那還要你們這些“反導”單位作甚啊!?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但看看沙特老爺們拿“愛國者”攔截老舊的“飛毛腿”或者“無尾翼飛毛腿”(一下子想不起來伊朗人那個導彈叫啥了……)的成功率吧,草莓兵們有沒有勇氣試一試美國爸爸到底有沒有吹牛呢?

何況大陸的導彈可不是這種液體燃料,也沒什麼突防設計的辣雞,那可是有一系列突防設計的……

“愛國者”陣地肯定是第一波導彈重點目標,基本上不可能倖存到戰爭第二天的。

況且,今天解放軍的反輻射作戰能力也不是開玩笑的,殲-10、殲轟-7、蘇-30掛著鷹擊-91導彈過來的時候,你愛國者的雷達是開機還是不開機呢?……

這麼多艱難的抉擇……小草莓:你到底打算怎樣嘛!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不過其實,各位臺軍弟兄們,這也不是很難的抉擇啦,美國蘭德公司都已經給你們算過命了啦:6小時內臺灣的防空系統就過了“半衰期”,也就是折損過半,24小時以後,除了一些“毒刺”導彈和分散的高射炮,就啥都不剩了啦……

所以還想啥呢?聽到防空警報就跑啊,離開那些危險的防空導彈和雷達陣地越遠越好啦!順便別忘了祈禱,免得殲-6無人機砸下來的時候運氣不好掉在頭上啊……

在如此嚴酷的生存壓力面前,臺軍如果化整為零,用大量探測距離40公里,可以用“悍馬”車拉著到處跑的“哨兵”雷達和跟這些雷達一起活動的“天劍2”導彈——當然最好還是美製“阿姆拉姆”飛彈啦——組成大量的遊擊導彈小組……

這還是挺可怕的,因為“天劍2”雖然性能也就一般,但卻好歹也是相當於主動制導的“麻雀”,比R-27導彈那還是高級的多了,發射後不管啊。而“哨兵”則是X波段的多功能雷達,能直接承包從搜索到攻擊一條龍服務。

這套系統如果採取“近快戰法”實施伏擊,對於遭到攻擊的飛機來說,就相當於你完全不知道的地方突然有另一架戰鬥機向你發射一枚中距導彈,在它發射導彈之前,你根本就看不見它。因為這些單位太小,很難對其進行監視。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當然了,按照美軍的做法,需要執行低空任務的時候,可以帶一發反輻射導彈,近距離上突然遭到照射,二話不說甩過去——但問題是對於主動制導的防空導彈來說,你導彈甩過去,它導彈也可能已經甩出來了,然後可能就是同歸於盡……

所以這種導彈非常討厭。

當然了,作為一種防空導彈本身,“天劍2”或“阿姆拉姆”和中國用於對外出口的同類產品“天龍50”比,作戰斜距等性能要差一些,但其致命性依然不可小覷。

連R-27都能用近快戰法兩次擊中F-15,說明這種“地面隱身戰鬥機”的打法還真是挺厲害的。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第二件事,就是其實現代戰爭條件下,防空系統的機動性還是挺重要的。之前揚基老師就說過這事嘛。我國參加俄羅斯“天空之鑰”競賽,發現俄國人真的非常重視S-300系統的機動性,這個比賽當中,比的就是快速撤收,快速機動,再快速展開,快速攻擊。否則的話,在歐洲這種敵人火力打擊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情況下,你在一個陣地上停留時間長了,被摧毀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其實不光是蘇聯,你看德國境內的“愛國者”導彈部隊,冷戰時期的照片裡他們總是把拖車掛在雷達車和發射車上的, 就是方便隨時機動。而部署在其他地區,或者其他時期的“愛國者”導彈就比較少有這種狀態了。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說明即使是射程超過100公里的S-300P、“愛國者”系統,在現代戰爭中,也必須時刻保持機動。

我國空軍地導部隊,長期以來擔負國土防空任務,時間長了,沒有俄空天軍地導彈部隊遺傳自蘇聯時代,這種應對歐洲這種,地域小,強度高全面熱戰的意識。所以反而可能有種,“我導彈射程那麼遠,為什麼需要機動”的感覺,因此更強調電子對抗、依託完整國土防空系統抗擊隱身、高機動、高速度目標,乃至反導作戰的訓練。

事實上,我國給S-300PMU和紅旗-9部隊配屬的雷達也要比俄軍S-300PMU多——當然這裡面有俄羅斯錢不夠的問題,老生常談的,俄軍裝備9L96雷達是在裝備S-400之後,而我國的S-300PMU2就有這個雷達——但這裡面也可看出雙方對空軍地導部隊戰時使用的想定是有差別的。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當然了,作為一隻擅長學習的部隊,我軍碰到這種事自然是見賢思齊。如今地導部隊也已經加強了快速撤收,快速機動等科目的訓練,讓自身更貼近實戰的需求。

事實上,能夠快速撤收、展開,隱蔽部署的遠程防空導彈,在戰爭中的作用也會更大。對於飛機來說,防空導彈在開火前,你是看不到它存在的——這有點像二戰時代說反坦克炮——而隱蔽遠程防空導彈的可怕之處在於,如果對手指揮官是個老手,把你放到他導彈性能最佳的區域內開火,那基本保證你看到對方開火的時候,自己就已經處在“不可迴避區”的最中央位置了,不論如何是不可能靠機動躲開的,憑你飛機上的干擾也壓制不了對面的地面雷達……基本上是必死之局。其實這還是有點像被一架躲在地面高度的隱形飛機打,只不過這次飛過來的是一個巨大的導彈。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胡塞用“中國戰法”擊中F-15 卻意外指引防空導彈發展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