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大學城 長清大學城總體規劃解讀

“大學城”這個概念的出現、演變和發展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話題。大學在創立伊始是逆城市而行的——西方世界的大學擁有教會修道院的基因,旨在創造一片淨土供學者們學習思考,遠離城市的喧囂。然而到了今天,大學和城市越來越多的聯繫到了一起,大學成為城市化的重要動力因子,大學城的概念也應運而生。21世紀以來,中國的教育改革和城市化催生了許多大學城。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長清大學城位於濟南市長清城區東部,東起京福高速公路,西至濟菏高速公路,北接濟南經濟開發區,南與五峰山旅遊度假區相連。2002年,為加快山東省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為全省長遠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山東省、濟南市政府決定在長清區規劃建設大學城。

長清大學城規劃面積43.11平方公里,建設用地30平方公里。發展十餘年來,已有山東師範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山東藝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等11所高校入駐,初步形成集聚規模。長清大學城交通優勢明顯,山水資源豐富,是濟南乃至山東省高教資源和智力資源的高地。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為貫徹落實省、市相關要求,提升長清大學城發展定位,推動高校與城市互動互融,充分發揮大學城在經濟發展中的引擎帶動作用,為我市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能,2017年5月,圍繞打造“人才、創新、創業、科技”四個高地的目標,市規劃局會同城建集團開展《濟南長清大學城總體規劃及重點地區城市設計》編制工作。同年7月,市政府成立長清大學城總體規劃及重點地區城市設計規劃編制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分管市領導任組長,推進工作有效開展。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2017年6月,長清大學城項目全面啟動國際公開招標,來自日本、英國、美國等國家的10家國際知名設計單位報名參與。經專家評審,確定丹尼斯·法蘭奇曼城市設計事務所中標。市規劃局及設計團隊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調研踏勘,與省、市相關各部門、高校交流座談,並通過問卷調查方式廣泛徵求在校師生、市民的意見與訴求。

規劃編制期間,市規劃局多次通過視頻會議和現場溝通等方式,與設計團隊就編制思路進行交流對接。經過多次專題彙報、方案完善,階段性成果於2018年1月通過市規委會專家委員會諮詢論證會。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工作思路:

世界眼光、國際標準

規劃協同,多規融合

把推進“兩圖合一、四規合一”貫穿於規劃研究編制全過程,在發展目標、發展要求、數據標準、課題成果等方面做好與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的有機銜接和協調統一,建立功能互補、相互協調的規劃體系,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張藍圖實施到底,讓規劃由“規範”發展的約束性規劃向“服務”發展需求的引領性規劃轉變。

專家領銜、多方參與

加強與區政府及多部門的組織銜接,有機融合各部門相關規劃成果和部門訴求;構建高水平諮詢顧問團,統籌把握規劃編制技術重點和難點問題;加強宣傳,拓寬社會參與規劃編制渠道,廣泛徵求各方建議;階段重點問題報市委市政府專題研究、相關部門審查,通過協商溝通實現科學決策。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設計方案主要包含以下三個層面:

總體研究層面

面積約627平方公里,提出了“創新創業谷,山水知識城”的整體發展定位;引入“滲透、集約、多元”的規劃理念;按照打造產業、人才、生態良性互動的產城人融合生態圈的發展思路,提出了發展“生態經濟、數字經濟、人才經濟”作為核心的產業定位,以及“校企合作聯合開發、政府引導有效管理”的發展模式。

總體規劃層面

面積約229平方公里,提出了“雙軸兩翼兩帶多組團、一芯一環”的空間佈局結構;明確了“校城融合、校園融合”的空間規劃策略,以及“開放校園支持、共享設施支持、特色小鎮建設、數字化管理網絡”的大學發展策略;通過藍綠體系、公共領域、交通體系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明確了用地佈局和功能分區。

城市設計層面

面積約20平方公里,在整體城市設計研究基礎上,重點圍繞R1大學站廣場、大學路與紫薇路、瓦特路交叉口及大學路門戶地區進行了空間研究;明確了數字創意區、高新科技谷的建築功能、公共空間、建設強度等內容;並就近期建設提出計劃。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