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溶解氧消耗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耿彥佳

| 我是小河農業創始人 | 作為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淮安綜合試驗站 | 我們專注於蝦蟹養殖 |

正常情況下水體中溶解氧消耗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1. 水體中養殖的水生動物或存在的水生動物呼吸消耗;(如蝦、魚、蛙、各類浮游水生動物、蟲類等)

2. 池塘底部淤泥、水生動植物屍體及糞便、餌料殘渣等有機質有氧分解所消耗;

有機質在轉化為無機質需要通過有氧細菌進行分解,分解過程需要消耗大量水體中的溶解氧。

3. 水體中的水生植物、藻類等呼吸消耗;

正常情況下白天水生植物及藻類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但夜晚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是,水生植物與藻類呼吸需要消耗水體中溶解氧。

4. 水體中各類細菌、病毒等自身生命活動呼吸消耗。

通過上述可以看出水體中消耗溶解氧的途徑眾多,因此對於水產養殖來說,想要保持水體中充足的溶解氧需要做好以下措施

1. 合理控制養殖生物的放養密度,如果放養密度過大就需要進行必要的人工機械增氧;

2. 合理控制水體中各類耗氧藻類、菌類及水生動物物種,保持水體合適的肥度與透明度;

3. 除需要的養殖物種外,其他野生雜魚等定期清除,並從源頭控制好;

4. 老的養殖塘口需要及時進行底部淤泥的清除;(進行改質、餌料投餵,儘量減少池底有機質積累以免增加水體耗氧)

5. 合理控制養殖水體中水草密度,過多的水草及時撈除;

水產養殖中一般要求水體溶解氧保持在5mg/L,過低的溶氧會直接導致水產養殖生物的死亡,高密度的養殖需要充分利用機械增氧、風浪增氧和注水增氧,保持水體清新。



灣塘谷

第一個主要途徑就是底質底泥的耗氧。對蝦糞便、殘餌等髒的有機物耗氧分解,沉積物和底質耗氧強烈,極其容易缺氧惡化,特別是高溫期,沉積物和底質會因為缺氧而產生硫化物等有毒物質。

第二個主要途徑是養殖魚蝦的耗氧,與養殖量相關。

第三個主要途徑是所謂的“水呼吸”的耗氧。水呼吸耗氧包括那些方面呢?水呼吸耗氧就是右邊黃色的蛋形範圍包括的各個主要耗氧作用。水呼吸耗氧包括水體內菌類、藻類、浮游動物等微小生物本身的呼吸耗氧,以及菌類等微生物對懸浮碎屑、有機物的降解礦化(即“分解”)過程的耗氧和還原性無機物被氧化等等在水裡消耗溶解氧的過程的耗氧,統稱為“水呼吸”(不是指“水”的呼吸,而是指水中所有細小生物與各類物質的耗氧)。

這三部分的耗氧究竟是哪一部分的耗氧是最多的呢?應該說在畝產2千多斤且透明度正常的情況下(後期透明度30釐米),而且高位池吸汙排汙及時的話,池底耗氧是不會太多的,70%~80%的耗氧在水呼吸,2千多斤蝦大概耗氧10%~20%。如果底泥是臭黑的,底泥耗氧就高了,底泥的耗氧根據各種情況是會變化的。若水體透明度提高,則水呼吸耗氧比例降低,對蝦呼吸耗氧比例提高,整體溶解氧狀況有所改善。

根據以上分析,對蝦養殖過程中要儘量減少水體水呼吸耗氧。則:

第一,藻類要少一點,浮游動物要適度(其實浮游動物不會太多,除非輪蟲大量繁殖,把藻類吃光了會造成缺氧,如果橈足類、枝角類多的話一般不會至於缺氧)。最怕的就是藻類濃度太濃;第二,最怕的就是溶解性和其它的有機物太多,這樣細菌分解有機物消耗的溶氧就太多。藻類和細菌等微生物的耗氧作用是水呼吸裡面最大的兩項。所以,要防止水裡面的藻類和細菌等微生物太多。


中國水產頻道

養殖水體中生物組成很多,物質含量豐富。生物進行生命活動需要耗氧,而有些物質之間的化反應也可能耗氧。所以,一個養殖池塘水體中消耗溶氧大致有以下幾種:

1、水產養殖動物的呼吸作用耗氧。

2、浮游動物、底棲生物的呼吸作用。

3、浮游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等植物的呼吸作用。

4、水產養殖動物、浮游植物、水草、雜魚、蛙、底棲動物等死亡後屍體氧化分解耗氧。

5、水體中的糞便、殘餌氧化分解耗氧。

6、其他好氧細菌的生命活動耗氧等。

由此可見,水體中消耗溶氧主體很多,保證充足的溶氧對水產養殖動物非常重要,平時要注意多巡塘,正確應用增氧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