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情愛的表達裡,我至今沒看過超越它的愛情小說|再讀《邊城》

愛情是什麼?

品紅酒捧玫瑰逛精品店?摺紙鶴穿白球鞋壓馬路?還是溫飽之後閒著沒事的精神需求?

有的愛情,就像你的一個噴嚏,打過去之後捏捏鼻子,也就過去了;而有的愛情,卻像你生命中的一場大病,久久無法痊癒。

人生有時候就像是永無止境的約會,從一段愛情步入另一段愛情,來來回回,經年累月,可某一天,在湘西茶峒的悠揚山歌中,你卻突然看到了永遠。

對情愛的表達裡,我至今沒看過超越它的愛情小說|再讀《邊城》

那座湘西小城的愛情

共讀書目:《邊城》沈從文

下載“博庫圖書館”APP即可免費借閱哦~


故事發生在茶峒邊城的青翠山水間。

那裡的山水如詩如畫,那裡的人民純真淳樸:“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靜靜的河水即或深到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所有的一切都給人以安寧感。(@Grace)

女主翠翠就隨著爺爺生長在這風日清和的邊鎮渡口。

翠翠是個天真善良、溫柔清純的小女孩,是作者傾注了“愛”與“美”的理想藝術形象。翠翠來到人間,便是愛的天使與自然的精靈。她的爺爺把她領大,一老一少相依為命。(@心情)

五月端午,小城一年一度的划船活動吸引了很多人,翠翠也不例外。

機緣巧合之下,獨身一人的翠翠,見到了好心、仗義的儺送二老。可種種誤會,卻讓翠翠誤解了二老的好意,開口罵了他。但二老並不在意,甚至還婉轉地派人幫助了無助的翠翠。(@晴朗天空)

“大魚吃掉你”的那句玩笑話,連同秀拔出群的那個人,讓翠翠平靜的心田,蕩起了柔和的圈圈漣漪。

對情愛的表達裡,我至今沒看過超越它的愛情小說|再讀《邊城》

可翠翠歡喜的二老,早有中寨子的王總家以一座嶄新的碾坊侯著了。雖然有個很疼愛翠翠的爺爺,可究竟沒人能為她的心事作主。

與此同時,順順家的天保大老又託了媒人來提親了,出於對愛情的忠貞,翠翠不能答應大老。但是和二老的婚事,中間又有座碾坊隔著。

單純而不經世事的翠翠,“從此小小心中充滿了一種說不分明的東西,是煩惱吧,不是!是憂愁吧,不是!是快樂吧,不”,她該能怎麼辦呢?(@wumin)

幸而當地還有“情歌對決”的傳統:“羞於啟齒的愛戀,難以表述的痴狂,統統都可以轉化為歌聲,或隱晦或直白,在吟唱的人與聽歌的人之間纏繞起一條細細密密的絲線,讓相愛人的心最終連接在一起。”

對情愛的表達裡,我至今沒看過超越它的愛情小說|再讀《邊城》

碧溪岨的一個月夜,二老動情放歌。又軟又纏綿的歌聲深深打動了翠翠——“夢中靈魂為一種美妙歌聲浮起來了,彷彿輕輕的各處飄著,上了白塔,下了菜園,到了船上,又復飛竄過懸崖半腰,去摘虎耳草”。

竹雀般的歌聲,完全擊潰了大老,在自認完全不是對手之後,不戰而敗。深受打擊之下,急於忘卻一切離開茶峒,卻不料在駕船下駛的途中意外淹死。

儺送二老悔恨、自責與內疚,無法再續三年六個月的歌唱,在得不到翠翠回應和被迫接受碾坊的失落與壓力下,遠走他鄉。

那爺爺呢?同樣聽到月夜放歌的爺爺,陷入了兄弟二人同時鍾情自己的寶貝孫女的兩難抉擇。善良的老人不知所措,不敢做主,也沒有告訴翠翠一個字。原本的事實,在畏畏縮縮和極不得體的說明裡,被二老曲解了。(@peony)

對情愛的表達裡,我至今沒看過超越它的愛情小說|再讀《邊城》

自然生髮的感情,在強悍的世俗面前,似乎都以幻滅為結局,可虎耳草代表的愛,卻是世上最純真美好的,最飽含期待的愛。那是一直不會變的,值得等待的愛情。

“風雨交加之夜,渡船不見了,白塔坍倒了,祖父在雷雨將息時死去。日復一日,秋去冬來,新的渡船繼續擺渡,修好的白塔又再立於竹林中。 死去的大老和祖父,用一個淒涼的印象,讓翠翠放下哀傷,學會堅強。

“硬扎一點,結實一點,方配活到這塊土地上!”

她守著這片土地,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她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她每天在對溪小山上祈望著、等待著;她要把手裡的虎耳草親自交付給那個人——

那個在月夜深情放歌的少年,一定會再回到這片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在今後的每一個端午都與她同船而渡(@peony)

對情愛的表達裡,我至今沒看過超越它的愛情小說|再讀《邊城》


有人說,《邊城》小說之所以是民族的、是世界的,就在於它離“大地母親很近”,它藉助的外在符號不多。

確實。

“拋開故事背景僅僅將愛情的內核拿出來看,不難發現《邊城》實際上就是個三角戀的故事,說白了不過是灰姑娘和兩個豪門少爺的愛恨情仇:

兄弟之間的爭鬥自然是儺送更勝一籌,而且按照當代言情小說的套路,還應該有富家女和翠翠為了儺送爭風吃醋的橋段,富家女各種仗勢欺人各種欺負為難翠翠,甚至讓儺送誤會女主選擇富家女......可這樣的故事固然精彩,卻是既不符合主角們的年齡特徵,也不符合當地人的性格秉性。

《邊城》之所以妙,不在於它的愛情故事講的有多離奇曲折感人至深,而在於所有人的情感都很微妙,彷彿這種悲劇自然而然的出現,對此似乎所有人都有責任,可又似乎並沒有真的做錯什麼。

沈從文創造了一個‘誰也沒有錯’的愛情悲劇,他只是有意識的在人性層面上敘述故事,卻無意發掘悲劇產生的人為的、社會等方面的因素。”(@鄭為理)

對情愛的表達裡,我至今沒看過超越它的愛情小說|再讀《邊城》

它不是肥皂連續劇裡的庸俗愛情,只是對本能生活的本能表達,所以你看,在大老發現“翠翠更喜歡浪漫的二老”時,失戀了的他是如何抒情的呢?

他就對著青蔥的山,對著無盡的水,唱了幾天幾夜的山歌,就把這件事放在心裡了。

他沒有迎風落淚,對月感懷,沒有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沒有說出祝你幸福我永遠愛著你這樣的庸俗對白,甚至他最後也沒有死於心碎而是死於一場水上交通意外。

——舉重若輕,樸拙真摯。就是這樣質樸的失戀情節,卻讓博庫君潸然淚下,記憶至今。

所以你看,穿越種種符號,本能的生活才最能打動人心;而對於認字兒多、懂理論多的知識分子而言,本能生活也是最難。

所以我們說,在對情愛的表達裡,至今沒看過超越《邊城》的愛情小說。

-END-

對情愛的表達裡,我至今沒看過超越它的愛情小說|再讀《邊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