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常見的假愛情

一、偶像化的愛情

這種形式又常常被人們稱為“偉大的愛情”(經常出現在小說和電影裡面)——是一種

偶像化的愛情。

一個沒有達到產生自我感覺高度的人(這種自我感覺的基礎是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力量)傾向於把自己所愛的人“神化”。他同自己的力量異化並把自己的力量反射到他所愛的人身上,他所愛之人被當做一切愛情、光明和祝福的源泉而受他的崇拜。

三種常見的假愛情

在這一過程中,人失去了對他自己力量的覺悟,在被愛者身上失去自己,而不是找到自己。但是從長遠來看,由於沒有一個人能符合崇拜者的心願,當然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失望,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就是尋找一個新的偶像——有時候會出現惡性循環。

這種偶像化愛情形式開始時的特徵是愛情體驗的強烈性突發性。這種形式的愛情常常被看作是真正的偉大愛情;但是恰恰是這種所謂的強烈性和深度性卻表現了那些戀愛者的飢渴和孤獨。也許不必過分強調的是,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以這種愛情形式相結合的男女嚴重的情況下會給人一對瘋子的印象。

二、多愁善感的愛情

另一種假愛情的形式就是人們稱之為多愁善感的愛情。這種愛情的本質就是它只能存在於想象之中,而不存在於同另一個人實實在在的結合之中。

這種愛情最廣泛的形式是用代用品使自己滿足,那就是消費愛情電影、愛情小說和愛情歌曲。通過消費這些東西可以使一切沒有實現的對愛情、人和人結合和親近的嚮往得到滿足。那些無力拆除自己與伴侶直接那堵高強的男女,當他們在銀幕上看到悲歡離合的情侶時,會身臨其境,感動得熱淚盈眶。對許多夫婦來說,銀幕是他們體驗愛情的唯一可能性——不僅自己是這樣,而且兩個人會一起成為他人戀愛故事的觀眾。只要愛情是一個白日夢,他們就能加入進來,但如果愛情成為兩個真實的人之間的一種現實關係——他們就僵化了。

三種常見的假愛情

多愁善感的愛情另一種表現是把現實推移到過去。雖然他們當時根本沒有感受到愛。這種情況和幻想未來的愛情完全一樣。不知有多少訂過婚的男女或者新婚夫婦仍在憧憬未來愛情的幸福,儘管他們現在已經開始感覺到對方的無聊。

這種傾向符合作為現代人標誌的一般態度。現在人不是生活在過去就是生活在未來,但不是現時。他們滿懷傷感地回憶童年和母親——或者為未來制定偉大的計劃。不管是通過參與別人的非真正愛情經歷來體驗愛情,還是通過把現時推移到過去或者未來的方法來躲避愛情的現實,這些抽象和異化的愛情形式其作用就和鴉片一樣,都是未來減輕現實、人的孤獨和與世隔絕的痛苦。

三、投射做法

神經病態愛情的另一種形式是一套投射做法。這種投射做法能導致迴避自己的問題,從而把注意力放到“所愛者”的錯誤和缺點上。

個人在這方面的態度同名名族和國家的態度沒什麼兩樣。有些人對他人的每一個細微錯誤的反應都十分靈敏,而對自己的問題和弱點卻不聞不問,他們永遠是在考慮如何指責對方或者教育對方。

如果——常常是這種情況——男女雙方都熱衷於這麼做,他倆之間的愛情關係就成為了相互的投射。如果我是專橫或者無主見的,我就指責對方有這些缺點,並且根據我的性格不是要求他改正就是為此要懲罰他。而對方也同我一樣地行事——這兩人都迴避自己的問題,因此這兩人也就不能採取使他們自己進一步的發展步驟。

三種常見的假愛情

投射的另一種形式是把自己的問題投射到孩子身上。首先這種反射常常反射在希望生孩子的願望上。有些人之所以要孩子是因為他們想把自己的生存問題反射到孩子身上。如果當一個人感到自己沒有能力賦予生活一種意義時,他就會試圖在他的孩子的生活裡找到生活的意義。但是這必然會在自己和孩子身上造成失敗的結果。 失敗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每一個人的生存問題只能由自己解決,而不能通過一個代理者。另一個原因是有這種打算的人恰恰缺乏了必要的能力,以引導孩子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

三種常見的假愛情

這些父母經常使用的理論就是為了使孩子不是去一個共同的家,所以不願

離婚。但深入的調查結果表明,在這樣的“共同的家中”籠罩著那種緊張和不幸的氣氛往往比公開的決裂對孩子的損害更大,因為公開的決裂至少表示一個人有能力通過一項勇敢的決定來結束無法忍受的情況。

三種常見的假愛情

這裡還必須提及一個經常出現的錯誤,一種幻想,即認為愛情必定意味沒有衝突。按“在任何情況下都應避免痛苦和悲傷”的世俗之見,所以現代人也認為,愛情就是意味著沒有衝突。他們還以為他們所見之爭吵都是毀滅性的爭論,對雙方都沒有好處的事實作為理論依據。

但是真正的原因在於大多數人的“衝突”實際上是避免真正的衝突。這些衝突只是對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產生分歧而已,而這些小事按其本質來看是無法澄清或者無法解決的。但人與人之間的真正的衝突——那些不應該被遮掩,也不應該投射到別處的衝突,那些屬於人的內在現實並能在人的心靈深處體驗的那種衝突——決不是毀滅性的。這些衝突會得到澄清,會帶來一種淨化,從而使雙方能變得更有知識,更堅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