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了一扇窗,然後洪水猛獸就進來了|我是這樣開始心理諮詢的

打開了一扇窗,然後洪水猛獸就進來了|我是這樣開始心理諮詢的

當一扇門關閉時,請為自己開一扇窗,也許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就是我曾經不止一次跟朋友說的“選擇也許只需一瞬間,之前的糾結和猶豫都會在那一瞬間決定。”其實現在想來, 我的選擇並非是一瞬間的事,而是因為有太多的問題積壓在一起的結果,而且這些問題如果單獨存在,都不至於讓我決定辭掉一份不錯的工作。

當好多問題包圍著我,悶得讓我喘不上氣,才讓我做了唯一能讓自己活下去的選擇。在工作方面,作為一個產後復出的女性來說,拖著沉重的身體去上班著實是一種挑戰。身體的笨重和頭腦的遲鈍,給了我重磅一擊。當發現自己腦子像漿糊一樣沒有了創新的思路,當看到把事情做得糟糕透頂時,我失去了信心,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每當我做的事情不夠完美時,我就開始自責和內疚。也許人只有在失落的時候才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我就是從那時開始總問自己:“我做這份工作是為了什麼?沒有了當初的激情,沒有了成就感,每天機械的上下班,我的價值在哪裡?”。

現在回想,領導的一句話一直感動著我,他說“你的價值就是我對你的信任”。能被一個人信任是值得感動的,可惜當初的我並不覺得那是我的價值,或者覺得我不併值得被信任。在家庭方面,由於我需要產後繼續工作,所以讓父母來幫忙帶孩子。因為是我的父母,我總希望讓他們看到我生活的好,讓他們滿意我嫁的老公,所以我總會對老公要求很多,希望老公各方面都能達到父母的要求。

我想我是得了抑鬱症,所以我毅然決然的辭職了。辭職後,我跟一個好友傾訴我的現狀,好友建議我去看心理醫生,並幫我推薦一個靠譜的心理醫生,我拒絕了。我錯誤地以為心理諮詢就是依靠一個專家幫我解決我的困難。我覺得既然是我自己心理的問題就靠自己解決好了 ! 為什麼要依靠外人的幫助? 而且我總覺得接受心理諮詢是件不光彩的事情,甚至擔心外人會不會認為我是神經病?所以我發了一個朋友圈,寫到“唯有自救方可活!”。

所以當好友跟我說“我相信心理諮詢,但我不相信中國的心理諮詢”時,我告訴她“雖然中國的心理諮詢很亂,但仍然有一部分靠譜的諮詢師很專業很良心”。我開始期待能開始接受心理諮詢,期待著在一個人面前好好的將我內心的困惑傾訴出來,期待著有一個人陪著我一起探索我所未知的領域。兩年過去了,我終於在幾個月前走進了心理諮詢室。當我第一次諮詢後,我跟朋友感慨:“好神奇啊!即便是沒有語言地陪在我身邊,也能讓我感覺到被關心,我可以忘我的傾訴著我內心的困惑。”不過,即使這樣的溫暖和舒服,前幾次也沒能讓我像跟閨蜜傾訴一樣,什麼都傾訴出來。我才慢慢感悟到,原來諮詢的初期是建立關係的過程,即便我理論上知道這是一個安全的空間,諮詢師有保密設置等等,我告訴自己我可以相信我的諮詢師,我來就是要探索自我的。

可是當關系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前 ,我就是無法做到完全的袒露心聲。所以當我親身體驗了,才明白關係的重要性。我會有意無意的試探諮詢師的安全和穩定性,慢慢的我發現我有些害怕我的諮詢師,我怕她批評我的愚蠢行為,我怕她指責我做的不夠好等等。當我們討論這份感覺的時候,我才意識到我對諮詢師移情了,我把她當成了權威,她像我的老師,像我的領導,像我嚴厲的媽媽,甚至在我憤怒時我也不敢當面表達出來。還記得有一次諮詢師說了一句話,我非常憤怒。諮詢過後,我跟同學吐槽諮詢師這樣說讓我很憤怒,我下次一定要向諮詢師表達我的憤怒。同學說“我能想象到,你下次一定是很溫柔的表達你的憤怒”,我說“這次不會了,因為我非常憤怒”。結果下次見了諮詢師,當我想表達憤怒時卻軟弱了,我“噗嗤”一下笑了,我說“看來真被我同學說中了,今天我還是溫柔著表達我的憤怒”。

這次讓我明白了,重要的不是「憤怒」這件事情,而是讓我「覺察到我表達憤怒的模式」,我「對權威的模式」。當我勇敢的跟諮詢師表達了憤怒,她能向我道歉並拿來討論時,我知道她抱持住了我,讓我有了和以往生活中的不同體驗。在諮詢的前期,當我講述一件事情時,諮詢師問我感受,我總是不知道這件事讓我有什麼感受。比如,一件讓人憤怒的事情我卻異常的平靜,是真的沒有憤怒嗎?不是,是害怕衝突而壓抑了憤怒。但是憤怒依然在,所以我胸悶,那是它讓身體告訴我,請看到我,我憤怒了! 當我不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將它們壓抑下去後,就會有軀體反應,所以身體才是最忠實的。當我心慌時,我知道那是我又不接納自己了,又認為我某件事情做的不夠好,開始自責和內疚。往往這時,諮詢師會給予我支持和肯定,讓我覺得我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到目前為止,讓我覺悟最深的一點,是當諮詢到了20次後,我開始著急了:我著急為什麼20多次了還在表層打轉轉,並沒有像我期待那樣深入的探索自己。我把這些歸因於諮詢師不夠理解我,無法讓我在她面前談論我的感受和想法。我開始對諮詢師不滿,考慮是否是匹配問題,是否需要換一個能理解我諮詢師。在那段糾結的時間裡,我對諮詢產生了恐懼,我在體會恐懼時,才覺悟我恐懼的不是諮詢,我是對將要往下走的恐懼。並不是諮詢師不瞭解我,而是我拒絕她對我的瞭解。

當我和諮詢師一起探索發生了什麼時,我覺察到,是因為我隱約感覺到那些隱藏在表面後的種種都是痛苦的,而我不想面對那些痛苦。當我反思到這些並感受到了諮詢師對我的支持後,我開始接受諮詢師對我的瞭解,開始接受她跟我一起探索未知的自己,開始面對我的痛苦。在我看來,心理諮詢並不是一路都如你想象的那麼舒服。一定是有痛苦,有糾結,也有神奇和驚喜。無論你有何種感受,只要肯與諮詢師討論,與諮詢師一起去探索發生了什麼,就是一種收穫。回想起當初我寫的「唯有自救方可活」似乎是一種預示,我勇敢地推開了心理諮詢那扇窗,從視心理諮詢為「洪水猛獸」,到接受心理諮詢,最終體驗到心理諮詢給我帶來的收穫。選擇相信一個人,讓她陪你走過一程,這本身就是一種勇氣!


如果你也有想法開始一段心理諮詢,小鹿心理工作室正在提供低價心理諮詢:

我們的諮詢設置:

小鹿心理工作室諮詢費用:98/次諮詢時長:60分鐘/次,一般1次/周

誰來給我做諮詢:小鹿,個人體驗時長600+小時。長期接受個人體驗何督導

私信聯繫就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