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槟榔,原产马来西亚,中国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别名:榔玉、宾门、橄榄子、青仔、国马、槟榔子、大腹子、橄榄子等。

槟榔

槟榔大家应该很熟悉。走在街道上,时常能见到路边的小杂货店里贴着这样一张小广告:‘售卖 烟酒 槟榔’。

小七第一次吃槟榔还是朋友给的,还记得当时的感受:一咬下去,感觉天旋地转,喉咙像被人掐住一样,无法呼吸、胸闷……一系列不好的感觉,最后只能吐了。在这之后,我就一直将槟榔归入最不适合用来吃的食品行列了,但令我不解的是,还是有一大批人嚼的停不下来~

槟榔是一种什么存在?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槟榔是一种广泛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果子,槟榔树长得和椰树有点像,高达12到15米,果实长在树冠上。

看上有点像水果,但其实是一个广受中国南部、印度、东南亚地区人们最爱的醒脑药物,全球6亿人用它提神醒脑,是即烟草、酒精、咖啡因饮料后的第四大最受欢迎的提神物。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槟榔之所以提神,是因为它含有一种让人兴奋的因子,叫做arecoline,也就是槟榔碱,它和尼古丁作用于同一种受体蛋白,有让人变得兴奋,身体出汗,脸色发红,让头脑变得清醒的作用。

这种兴奋的状态大约能维持1-2分钟,效果和抽烟差不多,嚼得没味后再把它吐掉。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多种调味料长期卤制过的槟榔干果

这则消息将槟榔推向了风口浪尖,引发公众对槟榔安全性的质疑。

实际上,关于槟榔与口腔健康的争议一直存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致癌物”完整清单,槟榔果亦被列为一类致癌物。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槟榔的食用方式很多,在槟榔原产地周边最流行的吃法是将新鲜槟榔搭配蒌叶和石灰。

因为新鲜槟榔不易保存,所以其他地方的槟榔通常是经过加工处理的。

在古代中国,人们就有广泛的嚼槟榔的传统,苏轼就写过好几首关于赞叹槟榔的词,什么‘可疗饥怀香自吐,能消瘴疠暖如薰’,什么‘暗麝著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

对大量种植槟榔树的东南亚来说,因为价格比烟酒便宜,这便是他们的首选。

槟榔最初是用作药的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印度产的槟榔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国人嚼槟榔的历史非常悠久。在东汉杨孚的《异物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槟榔,若笋竹生竿,种之精硬,引茎直上,不生枝叶,其状若柱……因坼裂,出若黍穗,无花而为实,大如桃李……以扶留藤古贲灰并食,下气及宿食,去虫消谷。”目前来看,这是关于槟榔的最早记载。


在这段记载中透露出几个信息,首先槟榔的外貌就跟竹竿差不多,“一门心思”向上生长,在头顶在长出了叶片。不用说,这其实是棕榈科植物的的一大特点,不管是王棕,椰子,伊拉克蜜枣(椰枣)都是这幅模样。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一片槟榔林

当然了,说以槟榔为代表的植物“无花而实”就有点不对头。棕榈科植物是典型的被子植物,它们一定是先开花后结果的,只不过它们的花朵没有艳丽的花瓣。


但它们像玉米小麦之类的花朵,还是可以保证完成开花结果的过程,因而被误认为“无花而实”了。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槟榔花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槟榔花细节

槟榔的果实有点像迷你版的小椰子,这也不奇怪,因为通过分子遗传学分析,槟榔属和椰子属的关系也是相当亲密的。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槟榔(左)、椰子(右)都是棕榈科植物的代表。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掉落在地上的槟榔

在上面的记述中,还有一个要点就是吃槟榔后会有特别的作用,包括消食和驱虫。可以看出,这时候的槟榔还是药品,是为了健康才嚼的。

在宋朝之前,药品一直都是槟榔的主要身份。在晋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都有对槟榔药用价值的记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甚至认为这种果实能够驱除中国南方的“瘴气”,因而与“益智仁、砂仁、巴戟天”并列为四大南药。这足以说明槟榔在医药中的地位。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药用槟榔是槟榔树果实的核,其切片成花纹放射状。

中国中药协会曾举办“槟榔入药”临床安全性研讨会,讨论后认为:槟榔和含槟榔复方制剂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安全性与长期“嚼槟榔”行为所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可混为一谈。

2018年,《南方都市报》指出,槟榔虽有“南药”之称,但目前中药配伍极少用到。药用槟榔是经炮制、加工、提取、除杂等步骤,提升其解毒效用才作药用,使用疗程一般只有3—5天,长期大剂量的嚼食槟榔并没有药用价值,反而极具成瘾性,危害口腔健康。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有人说,对于槟榔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其药用价值依然明显,没错,适量嚼食槟榔可以祛痰止咳、消食醒酒、宽胸止吐等,吃过的人应该知道,嚼完槟榔后,人往往感到精神兴奋,面颊酡红,身上微微发汗,就像喝过酒一般。因而,吃槟榔也可御寒、还能消除紧张劳动后的疲劳感。

but~这一切都是在适量的前提下,而槟榔又容易导致上瘾,另外,长期嚼食槟榔会让腮帮子变大,影响面容,女孩子真的不建议吃了,喜欢吃的要控制一下技几啊~

嚼出的口腔癌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吃槟榔致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也绝非危言耸听。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科研人员发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有接近60%的居民都喜欢嚼槟榔,而该国的口腔癌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台湾也有嚼槟榔的传统,当地每10万男性居民中就有27.4例口腔癌患者。槟榔的威力不容小觑。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树上的槟榔。

目前,我们对槟榔和口腔癌的认识已经比较清楚了,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槟榔中含有的槟榔碱。槟榔碱不仅可以影响到我们的神经系统,让人进入亢奋状态,还可以刺激我们的口腔黏膜细胞,让它们进入不正常的生死状态。

槟榔带给我们的伤害还不止与此,在咀嚼过程中,粗糙的纤维很容易刺伤口腔黏膜。这种经常性的损伤,也容易引发细胞的不正常增生。结合上述槟榔碱的性能,结果可想而知,癌变只是量变引起的质变而已。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他提出,槟榔本身是一味药,不反对槟榔药用,但由于它的成瘾性,其危害不可忽视。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3年就已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长期咀嚼必将导致口腔病变和牙齿损伤。

对此,边专教授呼吁: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的销售和食用,提高人们对嚼食槟榔危害的认识。

知识链接

槟榔主产区,对槟榔是什么态度?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槟榔!这小小的绿色果实,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

厦门:发禁令拒绝槟榔22年

1994年3月30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在本市辖区内禁止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的通告》,在全国率先“吃螃蟹”。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厦门市辖区内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违者予以重罚,对举报有功者给予奖励。两年后,这则文件通告,升级成为政府的规定。相关执行部门建立网格员监管机制,分布在各个社区监督,做到“360度全覆盖、无死角”。

三亚:禁止城区出售槟榔

海南为我国槟榔主产区,当地人以吃新鲜的槟榔果为主,2016年槟榔种植收获面积达110万亩,仅万宁就年产槟榔干果近6万吨。

在2003年11月1日,三亚市政府就出台了《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城区销售槟榔的通告》,禁止在三亚市城区范围内销售槟榔,一经发现,一律没收槟榔及其相关工具,并对违章者进行教育;对再次违章销售槟榔者,除没收物品外,还将依据有关条款予以罚款。严禁在城区公共场所乱吐槟榔汁,否则按《三亚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台湾:设“槟榔防制日”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台湾地区也是著名的槟榔产区。

曾几何时,“槟榔西施”驰名国内外。然而,每年的12月3日却是“槟榔防制日”,别称“不吃槟榔节”,其意义在于拒绝口腔疾病,现已21年了。随着槟榔消费人口的逐渐减少,市场规模的缩小也让槟榔摊的数量变少。槟榔西施现在在台湾大多已转行,卖衣服或做直播、当网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