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青年转行搞IT,如今公司市值230亿$,却节俭到自己动手洗衣服

他21岁接管父亲的公司,他是一个“生意精”,干什么都行,从卖食用油、蔬菜到香皂,从计算机软件到成品计算机,直到打造出印度IT业的‘航空母舰”,从来不亏本。他的公司市值230亿美元,却没有豪华小轿车,外出只住普通宾馆,甚至自己动手洗衣服,这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印度第三大软件出口商Wipro的董事长——阿齐姆·普莱姆基。

卖菜青年转行搞IT,如今公司市值230亿$,却节俭到自己动手洗衣服

从成功到成功

威普罗公司全称西印度蔬菜生产公司,他父亲老普莱姆基在1945年建立,这一年阿齐姆·普莱姆基也出生了,公司主要的产品是食用油,是个只有几间平房、几个工人的小作坊,兼做蔬菜批发生意,辛苦一年也只能挣几个养家糊口的小钱。1966年老普莱姆基逝世,交到阿齐姆手中的是一家价值200万美元规模的公司。

当时年仅21岁的普莱姆基接班时,公司经营已不太景气,只是向小商小贩们搞批发,利润微薄。普莱姆基对工厂进行了专业化改造,招聘高级管理人才,给他们一定的权限,让他们自主管理公司,生意很快就红火起来。普莱姆基又不失时机地把市场竞争的触角伸向前景看好的香皂生意,跟印度斯坦利弗香皂公司展开竞争,走多种经营之路。

上世纪80年代西方信息技术蒸蒸日上,快速的信息成为经济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他以十分低廉的价格收购了辛辛那提的微处理机公司,迅速生产出美国通用的电子仪器。他的竞争方式、客户服务以及维修承诺等都别出心裁。原来的小食用油作坊成功转型,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3000名职工,营业额超过14亿美元的全球100大软件技术公司。回忆起当时的决定,普莱姆基不无得意地说:“那时候没人看好IT业,传统企业对即将到来的变革毫无感觉。”

“成功无止境”

阿齐姆.普莱姆基的家位于印度西南部城市班加罗尔的一个平房小院里。早晨4时30分,普莱姆基准时开灯起床!先是喝上一杯浓咖啡给身体加些“燃料”,然后就向他驻四个大洲分公司的经理们连珠炮似地发电子邮件。他所提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到业务细节的方方面面,极为宽泛。对感兴趣的事,他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弄个清清楚楚。7时整,他习惯性地步行250米到占地5公顷的Wipro公司总部上班。

卖菜青年转行搞IT,如今公司市值230亿$,却节俭到自己动手洗衣服

就这样,一直到中午,他会连续7个小时不休息。中午饭往往是和职员一起吃,因为他认为这样可以听到一些在办公室里听不到的信息。他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接着第2个7小时工作又开始了。在外人看来,普莱姆基已经没有必要这样玩命地工作,他控有Wipro公司84%的股份,可谓万贯家资,富可敌国。但是,这位与微软、索尼、诺基亚等世界知名大公司齐名的Wipro公司的老总却从未考虑过买私人飞机的事,甚至连轿车都是几年前的老车,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这位十分节俭的董事长有自己的道理,他认为在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要时刻保持清醒,而不能骄奢懈怠,因为“成功无止境”。普莱姆基从不满足。短短几年,从软件编码设计和系统维护生意到计算机高新技术领域的研发业务并且帮助客户设计IT系统。今天的Wipro已是年销售额已34亿美元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市值近230亿美元

IT大王居然是个“守财奴”

他经常出差,有时候下飞机后赶不上机场免费接送旅客的交通车,就只能打出租车或坐城市列车回家,甚至有时候坐便宜的三轮摩托。他的轿车是1996年买的福特车,平时不怎么用。出差过程中,他从来都是住三星级的宾馆并且坚持自己洗衣服———他甚至要求他的员工也要这样做。

卖菜青年转行搞IT,如今公司市值230亿$,却节俭到自己动手洗衣服

虽然股东们非常赞赏普莱姆基这种精打细算的作风,但普莱姆基的职工对此并不称道。他的员工大多是印度的精英,他们追求优越的生活。Wipro公司的员工没有任何额外津贴,尽管他们干得很辛苦。在这儿,经理们不配备秘书,类似写回信这种事只能自己动手。公司没有停车位,有车的员工只得把车停放在交费车场,但公司却不给报销1分钱。一些员工接受了普莱姆基的这种作风,但也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海归派对这种吝啬小气嗤之以鼻,甚至辞职跳槽寻求舒适的生活。

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富豪们能够成就大事业与平时点点滴滴的节约不无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