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揭牌 力爭三年內升格為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

該中心將建設工業大數據公共服務雲平臺,打造國家級工業大數據產業集聚基地

聯合攀鋼、長虹等龍頭企業,成立鋼鐵釩鈦、能源裝備、石油化工、清潔能源和機械裝備製造五個大數據分中心

5月23日,在成都舉辦的“2018全國兩化融合深度行(四川站)暨首屆工業大數據峰會”上,四川省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正式揭牌,並提出力爭三年內升格為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

製造業創新中心是《中國製造2025》明確的五大建設工程之首,是我國繼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之後確立的新一代創新平臺,是由省級以上主管工業和經濟的政府部門負責認定的獨立法人企業單位。打造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力爭升格“國家級”,也是《中國製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的七大工程之首,首批三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就包括省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

該創新中心由北京工業大數據中心、積微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和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四方作為股東單位共同發起,面向製造業轉型升級需求,發力工業互聯網,創建制造業領域工業大數據樣板工程,建設工業大數據公共服務雲平臺,打造國家級工業大數據產業集聚基地,構建工業大數據領域跨界協同創新生態系統等。

該創新中心還聯合攀鋼、長虹等行業龍頭企業,成立了鋼鐵釩鈦、能源裝備、石油化工、清潔能源和機械裝備製造五個大數據分中心,廣泛服務於能源、鋼鐵、電子、裝備、機械、化工和軍工領域。

“這是我省積極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重要舉措之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工業互聯網是推進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省全面落實“互聯網+先進製造業”決策部署,積極搭建工業互聯網創新平臺,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開創兩化融合新局面。2017年,我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10,同比上升7位;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59.7%和45.2%;數字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