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民国老课本这样教小学生地理,光看图就受益无穷!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本民国时期的地理书——由世界书局出版的《新式初等地理读本》。课本为线状石印本,虽只是薄薄两册,却涵盖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国情,为了让儿童读懂,更是增加了趣味性。之所以想要和大家分享它,也是因为里面的地图都太!有!趣!了!

编写者指明为小学三四年级学生所写,首先解释地形、地理名词,之后介绍各省情形:“虽重在本国地理,但立言引说,都照着世界的趋势,毫无自己夸大的口气,以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本书一共八十课,每星期用一小时讲一课,正好两学年教完。

服!民国老课本这样教小学生地理,光看图就受益无穷!

1

如何向孩子阐释地球是圆的

服!民国老课本这样教小学生地理,光看图就受益无穷!

“王生不明地的形狀,他哥哥對他道:地圓像皮毬,所以我們叫他地球。試立在海岸,遠望來船,必先見桅桿,後見船身,這便是地圓的實證。”

某个姓王的小朋友不清楚地形,他的哥哥便教他:地球的形状如同皮球,如果站在海岸看船进港,总是先见桅杆,后见船身。这能说明地球是圆的。

首先还是要指出硬伤,单凭这个例子只能证明大地是曲面的,不足以论证是球体。不过以小朋友的例子开篇,辅以图例,非常平易近人。

2

山水平原的种类名称,你知道吗

服!民国老课本这样教小学生地理,光看图就受益无穷!

很多人对于上学时必须记住的定义性名词,不用考试后,可以忘记的就通通忘了,想来也是有点可惜。然而本书中的图例细致,结合文本相映成趣,不免温故一番:

— 山从高处到下面,连续不断的叫山脉

— 山上最高处,成尖顶的,叫峰

— 山峰平坦的叫峦,又叫岗

— 岗延长可以行路的,叫岭

除了定义之外,编者也把风土一笔带过,如写到沙漠的时候:“在平原深處,有一等地方,沒有水和草木,只見沙礫滿地,一望無邊,這便叫沙漠。旅行人到了這地,是很覺困苦的。”

又如讲到湖,农田能因湖收益,因为雨多的时候雨水可以积在湖里,而有旱情的时候可以用湖水灌溉农田。

3

各省形状的比喻,充满了想象力

本书最多的篇幅花在介绍本国地理上,首先是当时的行政区划表,然后介绍各省的情况与重要地名。

服!民国老课本这样教小学生地理,光看图就受益无穷!

接下来就是比拼想象力的时候了。彼时,中华民国控制的核心区域是本部十八省,全国面积有“三千三百多万方里”,形状如同一片秋海棠的叶子。

服!民国老课本这样教小学生地理,光看图就受益无穷!

对自己的地理知识有信心的话,可以继续猜下去下面的比喻指代的分别是哪个省。

  1. 跪倒的骆驼

服!民国老课本这样教小学生地理,光看图就受益无穷!

南同江苏分界,西南与河南比邻,北沿渤海,东为半岛:山东省是也。山东地势中部多山,最著名的是泰山;北部有黄河入海口,“物产不多,只有煤矿最著名”。

编者也不忘国耻:“此外像胶州湾、胶济铁路,也都被日本人强占。你想象这样的良地要路,都被敌人占去,岂不可羞!现在华府会议,交涉好多次,表面上总算收回了。”

2. 风中舞着的美女

服!民国老课本这样教小学生地理,光看图就受益无穷!

“古称关中,在山西河南的西面,地势都是山川,农产很多,煤矿要算是中国最丰富的地方了”,即陕西省。

3. 带叶芙蓉

服!民国老课本这样教小学生地理,光看图就受益无穷!

河南省地势西北多山,东南多水,最著名的是嵩山、黄河,开封是河南省的省城,旧称汴梁,“是从前帝王曾经建都的地方,可惜此刻已经衰败了”。

4. 竖放的枕头

服!民国老课本这样教小学生地理,光看图就受益无穷!

有恒山山脉盘旋各处,又有黄河、汾河流贯境内,雨水很少,出煤最多,乃山西也。

5. 向下游的金鱼

服!民国老课本这样教小学生地理,光看图就受益无穷!

全境高原,东南多山脉,西北多沙漠,农产品只有烟叶最多,人民是回汉杂居,甘肃省是也。嘉峪关是全省西北的门户,也是长城终点,从内地到新疆是必经之地,“近来俄国人也在这里通商”。

现在,行政区划多有变化,这些比喻放在今天也许已不再准确,但大人读来都觉得有趣,何况孩童呢?用这种方式,别说全国省份的相对位置、各自形状都不那么难记了,就算全世界的也不在话下了吧?!

是不是很好玩?地理这门学科许多有趣的地方也需要我们一起好好学习,慢慢发现。

服!民国老课本这样教小学生地理,光看图就受益无穷!

设计:任美玲(实习)

主编:吴海涛

服!民国老课本这样教小学生地理,光看图就受益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