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打各種預防針有什麼注意事項嗎?

嘿哈9472

疫苗接種是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中最科學、經濟和有效的措施。為了安全、有效的接種疫苗,現將寶寶接種疫苗(打預防針)的各種注意事項介紹如下:

1、建議接種疫苗的前一天,給寶寶洗個澡,或者清洗一下接種部位(胳膊或大腿),使接種部位清潔、乾淨。注射疫苗後,一般建議當天就不洗澡了,防止注射的針眼感染。打完疫苗第2天,針眼完全癒合,寶寶就可以洗澡了。不用間隔2天,間隔1天足夠了。

2、打完疫苗,極個別的寶寶可能出現急性過敏反應。因此,寶寶打完疫苗後,一定要在預防接種單位留觀30分鐘,寶寶沒有出現任何不適後再離開。預防接種單位都備有腎上腺素等急救藥物,萬一寶寶發生急性過敏反應,在接種門診可以及時得到救治。

3、口服的脊灰疫苗是減毒活疫苗,每名兒童2滴。建議在口服前、後半小時不要哺乳,也不要喝熱水,避免哺乳破壞脊灰減毒活疫苗的有效成分,影響疫苗的保護效果。口服半個小時以後,就可以正常哺乳了。

4、打完疫苗,少數寶寶可能出現一過性發熱反應。家長不用擔心,這個是疫苗接種的正常反應。疫苗引起的發熱一般為低熱,體溫不超過38.5度,持續不超過48小時,可以自行緩解。

(1)如果寶寶出現發熱,可以多喝水,多休息,通過喝水,可以增加排尿和皮膚蒸發水分,促進散熱降低體溫。

(2)如果體溫超過38.5度,寶寶的精神狀態不好,可以服退燒藥。服退燒藥不影響疫苗的保護效果,也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風險。建議家中備好退熱藥,如美林、泰諾林。

5、少數寶寶接種疫苗後可能會有一些反應。如注射部位出現疼痛,可以伴有食慾不振、乏力、嗜睡、哭鬧、煩躁、噁心等全身不適。這些反應都是一過性的,一般1-2天就可以消失,不需要任何處理。


計劃免疫王醫生

預防接種對寶寶的健康十分重要,幾乎沒有哪位父母拒絕給寶寶進行預防接種。但在預防接種時,父母應注意以下問題。

1. 準備接種時寶寶患病 如果寶寶僅僅是輕微的感冒,體溫正常,不需要服用藥物,特別是不需要服用抗菌素時,可按時接種,但要注意接種後 1~2 內周不要吃抗菌素類藥物。 如果必須使用,要向預防接種的醫生說明,以確定是否需要補種。一旦發熱,或感冒病情較重,必須使用藥物時,可暫緩接種,向後推遲,直到病情穩定再進行接種。 如果服用抗菌素,要在停止使用後一週接種。

2. 某種疫苗推遲接種 如果不得已向後推遲了某種疫苗接種,以後的接種可順次向後推遲,但只需向後推遲這一種被推遲的疫苗,其他疫苗可繼續按照接種時間進行接種。 如果和某種疫苗碰到一起了,預防接種的醫生會根據兩種疫苗的種類,判斷是可以同時接種還是間隔一段時間再接種,間隔多長時間,先接種哪一種等,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決定。

3. 吃藥與接種 原則上講,在接種時所有的藥物都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抗菌素,它對疫苗影響最大。因此,如果不是必須要服的藥,在接種疫苗前後 2 周,最好不給寶寶服用。


Sunshine° 淺瞳

關於疫苗接種是我的專業,這個問題相對也好回答。寶寶接種疫苗前後都有些注意事項,首先,疫苗接種前一天要照顧好孩子,吃好睡好,有條件的話最好洗個澡,但注意不要著涼,換上寬鬆一點的衣服,方便第二天暴露接種部位接種疫苗,記著一定要帶上接種證,如果寶寶有發熱或其他不適,就要暫緩去接種疫苗;然後,寶寶接種疫苗後,要多注意觀察身體狀況,比如有無發熱、哭鬧、不願吃奶、精神狀態、注射部位有無紅腫、有無皮疹等,這些症狀大多是疫苗接種後的一般反應,一般也不需特殊處理,注意多喂開水,保暖避免著涼,如果體溫超過38℃,可口服小兒退熱藥物會很快退燒,局部紅腫硬結直徑>2.5cm,可用熱毛巾局部熱敷(卡介苗局部反應不能熱敷)。接種疫苗引起的一般反應正常情況下不會超過3天。


疾控工作者

我只知道兩種,一是卡介苗,寶寶體重超過5斤才可以打針,。我家出生體重不足,推遲了兩個月打的。二是脊灰疫苗,針劑倒是沒什麼特別注意的,但是滴劑需要特別注意,如果寶寶有肛周膿腫(就是寶寶屁眼周圍出疙瘩,流膿),一定要提前和護士說清楚,可以,選擇打五聯或脊灰針劑,不要給孩子滴劑。此外,不管打什麼預防針,一定要注意寶寶的身體情況,如體溫,感冒等等。寶寶身體不舒服的話就推遲一點打預防針。


緣起緣滅70008927

別的注意事項,樓上幾位同仁講的很詳細了,我來解釋一下為啥不讓碰水。

不知道當地的大夫具體是怎麼囑咐的,我這邊的家長一般是問:大夫,幾天能洗澡啊?我的回答是,這一兩天最好不要洗澡,不是不能洗澡,是怕剛剛打完針,針眼還沒長好,水要是不乾淨,容易感染,這並不是一項硬性規定,要是覺得放心,水乾淨,或者把針眼捂上,或者不洗這個部位,當然也可以洗。此外,小孩子體溫調節能力差,尤其是天氣冷的時候,洗澡容易著涼感冒,打預防針也可能有發燒的可能,還是先觀察兩天,確定沒有反應,此時洗澡也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