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集市也買不到的山貨有哪些?

人參的杯具

農村有些山貨,只能自己上山採,農村人都知道好吃,但集市上根本沒有賣的。為啥呢?農人想吃抬腳就上坡可採的東西,拎去農村集市賣給誰?會被村裡人笑話:想發財想瘋了的節奏啊!

離家在城市打拼的農村小夥伴就苦了,想吃也買不到。阿兮這些年最惦記的有以下10種

一、春天的荻草苞——茅針

兒時春風一吹,草芽一發,農村小夥伴就憋不住要上山,就怕錯過開春第一鮮美的“荻”——茅針。“走吧?去找荻草苞!”只需一聲喊,隊伍馬上浩浩蕩蕩。

茅針是白茅初綻出的花苞,剝開吃嫩嫩軟軟的一條花蕊,帶一股清甜,藥效同秋天的荻花一樣。荻草苞最大的快樂就是過程,即採即食,最多放置半天,第二天就成草了,自然沒有人賣。

二、老鴰瓢(地稍瓜)

這種野生的細葉老鴰瓢,又名地稍瓜,詩經里名“芄蘭”。這裡不說它藥效好,能治咳嗽還能治難言之隱,白色的汁液還能點瘊子,單說它幼果的鮮嫩好吃,真不是蓋的。幾十年沒撈著吃了,好想念。

三、黃花菜

這麼說吧,黃花菜俺們農村人從來不賣。農村集市上若有賣黃花菜的,那百分百是人工種植,絕不是農村人在山上採的野生黃花菜。

黃花菜開的時候,農村人漫山去採摘,回來後放在軟箅子上蒸熟,再曬成乾菜,小心保存。父親說幹黃花菜算得上農村八珍之一,手擀麵若能配上泡發黃花菜做的滷子,那才叫農家美味。

四、車釐(策李)

此車釐不是進口的車釐子,而是阿兮老家農村的一種很矮小的叢生或單生的野生植物,老家土話喊“車釐”或“策李”,跟被炒的火熱的鈣果(歐李)從葉子到果實都差不多。


車釐純野生,膠東屬於丘陵地帶,溝坡上很多,必須熟透才酸甜好吃。還記得兒時村西的策李坡,也記得村小學東那塊農田裡有個很大的灌木叢生的碎石堆,長得一片片都是策李啊!

五、野生菇娘

我說的菇娘果也是野生的,不是集市上賣的人工種植東北大菇娘,最多有兩顆黃豆粒那麼大吧。

其實野生菇孃的味道我並不那麼喜歡,阿兮對它念念不忘,是因為兒時母親會把熟透的菇娘果揉軟,用針捅一下蒂的位置,把種子很小心地弄出來,成空。然後

放在唇舌間,讓空氣充盈在空的姑娘果裡,吹奏出細小的聲音

85歲的母親小腦萎縮,現在的智商還不如個三歲孩子,我再也沒機會聽母親吹奏菇娘了。

六、龍葵

在阿兮老家農村,不知道“龍葵”這麼高大上的名字,我們叫它“紫嫣友”(音譯)。小漿果,甜甜的,熟透了很好吃,算是農村娃兒時的零食之一。

但一定記住,不能多吃。龍葵的葉子有毒性,未成熟的龍葵含有龍葵鹼,也有毒。尤其是孕婦,去農村看到這個叫“龍葵”的小漿果,一定不要嘴饞,因其有活血作用,易引起流產

七、覆盆子

覆盆子強腎益精,是一味好藥材。可在阿兮老家,它有另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坡盤頭”,薔薇科懸鉤子屬,藤生,枝幹和葉子上有倒刺,果實酸酸甜甜,孩子們的最愛。兒時跟母親上山,母親在地裡忙活,我樂此不疲的就是到處尋找這些野生小野果。


八、樹莓

樹莓,我們喊山莓,除了是樹生、直立灌木之外,果實與覆盆子很相似。一片山莓坡,就能填滿農村娃的童年記憶了。

像這些小野果,也是不會有農村人採摘了去農村集市上出售的,只屬於農村。

九、山棗

山棗是鼠李科棗屬的一種喬木或灌木,荊棘叢生中的“棘”就是它了。丘陵地帶,山棗太多了。但肉少核大,不受吃。可對那些年的孩子來說,也是難得零食。

山棗核有養心安神作用,藥材公司一直有收購。農村人秋天採了山棗會煮熟後帶著橡膠手套在洗衣板上把果肉搓掉,只留下核曬乾賣錢。但農村大集上,肯定沒擺著賣山棗的攤位。

十、柳芽兒、榆錢兒、槐花等

這幾種春天的樹葉,農村人最愛。卻因最佳食用時間就那麼幾天,很容易錯過。今年阿兮又沒吃上柳芽兒包子,想起兒時農村,這可是開春最盼望的好飯了,母親也從不會錯過。

好想念兒時的味道啊!感覺自己的味覺,是與農村老家山野裡的野菜野果同步的,它們一萌芽,一長大,就用意念傳遞來清香,讓我欲罷不能。


阿兮隨筆

農村集市上是山貨還是比較豐富的,因為農村裡很多的人還是會常常把一些山上的好東西都拿出來賣,尤其是到每年過年的時候,更是各種山貨數不勝數。現在正是清明節前期,農夫就為大家來說一說這個時候盛產的珍貴山貨吧!

桑葚:這種在農村裡很多人都不愛吃,好多都是直接爛在樹下面,當做肥料了。

羊奶子:山裡的一種野生的水果,很多小孩子愛吃,但是集市上沒有賣的。

茶片:目前在一些油茶樹上還有的,不過少了。

樹莓:這個農村長大的都應該吃過,也是在山裡很多,但是集市上不賣的。因為有免費的,誰還花錢買啊?

蛇莓:農村人都不敢吃,好多人都說有毒,但是其實是可以吃的。

艾草:農村裡到處都是,在城裡需要花錢買。尤其是在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買了掛在大門口,而在農村是直接去山裡採摘的。

清明菜:也是農村田間到處都是,是不用花錢買的山貨。

像這樣買不到的山貨實在是太多了,還有很多野生的黃鱔、野生甲魚、野生泥鰍、野雞、野兔等等。


農夫也瘋狂

誰在呼喚?山貨來也!

不知各位小哥哥、小姐姐想買山貨意欲何為?是想買回去扒皮抽筋?開膛破肚?喝血吃肉呢;還是想買回去暖床、調教,不管怎麼山貨我聽之、任之、隨之。但最好也別讓山貨我抓到你,讓我抓到你……

1、野葡萄

它只在山區生長,秋季成熟,看的很誘人,摘一顆一吃,那酸爽保證你不會再吃第二顆了,太酸了。一般會採回家,自己做葡萄酒。

2、八月炸

也叫八月瓜,它長在藤蔓上,會纏繞樹木長的很高,快成熟時摘回家,放置一段時間就裂開了,有很多籽,味甜。

3、火棘果

樹木常青,適合做盆景,火棘果霜打過好吃。以前生活堅苦的時候,大人上山砍柴,不管口渴還是餓了,就摘一把吃,我們這裡也叫“救命果”。

4、馬泡

也叫馬泡瓜,它就相當於縮小版的香瓜,乓球般大小,聞的很香,吃的沒有什麼味道,小時最喜歡做的就是揉它,揉揉它就變的像透明的了。

5、打瓜

雖然長的像西瓜,它不是西瓜,它比西瓜長的小很多,是西瓜的一個變種。以前經常套種在玉米地裡,收玉米的時候,它也成熟了,就可以隨手摘一個捶開吃,但籽太多了,很少人種。

6、拐棗

樹可以長很高大,也是霜打過直接吃是甜的,沒有打過霜的吃的是澀的。我們這裡用它燉豬蹄可以下奶,對哺乳期的婦女很好。


我所處的十堰山區,其實還有很多這些所謂的山貨,就是隻知道能吃,

但大多都是小時吃的多,有的也叫不出來學名,學習後再補上來和大家分享。


武當山一山貨

我湖南的,在我們這邊,每到了一定的季節都會有很多的野果子是集市上買不到的,不曉得農村的孩子們都吃過嗎?

一、野生枇杷

枇杷有很多品種,但我老家這邊的都是從山上挖下來的野生枇杷,個頭不大,味兒甜,集市一般少有。

二、紅刺根

紅刺根,我家這邊又叫:紅刺芽,在我們小時候卻是難得的一種零食,有時候在水塘邊上口渴了的時候摘上它的頂部,把它外面的刺兒去掉,然後拔開就可以生吃它的樹苗部分。尤其是在春天,大量的紅刺芽就成了那時候我們最愛的零食之一,清甜而又極具水分的紅刺芽很受我們的喜歡。

三、覆盆子

這個看上去像不像桑葚呢?這可是我們小時候經常吃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它叫啥?

四、酸杆子

我老家把它叫酸杆子,因為農村土地野地上找不到比它更酸的東西了,但是喜歡吃的人可不少,尤其小時候沒零食吃,這個可喜歡吃了,那酸爽真夠味。

五、野生毛栗子

可生吃、也可炒著吃,甜甜脆脆的,現在集市上機會沒有了!

六、羊奶果

我老家叫:羊奶子,羊奶子的果實成熟了一般是鮮紅色至紫紅色,水分充足、味道酸甜。

七、金櫻子

生長在灌木層、全身帶刺、果味甜美,小時候為了吃它可沒少受罪,外皮及樹枝都帶刺,吃的時候外皮刺和殼去掉直接嚼著吃也可以曬乾泡水喝。


小周說農村

山貨,就是生長在山裡,沒有經過人工的培育和養殖的野生可以食用的動植物。在我們四川這邊的大山上,到了一定的季節,就會有很多野生的東西可以吃,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兒時的記憶啊。在四川的你都吃過哪些山貨呢?

1.野生菌兒

一場雨之後,我們很容易看見野生菌的存在,一般是在土裡和樹的周圍。一般顏色很鮮豔的蘑菇是不能吃的,它是有毒的。野生的菌感覺和平常蘑菇有點像,但是味道確實不一樣的感覺。最愛在下雨後和弟弟一起去外面找菌

2.刺泡兒

這個刺泡而簡直就是童年的最愛,第一次認識是和奶奶去靠山上的土裡拔草,偶爾在山壁上看見了,奶奶說這個可以吃,味道酸甜酸甜的。小時候和弟弟比較貪嘴,會叫上村裡的好朋友一起去找刺泡兒吃

3.地瓜

野生的小地瓜,不用說應該是農村的小夥伴都知道的,可能每個地方叫法不一樣,這個小地瓜是六月天出來,“六月六,地瓜熟”。小時候玩的東西不多,大熱天的還會去山上趴地瓜,拿回來洗乾淨了吃。味道很香甜

4.水紅子(冷番子)

水紅子長得很小,紅紅的,味道酸酸澀澀的,但是還是會一大把一大把的吃

5.酸咪兒草

其實就是“三葉草”,有的地方也會叫“酸激草”,真的很對得起他的名字,吃起來真的很酸很酸

6.折耳根

又叫“魚腥草”,這個一般生長在田坎上,但是現在種植這個折耳根了。有些地方的人還吃不來這個,最喜歡吃的還是田間野生的,和朋友一起去挖折耳根的日子你還記得麼?

7.黃花

黃花菜涼了,涼拌的黃花菜更加好吃,我們這邊一般是用來下麵條吃,放在裡面別有一番滋味,不過黃花很多地方也在種植了

8.蛇泡

蛇泡也是紅色的果果,外面帶有凹凸不平的,但是裡面的果肉是白色的。一般說蛇泡是蛇吃的,很多人都不敢吃,弟弟為了吃蛇泡還摔了一跤

9.牛奶奶

和羊奶果類似,但果較小,沿枝條單果排成一串

10.叫叫兒

這個是不能吃的,但是可以用來吹,掐斷取前部分,放嘴裡,能吹出清脆的聲音。有的時候我們還會比賽看誰吹的更加好聽

長大之後才發現這些東西都是小時候看見的,小時候天真無邪,愛在田間上山亂竄,看見一些新奇的東西就會問大人,如果大人說可以吃,這樣的東西一般都會一直記得,隨時間的流動,他們一直都存在我們的記憶中,等待被我們記起的那一刻。



喜歡的朋友關注小二哦,一起了解農村的大事小事


陳小二的糖糖醬

過兩天就是清明祭祖了,現在的清明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一為了緬懷先祖,二成了踏青再好不過的時候。

農人老家是廣西的,地道的南方人,今天就來分享幾個集市上也買不到的“山貨”,趁祭祖之際,可千萬不要錯過了。

一、劍筍

每年清明時節,南方山嶺上有竹子的地方,都會有劍筍,劍筍聽名字大家可能很陌生,和毛竹筍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劍筍是純野生的,最大也就大拇指大小,而且能採摘的時間不超過一週,最佳時間就是清明前後。劍筍分有好幾種,在咱村常見的有三種“花殼筍”“鳥竹筍”“煙竹筍”,“鳥竹筍”最甜,配合著臘肉炒來吃,想起就流口水

。記得小時候去祭祖,滿山找劍筍,那叫一個歡快,小夥伴們被筷子大小的竹籤沒少紮腳,大人們是叫也叫不住。

二、“棉花草”

開春了萬物復甦,田地裡的“棉花草”長的鮮嫩,老人們總是會摘一些回來做成“棉花草”粑粑,“棉花草”是我們當地的說法,它的學名叫鼠麴草,也叫清明草,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非常好吃,是不可多得的野味。廣西農村長大的孩子,幾乎沒有人沒吃過。



三、野蔥

“野蔥拌臘肉,三碗不算多”這是農人老家常說的話,野蔥煮點臘肉香腸,回味無窮,會讓你食指大動,三碗不嫌多。野蔥是比較常見了,祭拜祖先後可就地挖點帶回家,可千萬不要錯過了。


四、茶片

這個吃過的人少,茶片的行成,得益於油茶樹春天發嫩葉後,在後天環境刺激下變異,長的像葉子可又非常肥厚,口感類似蓮霧,葉越厚、越白嫩、越好吃,漂亮的山茶花周圍總有這樣的茶片,每年回家祭祖,一見到茶樹,非得翻個底朝天方可罷休,一種不可多得的山貨。

五、香椿芽

村裡有句老話“門前有椿樹,春天不愁菜”,香椿芽也是一種時令野菜,一旦過幾天就會老,嫩香椿炒點雞蛋再好不過,老人說香椿芽不要過夜,吃多少摘多少,過夜的香椿芽吃了有害健康。雖未能查閱認證,但老人的話自然還是要信的。

清明前後的時令野菜有很多,像蕨菜、春筍等等還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紹了,總之去到農村,去祭祖,有機會不要錯過這些好吃的山貨。


農人說民俗

老家地處羅山縣南部,因獨特的江淮地理環境,造就了豐富多彩的特種。

茶樹的果實

信陽盛產茶葉,毛尖為上品。在新春時,茶樹上就會生成出一些形狀各異的果實來,味道很是甜美,鬆脆。

野冬筍

在老家,各家屋後,或是山上,都會有一些種植,或是自生的竹子,每年冬筍生長出來時,和肉一起炒,是一個不錯的下酒菜。

牙碰

這是老家的叫法,學名是不知道的,就是一種長有刺的植物,像月季的枝條,其嫩枝可以吃的,長成後會開花的。

刺苞

是一種有刺的灌木結出來的果實,紅色,一小米粒結成一團。

茅泡子

是一種草木植物結的果實,也是紅色,果實上有毛,很是酸甜。

八月炸

在秋收季節時成熟,味道非常好。

野生栗子

一般在山止,是很常見的,是自然生長的,通常味道比大的板栗要好吃一些。

野葡萄

在老家也可以叫山葡萄,果實很小,為黑紫色,味道很好。

野桃子

也叫毛桃子,味道不好吃,不過在物質匱乏的小時候,有這東西吃,也是很美好的。

野李子

種類很多,味道也是各不相同,就看自己的運氣了,有的很酸甜,有的就很苦澀。

野梨子

也叫鴨梨,為圓形的,外表不好看,但是好吃!

野柿子

小的時候,只要上山,在秋收時,就能看到小小的野柿子,味道很甜。

拐棗

這種水果,很多人都會在自家的空置地種上一棵,這種樹會長的很大,結的果實也會很多,在打霜時節,味道是最好吃的。

野山楂

野生的山楂很小,不像外面賣的很大,味道是很酸爽,小的時候,經常被酸的直跺腳。

燈籠萢

形狀像小小的燈籠,也像圓椒,味甜。

地皮

其實是木耳的一種,在雨後就會生長起來的,味道也不錯。

總之,還有好多沒有想起來的野生美味,不過,這些東西也很難再吃到了,即使能吃到,感覺應該也不一樣了吧!


樂成道

在農村集市也買不到的山貨有哪些?

一般情況下,城裡人想吃山貨了,大都驅車往農村集市上跑。然而,並不是所有山貨人們都會拿去集市上賣。於是乎,就算小孩們從山裡採了回來,亦僅僅是供自己享用,大人決不干涉。亦就是說:農村集市壓根買不到!

這裡不妨給大家介紹幾種我家鄉的“特產”,集市上也買不到的山貨——

一、紅籽 一種野生水果,又名火把果、救軍糧。在家鄉的山裡很常見,是一種名為紅籽刺的常綠灌木結的果實,其果實細細,密密,紅紅,象一團團火隱在山坡、路旁,很是好看。小時,常和小夥伴連枝折來大把大把地大吃特吃,酸甜中略帶生澀,是小夥伴們常吃的山貨之一。



二、刺苔 在家鄉的山裡,有種枝條有刺的灌木,常生長於崖壁或路邊。每逢春季,便有嫩綠或嫩紅的刺苔胖胖、萌萌地長出來,稚嫩極了!每逢這時,便和小夥伴們冒著被刺傷的危險去採了來,你一根我一根,剝去外面帶刺的外皮,盡情地享用,脆嫩爽口,美味十足。集市上可沒得賣哦!😄



三、八月瓜 又名野香蕉,是山上的一種藤本植物結的果,外形酷似香蕉,多籽,香甜軟糯。逢八九月間,八月瓜會自動炸開,標誌著成熟。我們這兒還流傳著一首與之相關的兒歌:“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打來誆娃娃!”怎麼樣?想吃麼?集市也沒得賣哦!😄





農村可食用卻不拿去集市賣的山貨很多!你們都吃過哪些?

歡迎關注土家族阿妹,謝謝分享、點評

土家族阿妹

在我們這裡集市上賣不到的山貨可多了,只有你想不到的和你看不到的。今天暫且不說大家耳熟能詳的山茅野菜和菌類,我只說其中幾樣好吃又買不到的正宗山貨。

一、野生牛蛙仔

牛蛙是蛙類的一種,叫的時候聲大如牛,一般在山澗里居多,野生牛蛙味美肉嫩又滋補,深得廣大吃貨們喜愛。春天是牛蛙產仔的季節,山裡人都喜歡到山澗的溪塘裡捉。

捉回後擠出五臟,和酸醃菜煮著吃。牛蛙仔和蝌蚪相似,但是是灰綠色的,沒有毒,吃起來微辣,有一次,小夥伴們捉了一桶牛蛙仔,煮熟的時候我硬是不敢動一筷子。


二、螞蚱

說起螞蚱大家都知道,但吃過的人不是很多!都說咱雲南有十八怪,三個蚊子一盤菜,這裡說的三個蚊子一盤菜說明雲南蚊子大,而且喜好吃各種各樣的蟲子,而螞蚱是其中之一。

到了打穀子時節,入秋的螞蚱肚子裡全是卵,這段時間的螞蚱炸出來又香又脆,好吃得很。到了晚上,我們幾個人約好,一起打著手電去穀子田裡捉。我們用一個塑料袋或者一隻瓶子,把歇在田埂草上的螞蚱抹到裡面。

螞蚱靜靜的一串一串爬在葉子上,不跳不動,不用多久就滿載而歸。拿回家後不急,先在袋子裡養一兩天,讓其排盡屎尿,然後用開水一燙,掐盡翅膀,曬乾就可以炒吃了,螞蚱又香又酥,以前到是多,現在因為打農藥少了。別小看螞蚱哦!現在可是高檔得很哦,一般人都吃不到的。


三、臭鴿蟲

臭鴿蟲生長在陰暗潮溼的地方,象豬圈,農村廁所裡的圪旯裡就很多,臭鴿蟲我們老家叫帝國主義,聽這名字起得一想起就想笑。

這種蟲全身漆黑,一碰到它就會發出奇臭。臭鴿蟲一般用來泡酒藥,能驅風除溼,止痛散結,可內服可外用,是醫治疑難雜症的良藥。小時候我們常找來在火盆灰裡燒吃,熟了後挺香的,真讓人懷念。



除了上述的螞蚱,牛蛙仔,臭鴿蟲以外,我們吃的蟲子還有很多,象在茶豆架裡的金龜子幼蟲,田埂泥土裡的土狗,蜂蛹,水蜻蜓,竹蟲等等。說完了蟲子類,下面我們在來說說乾果類吧!

一、松子

松子大家都熟悉而且也知道吃松子的好處,常食松子能延年益壽,延緩衰老,而且潤腸通便,是一種對人非常有益的乾果類。雲南山上除了雜木多就是松樹多,松子樹比一般松樹要高大,而且松果呈長錐形,是普通松果的三倍。


每年的中秋節前後,是採松子的好時節,有時我們會把剛採的松果放在火堆上烤,烤熟的松子會有一股松樹的清香和火煙味,很好吃。有的松子成熟後會掉在樹下,這樣的我們只要撿就可以了。

採回的松子用清水漂,漂在上面的是空殼或不飽滿的,落到水底的才好。飄洗後的松子曬乾裝在袋子裡留著過年吃,多的可以送人或拿去賣。

二、椎慄果

椎慄果和板栗有點象,但比板栗小,呈灰白色,是山上的一種野生灌木,椎慄果外殼和板栗一樣有刺,會扎人,我們常常撿回來煮吃,裡面的果肉面面的,很解饞。

三、丁香柿

和柿子一模一樣的丁香柿我們叫桃枝也叫丁消,青的時候粉綠,後期轉黃,很澀。然後我們就把變黃了的桃枝放米糠裡焐,焐熟後的桃枝變軟變黑,吃起來甜甜的。

乾果類也還有很多,象糖梨,酸角,野核桃什麼的。


泥糖小丫

我是陝西的,陝西這邊有特色的山貨還真是挺多,記憶比較憂心的就是哪種小葡萄,說實話到現在我額不知道這東西叫什麼,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也不知道誰說的這就是葡萄小的時候,說是很有營養,小時候都比較單純,對此深信不疑,所以每次那東西成熟後都三五成群的去野地裡找這吃,有時候我都懷疑現在智商不足是不是和吃這東西有關哈哈....

還有就是蓮籽,蓮菜開出來花中間和馬蜂窩一樣的東西,沒個裡面有個子特別硬,那時候這東西好像也不賣,只挖蓮菜賣,現在偶爾還能在市場上見到,價格很貴。那時候的人是真樸實,不玩虛的,只要我們不破壞蓮菜的情況下都可以摘哪個蓮子,一群人順著池塘一圈的蓮菜子都摘光,做一些小遊戲贏蓮菜子,生活是無憂無慮,時代變了,人心也變了,每年過年回家相聚都沒了以前哪種氛圍,現如今吃的再好,住的再美,也永遠無法回到童年農村哪種心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