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乳腺癌的耐藥性,將不再是夢

乳腺癌耐藥性,一直是患者在求醫階段最頭疼的問題。

為什麼有些乳腺癌會對化療產生耐藥性?

近日,德克薩斯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為我們揭開了謎底。

預先存在

上述研究指出,乳腺癌細胞對化療的耐藥性可能是預先存在的,且當真正遭遇化療時,這些細胞能夠適應以產生耐藥性。

這項發現已刊登權威的Cell期刊上,遺傳學副教授納維(Nicholas E. Navin)為該文章的作者之一。

雖然新輔助化療對一些三陰性乳腺癌患者有效,但大約一半的患者會產生化療耐藥性,導致總體生存率低下。

“我們對上述抗性認知上的一個主要缺陷是,目前尚不清楚化療抗性的產生是由於先前已有的選擇和擴增),還是由於化療導致的新突變而產生的,”納維介紹說,“以前對其他癌症的基因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癌症類型中,會產生兩種以上不同的抗性。”

為此,納維小組研究了20例接受新輔助化療方式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

接下來,他的團隊利用單細胞DNA和RNA測序對8名克隆持續性患者進行了詳細分析,結果發現,這些人對新輔助化療的反應是預先存在的,因此屬於適應性選擇。然而,耐藥基因的表達是通過化療後的重編程獲得的。

還有這些原因導致耐藥性

1、癌細胞也像微生物一樣, 在接觸化學藥物以後再接觸可發生突變, 從而獲得抗藥性。

2、癌細胞丟失了能將藥物轉變為活性形式的酶,卻誘導出能格藥物轉變為非活性形式的酶。

3、癌細胞膜對藥物的通透性減弱。

癌細胞上的藥物受體對藥物的親合力下降,使編組織不被藥物所破壞。

4、腫瘤內可能有對藥物敏感的和對藥物抵抗的細胞群。

5、當化療特大量的敏感細胞消滅以後,對藥物抵抗的細胞便成為主耍的細胞群。

多藥耐藥可能是一種或幾種機制聯合作用的結果,但最受人們關注的是多藥耐受腫瘤細胞膜上的過量表達的乳腺癌細胞P2糖蛋白。

它可以快速地把藥物從細胞內泵到細胞外,降低細胞內藥物濃度,從而導致細胞耐藥。

攻克耐藥性,迫在眉睫

一直以來,研究人員運用基因組、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以及結構分析等多種研究方法,證明這些細胞因子改變雌激素受體的方式足以在不存在雌激素的情況下誘導乳腺癌細胞的生長。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除了逆轉他莫昔芬抑制乳腺癌腫瘤生長的作用,雌激素受體的改變還增強了人乳腺癌細胞MCF-7的侵襲能力,MCF-7是世界上研究最多的人乳腺癌細胞。

炎症反應和免疫細胞均是乳腺癌腫瘤產生耐藥性的原因,如果可以阻斷炎症,則可以減少或消除耐藥性。

腫瘤可以重新編程免疫細胞,利用此優勢以逃避免疫細胞的追殺並且產生耐藥性。

專家認為,假以時日,一旦能重新編程乳腺癌細胞的免疫系統或阻止細胞因子改變雌激素受體,阻止乳腺癌腫瘤產生耐藥性,將不再是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