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股市天才的滴血經驗:運用地量選黑馬股,將一輩子吃喝不愁!

一個成熟的交易者不會認為交易有獨到的秘訣,即使最賺錢的交易策略也早就是公開的,爛大街的,能抵禦無時不在的誘惑而恪守自己的信仰,是贏家和輸家的唯一區別,其它的沒有任何秘訣。

盈 利不是靠你預測行情的勝率來獲取的,而是依賴“你做錯的時候你儘可能少虧,你做對的時候你儘可能多賺”,這就是實戰家和分析師的最大差別。你買入的目的不 是為了虧錢,而是為了獲利且儘可能的獲利更多:當走勢對你有利的時候,必須貪婪、讓利潤奔跑;當走勢對你不利的時候,停止幻想、要截斷虧損。什麼時候大盤 方向明朗?任何時候都不明朗!任何時候的行情都是拿自己的籌碼賭出來的,儘管很多朋友從來不認為自己在賭,那也只是認為概率大,算不上賭而已。事實上,誰 也不知道明天會怎麼走,交易就是下賭注,用確定的代價賭不確定的利潤,只不過當致命的風險來臨時遠離;當風險可控的時候,未來值得一睹。

這 個世界上最白痴的人,就是那種自以為發現了別人不能發現的真相的人,我從來不奢望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很多人之所以在整體上無法實現資金的增加,其中 一個關鍵就在於他無法承受浮盈的回撤,其實浮盈根本不是你的利潤,也沒有人希望利潤回撤。因為回撤而損失一些利潤,但也會因為回撤而把握到更大的利潤,這 是走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的交易中已經很習慣它了。虧損額度是自己可以控制的,盈利則需要行情的支持。我的買進或賣出不是自己的想當然,而是讓實際走 勢決定買入還是賣出,任何時候我都不會讓自己陷入被動,我也從來不會追求完美的交易。


“套牢散戶”是世界所有股市的共同真理,賠錢也自然落到散戶身上。那麼散戶是怎麼賠錢呢?從眾多投資者賠錢的經歷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緣由:

1:賺錢效應引起的投資衝動

做莊和釣魚一樣,莊家總要先給散戶一點甜頭,產生散戶賺錢效應,吸引跟風抬轎進場吸納以推升股票價格,散戶一看,一天的交易結束後,所獲得的利潤遠遠超過自己辛苦一個月的工資,所以,投資者不惜成本,加大投資規模,產生了投資衝動。然而莊家不會那麼仁慈,當股票價格上升到一定程度後立即開始震倉洗盤,一些散戶經不住莊家折磨,即便是低價位買入的股票也急急忙忙地拋出,甚至有的散戶虧損殺出。當莊家震倉洗盤結束後,獲利盤和上方拋壓大為減少,莊家又開始新一輪的上攻並將股票價格拉抬到一個新的高位,先前獲微利拋出股票的散戶或虧損殺出的散戶不甘心或想彌補損失又匆匆進場買入股票,其結果必然是持倉成本的上升。這樣循環往復,散戶哪有不賠錢的道理。

2:今昔對比死捂股票

從眾多莊家操盤的情況來看,莊家只有通過震倉、洗盤並將股票價格不斷推高,才能順利也把股票籌碼安全送到散戶手中並獲得超額利潤。正由於如此,前期頻繁操作的散戶盈虧相抵,獲利甚微。假如與過去首次買入價格相比,如今利潤卻極為豐厚所以在行情已接近尾聲或莊家大部分籌碼已經派發完畢的時候,散戶才醒悟過來,捂股賺大錢的觀念由此而生,死守、死捂股票,股票下跌也認為是回調整理。最後落得個深度套牢、大幅虧損的下場。

一名股市天才的滴血經驗:運用地量選黑馬股,將一輩子吃喝不愁!

3:長短投資不分

一些散戶本來是從事長期投資的,一旦股價上漲,受利潤驅使,經不住利潤誘惑,吃點短虧出局了,結果出局之後又選擇其它漲勢良好的股票買進而成為套牢之人;也有一些投資者本來是想做短線投資的,藉機搶個反彈,沒想到事與願違,短線被套,將投機轉為投資,最終成為深度套牢者。

4:自己成本比別人成本低

有兩位投資者關係甚好,其中一位以20元的價位買進葛洲壩吃套後,另一位投資者在16元也買進該股,結果是兩人都吃了套,前者認為該股跌幅很深,要有反彈甚至回升而進行長期投資,後者認為20元買的都有,16元買的還怕什麼,正是這種相互比較,認為自己持倉成本比別人持倉成本低的散戶也被深度套牢鉅額虧損。

5:補倉不恰當

一般的投資辦法認為,當股票套牢後,在低位補倉既能夠降低持倉成本又能增加獲利的概率。在實際操作中,這種辦法就不太合理了,其緣由有兩點:一點是什麼是低位,散戶或者評論家也很難說清楚;另一點是散戶資金是十分有限的。正由於這樣,散戶在運用補倉辦法時要正確區別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高位套牢的,不僅不能補倉,並且還要堅決割肉出局,否則會虧損累累,另一種情況是在低位輕度套牢的散戶,當股票價格止跌回升,市場向好的方向發展時,可以補倉降低投資成本,獲勝的概率則會有效增加。


選股是一個複雜的工程,基本條件缺一不可,漏掉一個,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

怎麼選股?

第一,瞭解自己,個人的習慣愛好,生活經歷將反映到他的交易心態與交易風格中去,瞭解自己非常重要,所以放在第一位。和技術分析一樣,個人的性格也可以通過他的歷史來歸納總結,不同的性格和經歷將會有適合他的不同的交易策略,只有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才能幫助自己成功。

第二,就是了解市場了。活躍的市場能夠幫助你儘快成功,在低迷的市場中運做,英雄也會氣短。但是呢,炒股講究“輕指數,重個股”。投資人是買股票,不是買整個股票市場,因此最好把注意力放在個別股票和企業上。去年5.30以後,大盤開始走強市場熱點切換,大盤藍籌股推動股指不斷創新高,低價股不漲反跌;當指數見頂回落,低價股啟動,當指數跌去30%時,許多個股股價創新高,營造了股市冰火兩重天的格局。抓住股市結構性調整中板塊輪動機會,精選個股。

一、地量洗盤買入法

條件:

①日線出現反彈以來的地量;

②30分鐘MACD出現迴歸0軸狀態;

③5分鐘K線MACD小幅穿越0軸後回踩;

判斷方法:

1、放量做空之後的地量見底

股價在下跌過程中出現很大的成交量,說明空方賣出的意願極其強烈,多方節節敗退。在走勢上,K線形態處於連續下降的趨勢中,波段跌幅巨大,由於空方賣出的籌碼很多,成交量也很大。

但是,隨著空方不斷賣出,手裡籌碼在不斷減少。一旦籌碼基本賣完後,打壓股價的力量也就基本消失。

一名股市天才的滴血經驗:運用地量選黑馬股,將一輩子吃喝不愁!

2、短線洗盤之後的地量見底

上面兩種情形都是中線地量見底的情形。而短線的地量往往則難以判斷,特別是下跌中的地量,往往更難以判斷是否見底。但有一種情形確實比較確定的,那就是連續波段建倉之後的連續洗盤。

連續縮量洗盤的形態在之前的路演中我們曾經講解過。這裡再次做一次講解。今天要強調的,在確認波段洗盤之前,首先要確認兩點:一是要注意建倉波段在位置與加權成本和最低成本;二是要注意建倉波段要明顯放量,而洗盤波段則相對縮量。

對於一些中小盤股而言,主力在建倉之後比較喜歡洗盤。但一般不會洗過建倉的平均成本,而開始建倉的最低K線位置(也就是最低成本)往往是洗盤的極限低點。

對於這種洗盤,操作策略上應該是越跌越買,而不是中了圈套低位割肉。

3、地量橫盤,放量啟動

一名股市天才的滴血經驗:運用地量選黑馬股,將一輩子吃喝不愁!

短線如果在第一時間中沒有及時跟進,則可以在次日的寬幅調整過程大膽追擊,通常短線買點可以參考分時指標中的15-60分鐘級別的KDJ值。

二、上升途中地量組合買入法

上升途中的地量,一般只會出現一次,地量出現日,表示股價調整已經到位,下一波的上升行情即將展開。

實例剖析:下圖是天奇股份(002009)最近走出的日線實例圖,在這段上升行情中,每次地量出現日都可買入。

一名股市天才的滴血經驗:運用地量選黑馬股,將一輩子吃喝不愁!

操作要點:

(1)上升途中的每次地量都是可信的買入信號。

(2)上升途中地量組合買入法成功率較高,風險較小。

(3)如果地量日收的是一條陰線,當日不能買入,等待出現陽線後再進場。

(4)個別情況,地量出現後股價不漲反跌,要沉著冷靜。一般情況下,跌幅下會太深,時間不會太長,不要盲目割肉。

三、低價位地量組合買入法

當股價下降時,成交量逐漸萎縮,直至出現地量。一般來說,一次地量還不足以確認股價下降到底了,只有當出現第二次地量時才可以確認股價到底了,這時候可以放心買入。按照這種方法買入股票稱之為低價位地量組合買入法。

操作方法:

在一段下跌行情展開後,成交量會迅速萎縮到地量的水平,5日均量線和10日均量線粘合在一起,緊貼著豆粒狀的日成交量柱的頂端運行。在這種成交量極度低迷的情況下,如果某一日出現創新低的成交量,隨後成交量又恢復往日的水平,那麼,創新低的成交量就是地量。但是,此時尚不能馬上介入,因為該地量只是預示下跌行情即將見底的信號。只有成交量第二次創新低時方可確認底部形成。因為股價經過一段時間下跌後,被深套的投資者不願斬倉割肉,空倉者還在觀望,所以買賣清淡,成交量一度出現地量。

一名股市天才的滴血經驗:運用地量選黑馬股,將一輩子吃喝不愁!

但此時股價已經減緩了下降的速度,甚至有時出現小漲的情況。一些有先見之明的投資者開始進場小量吸納,成交量有所反彈,股價也出現反彈。但是經不住“逢高減磅”的壓力,股價略漲之後又回到原地,成交量再度萎縮,出現第二次地量。此時大多數投資者認為股價已經兩次探底,不會再往下跌了,紛紛介入。成交量也隨之放大,推動股價繼續上揚。所以,第二次出現地量時,是介入的好時機。

操作注意事項:

①低價位二次地量組合買入法,是一種較為可信的方法。但是要注意所處的位置,只有在股價較低的位置和5日均量線所形成的一個波浪的波谷附近出現的最低的成交量,才是我們所指的地量;其他位置出現的地量,均不是截們所指的低價位地量;

②按照低價位地量組合買入法,最好能夠參考K線圖的走勢。如果K線圖同時出現買入的信號,那麼低價位地量組合買入法的有效性就更加高,可以放心買入;

③低價位地量組合買入法屬於短線操作的指標,投資者應該快進快出,不可貪心;除非大勢出現明顯的反轉;


找點三步曲:到位-乏力-轉向

到位:價格推進過程中遇到對應級別的支撐阻力,到價入市。

左側交易方式。這是一種比較危險的入市方式,但是一旦成功,入市價位會比較好。需要對市勢有比較全面準確的判斷。

乏力:價格在支撐阻力位附近表現出動力減弱,直至喪失。

中性方式。入市相對安全,而且,即使價格不能很好地到達或止於支撐阻力位,也能指示出入市時機。在該入市點,走勢仍然未確定轉向,存在一定的風險。

轉向:之後,經過適當整理,走勢最終回頭。

右側交易方式。是突破追市的入市方式。入市價位最次,但是更加安全,而且如果入市正確,很快就會盈利,效率較高。

內 盤市場經常跳空(或者快速探底或探頂立即回頭)。前一種方式可以在轉向形態信號給出之前入市,只要到價,入市一定成功,有助於捕捉有利時機,也避免了被走 勢的短線不規則波動所迷惑。後兩種方式可能由於跳空或價格快速波動而錯過最佳時機。但是,最終轉向之前,常常發生各種形式的假突破,這也是很多人的困惑。

最佳的策略:戰略上(長:確定趨勢方向)採取右側交易,戰術上(短:確定入市位置)採取左側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