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得幼兒急疹呢?

夢醒時分-月兒moon

幾乎每個寶寶都會患幼兒急疹,大部分出現在7月齡之後,2歲之內。這個病可能是寶寶患的第一個疾病,表現是高熱+皮疹,這兩者都會讓家長驚恐萬分,覺得孩子患了大病,其實,真的不是多大點事,家長們放心好啦。
那為什麼這個病這麼猖獗的,導致幾乎所有孩子都有?這是因為這個病是由於人類皰疹病毒6型(HHV-6)引起的,而這個病毒在我國,基本上每個成人體內都會存在,哈,好可怕吧?
這個病毒感染完一次後,基本就不會導致再次出現症狀了,但是會不定期的分泌到體液裡面,最常見的就是唾液。
而小朋友們在日常和大人的交流中,多少會吃到大人的唾液,雖然不是直接親孩子嘴巴,但是偶爾打噴嚏、咳嗽,這些唾液就會噴到家裡的地上、桌子上、玩具上,孩子們在地上爬,摸玩具後吃手,那就可能就把唾液吃到最裡面,導致孩子感染啦。
孩子們感染這種病毒後,就會表現出幼兒急疹的表現,所以,大人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親孩子,打噴嚏、咳嗽,一定要捂住嘴巴,從而減少幼兒急疹的發病。
幼兒急疹的表現就是熱退疹出,先發熱3-5天,發熱可能會一下子出現,驟然升到39攝氏度,之後發熱好轉,過幾個小時,再次發熱,如此循環,3-5天后,孩子發熱一下子就沒有了,但是從頸部和軀幹開始出現皮疹,在1天左右蔓延到面部和四肢。
出現幼兒急疹後,退熱處理就行了,疹子不用管,對孩子沒有啥損傷,等1-2天會自行消退,不痛不癢的,不影響飲食、洗澡、外出遊玩。

兒科醫生孔令凱

幼兒急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小兒急性傳染病,是嬰幼兒最常見的一種急性發熱出疹性傳染病,幾乎每個孩子都會經歷。

幼兒急疹典型的臨床症狀就是高熱3-5 天后,熱退疹出。皮疹為不規則、較小的斑丘疹,直徑約2~3毫米,周圍紅暈,多是分散性的,後逐漸融合。皮疹初出現於頸部與軀幹,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較多;持續1-2 天消退恢復正常,不會留疤。幼兒急疹對嬰兒健康並沒什麼影響,病後可以獲得持久性免疫力。極少、極少的孩子會出現嚴重併發症、病情危重。孩子多在6~1 8個月時發生幼兒急疹,絕大多數在1歲以內,3歲後少見。這是因為寶寶在出生時從媽媽那裡獲得了一些抗體,6個月後,這些獲得的抗體逐漸消失,而自身的免疫功能還未健全,這時候就容易發生一些感染性疾病。

引起幼兒急疹的病原體是皰疹病毒,是由呼吸道飛沫傳播的。大家可能都知道,患有幼兒急疹的小朋友一定要隔離開,他們會是幼兒急疹的傳染源。其實,感染了皰疹病毒的成人是更重要的傳染源。成人感染這種皰疹病毒時通常沒有症狀,因此也就不知道自己已經被病毒感染(這種我們稱之隱性感染);在與寶寶親密接觸時,病毒就可能會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給寶寶引起寶寶感染。


胡利華

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是引起幼兒急疹的病因。本病的傳播可能通過空氣飛沫途徑,亦可能是腸道傳播。多數為6-12個月嬰兒,冬春季節是發病高峰。得病後要獲得持久免疫力,很少2次得病。


小蘋果兒科醫生

幼兒急疹又稱嬰兒玫瑰疹,或第六病,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發疹性傳染性疾病,表現為突發高熱,3天后熱退疹出,短期內迅速消退。目前認為人皰疹病毒6型HHV-6是本病的病原體,該病毒具有廣泛的嗜細胞性,可以侵犯外周血淋巴細胞、唾液腺、神經系統等。該病毒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冬春季多見。目前發病機制不明,多認為是病毒血症引起機體免疫反應造成皮膚損傷。

得了幼兒急疹有哪些表現呢?一般潛伏期為8-15天,平均10左右,起病一般急驟,多無前驅症狀即出現高熱,數小時內體溫高達39℃,持續3-5天后體溫驟然降低,熱退後出疹。皮疹為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直徑約2-3mm。壓之可褪色,皮疹剛開始於頸部和軀幹,迅速波及耳後、臀部及四肢近端,1天內出齊。皮疹呈散在分佈,很少融合,以軀幹、臀部為主,四肢遠端稀疏。1-2天后消退,消退後無明顯的色素沉著,發熱時可以伴有輕度的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涕等,也可有消化道症狀如腹瀉、嘔吐等,1歲以內嬰兒高熱時可伴有驚厥。本病多呈良性自限性經過。


中華醫學科普

幼兒免疫力低下,一般六個月以內的嬰兒是不會得幼兒急疹的,六個月後,從母體帶出的抗體減少,母乳能吸收的也減少。感染HHV-6或7後,幼兒自身的免疫力不足以抵抗病毒的侵入,會有發熱的現象,及時做好物理退熱的措施,如果發熱高於38.5度,服用布洛芬進行退燒。燒退後會有紅色斑丘疹出現,持續幾天後消退。發病期間要多飲水,皮膚做好護膚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