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大学城”这个概念的出现、演变和发展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大学在创立伊始是逆城市而行的——西方世界的大学拥有教会修道院的基因,旨在创造一片净土供学者们学习思考,远离城市的喧嚣。然而到了今天,大学和城市越来越多的联系到了一起,大学成为城市化的重要动力因子,大学城的概念也应运而生。21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城市化催生了许多大学城。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长清大学城位于济南市长清城区东部,东起京福高速公路,西至济菏高速公路,北接济南经济开发区,南与五峰山旅游度假区相连。2002年,为加快山东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全省长远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山东省、济南市政府决定在长清区规划建设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规划面积43.1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0平方公里。发展十余年来,已有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11所高校入驻,初步形成集聚规模。长清大学城交通优势明显,山水资源丰富,是济南乃至山东省高教资源和智力资源的高地。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为贯彻落实省、市相关要求,提升长清大学城发展定位,推动高校与城市互动互融,充分发挥大学城在经济发展中的引擎带动作用,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2017年5月,围绕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科技”四个高地的目标,市规划局会同城建集团开展《济南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同年7月,市政府成立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分管市领导任组长,推进工作有效开展。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2017年6月,长清大学城项目全面启动国际公开招标,来自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的10家国际知名设计单位报名参与。经专家评审,确定丹尼斯·法兰奇曼城市设计事务所中标。市规划局及设计团队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踏勘,与省、市相关各部门、高校交流座谈,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广泛征求在校师生、市民的意见与诉求。

规划编制期间,市规划局多次通过视频会议和现场沟通等方式,与设计团队就编制思路进行交流对接。经过多次专题汇报、方案完善,阶段性成果于2018年1月通过市规委会专家委员会咨询论证会。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工作思路: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

规划协同,多规融合

把推进“两图合一、四规合一”贯穿于规划研究编制全过程,在发展目标、发展要求、数据标准、课题成果等方面做好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衔接和协调统一,建立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蓝图实施到底,让规划由“规范”发展的约束性规划向“服务”发展需求的引领性规划转变。

专家领衔、多方参与

加强与区政府及多部门的组织衔接,有机融合各部门相关规划成果和部门诉求;构建高水平咨询顾问团,统筹把握规划编制技术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强宣传,拓宽社会参与规划编制渠道,广泛征求各方建议;阶段重点问题报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相关部门审查,通过协商沟通实现科学决策。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设计方案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总体研究层面

面积约627平方公里,提出了“创新创业谷,山水知识城”的整体发展定位;引入“渗透、集约、多元”的规划理念;按照打造产业、人才、生态良性互动的产城人融合生态圈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数字经济、人才经济”作为核心的产业定位,以及“校企合作联合开发、政府引导有效管理”的发展模式。

总体规划层面

面积约229平方公里,提出了“双轴两翼两带多组团、一芯一环”的空间布局结构;明确了“校城融合、校园融合”的空间规划策略,以及“开放校园支持、共享设施支持、特色小镇建设、数字化管理网络”的大学发展策略;通过蓝绿体系、公共领域、交通体系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明确了用地布局和功能分区。

城市设计层面

面积约20平方公里,在整体城市设计研究基础上,重点围绕R1大学站广场、大学路与紫薇路、瓦特路交叉口及大学路门户地区进行了空间研究;明确了数字创意区、高新科技谷的建筑功能、公共空间、建设强度等内容;并就近期建设提出计划。

不一样的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