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冷眼旁觀身邊的因果循環,真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民間故事:冷眼旁觀身邊的因果循環,真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民間故事:冷眼旁觀身邊因果循環,真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話說在清朝的時候,青山鎮有一個叫秋生的孩子,他十二歲那年,這天一大早,他正在自家的閣樓上讀書。

因為父親望子成龍看的緊,每天五更天就被叫起來讀書。這會兒天亮了,秋生吹滅油燈,站起來伸伸懶腰,走到窗戶邊打開窗戶,想看看街上的風景,也好緩解一下眼睛的疲勞。

嚯!隔壁的老王頭這會兒也起來了,正在自家院子上的臺階上澆花。秋生剛想與老王頭打招呼問好,就見從石頭臺階那邊的小巷子裡走過來一個挑糞的,這挑糞的似乎是和老王頭認識,走到石頭臺階下面還和老王頭打招呼:“老王啊!澆花呢!要不要我幫你?”

這個挑糞的說著話,卸下肩上的扁擔,向臺階這邊走來。老王頭客氣的說著:“不用,不用。”然後往臺階下面走,似乎要過去迎他。

可不知怎麼著,倆人一搭手的同時,那個挑糞老頭腳下一滑,身子一趔趄,一下子就從石頭臺階上大頭朝下栽了下來。

“哎呦!這是怎麼了?”老王頭趕緊走下臺階去扶挑糞的,可是弄了好大一會兒,這個挑糞的也沒站起來。老王頭用手探了探他的鼻息,臉當時就白了。

老王頭又站起身來,左看右看,這會兒天還很早,街上也沒行人。老王頭一聲不吭的拖著挑糞的死屍,一直拖到不遠處的小河邊,然後又回來將糞桶、擔子拿到屍體的跟前,拍拍手回屋去了,像是剛才什麼都沒發生過似的。

然而,這一切都被秋生盡收眼底,那時候他還小啊!才十二歲,雖然小但也明白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不能隨便議論。於是他也把窗戶關上,就裝作沒看見。

等到天光大亮,街上就嚷嚷動了,“河邊死了一個人,是咱鎮子上挑糞的……”於是,很多人就去圍觀看熱鬧,秋生躲在閣樓裡也不敢出去。

到了中午時分,衙門口來人,杵作查看了一番後說:“屍體並無明顯傷痕,這屬於一場意外。”然後派官差去通知挑糞的家人來認屍。

民間故事:冷眼旁觀身邊的因果循環,真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時光荏苒,一晃幾年過去了,這會的秋生已經是個小夥子,也過了鄉試中了秀才。這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在閣樓裡讀書,感覺累了就打開窗戶往外看。

就見遠處小巷子裡走來一個人,肩上挑著扁擔,還掛著兩個桶。秋生以為自己眼花了,就抬手使勁揉揉眼睛睜眼看,“哎呦!這不是就是幾年前,那個死去的挑糞的嗎?難道我這是看到鬼了,看來這個鬼肯定是去找老王頭報仇的。”

不過,秋生就見這個挑糞的老頭走到老王家門口,抬頭看了看,並沒有進去,而是轉身向老王頭家對門走去,那可是鎮子上最有錢的劉財主家啊!

“這……這是為何呀?”秋生趕緊下樓向劉財主家跑去,剛進院,迎面就看見了財主家裡的馬管家,樣子慌慌張張的。

秋生問:“馬管家,你這樣慌張,是要去做什麼呢?”

馬管家說:“原來是小秀才啊!我家夫人要生了,我去找一個接生婆。”

秋生拉住馬管家問:“你剛才看見有一個挑糞的進你家了嗎?”

“啊!沒有啊!我得趕緊走了。”馬管家說著就要走。

這時,一個小丫鬟跑了過來,說:“馬管家不用去請接生婆了,夫人已經生下來了。”

馬管家和小丫鬟走了,秋生呆呆的站在原地,“哦!我明白了,看來那個挑糞的是來投胎的。可這是他那輩子修來的福,能投胎到這麼一個有錢的人家?有點意思啊!”

民間故事:冷眼旁觀身邊的因果循環,真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從此以後,秋生就特別注意這孩子的一舉一動。轉眼又過了幾年,這小孩長大了,不愛讀書,就每天愛鼓搗他養的幾隻鴿子。

秋生還是每天早晨推開窗戶,向街上望一望。這天,老王頭又早早的起來在石頭臺階上澆花。對面的小樓上,那個小孩又開始放鴿子了,“撲撲楞楞”,有幾隻鴿子竟然落在了老王頭花臺的欄杆上。

“飛啊!飛啊!”那個小孩見鴿子不飛,就生氣的撿起一塊小石頭朝這邊扔過來。

“啪。”小石頭不偏不倚,正好砸在老王頭的腦袋上,老王頭一驚,腳下一滑,咕嚕嚕就從石頭臺階上滾了下來,也許是上了幾歲年紀,當時就沒氣了。

那個小孩子見自己闖了禍,嚇的一聲不響的走進屋,把窗戶關上裝作不知道……

等到了天光大亮,衙門口來人,杵作驗屍,給的結果還是那一句:屍體並無明顯傷痕,這是一場意外。

因果報應居然是如此的巧合,又是如此公正,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兩次意外,只有冷眼旁觀的秋生知道,其實這裡暗藏玄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