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分享,辣椒如何施肥?才能高產

辣椒按食用習慣可分為甜椒、辣椒和幹辣椒三種主要類型。根據果實的形狀,又有線形、圓錐形、羊角形、燈籠形、櫻桃形等多種類型。

辣椒體內養分含量高,而轉移率較低,莖、葉片養分大部分較難轉移到果實中,莖、葉、花中養分含量和果實相當,因此辣椒屬於整體需肥量大的作物

此文分享,辣椒如何施肥?才能高產

辣椒根系不發達,根較細,根量少,入土淺,主要根群分佈在10~30釐米的土層中,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較弱,不耐乾旱,不耐澇,也不耐高鹽分。辣椒根系木栓化較早,不易產生不定根,根系的再生能力也較弱

辣椒最適宜在中性及微酸性和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中栽植。土壤中氮肥不足或過多都會引起落花落果。辣椒在整個生長髮育過程中氮素供應充足,能促進光合作用,增加幹物質積累

缺氮時,下部葉片易老化和脫落,如能及時補氮,可恢復正常生長,如氮素補充過晚,會使植株恢復生長延遲,生產受損失。如果生育後期缺氮,會導致開花數減少,坐果率降低,影響果實膨大,降低產量。

生育初期缺磷,會降低花的質量,減少花數。辣椒需鉀較多,鉀素供應充足,光合作用旺盛,果實膨大快,缺鉀時葉尖變黃,葉片乾枯,葉面產生較大的不規則的斑點。在辣椒結果期,必須充分供應氮肥和鉀肥,在氮鉀比偏高時,鉀吸收多,鉀元素能顯著促進果實膨大。辣椒屬喜鈣作物,

缺鈣時易發生臍腐病,如同時缺硼,辣椒植株生長點會出現畸形或壞死,停止生長或萎縮。土壤中缺鐵時,葉片黃白化。缺鎂時葉色變花綠,葉脈間黃化,植株矮小,基部葉片脫落,坐果少。

此文分享,辣椒如何施肥?才能高產

施肥技術:

1:基肥:辣椒屬茄科作物,對氯敏感,忌氯作物。因此複合肥只能用硫酸鉀型複合肥。

用量:一般畝施農家肥4000-5000公斤,45%硫酸鉀型複合肥(15-15-15)45-60公斤或51%純硫基複合肥(17-17-17)40-50公斤。如果沒有農家肥,最好施用平衡型複合肥時,添加適量的生物肥

用法:整地前底施60%,定植時溝施40%,以保證辣椒較長時間對肥料的需求。

2:追肥一般在傍晚,距離根部15釐米左右,追完後隨即灌溉澆水。追肥原則是少量多次。

第一次追肥:在辣椒初花期後,坐住果時進行第一次追肥,當大部分植株門椒坐果後,澆第二次水,並結合澆水,重施一次肥。一般每採收一次果,結合澆水追肥一次,每次每畝追施高氮高鉀型肥料

辣椒有用作鮮椒食用,有製作幹椒。做鮮椒的追肥時偏氮肥,但是不能過量,否則旺長坐果率低。製作幹椒的重點在坐果上紅後,要追氮肥的基礎上、偏鉀肥。鉀是決定幹椒顏色、品質的元素。

此文分享,辣椒如何施肥?才能高產

葉面噴肥

1、辣椒生長期間,最好結合病蟲害噴藥防治時,在坐果後,適當的噴施0.2%-0.4%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溶液,每畝50公斤左右7天一次,用肥量少,吸收率高,轉化率高,可有效防止落花落果。

2、對於南方,偏酸性土壤容易缺鈣,因此,可適當噴施貝多豐糖醇鈣肥,每畝50g左右防治辣椒臍腐病。

3、在鮮椒採收的高峰期,辣椒需要吸收大量的鎂肥,貝多豐流體鎂肥,每畝100ml左右,連噴幾次。

4、辣椒缺硼時,用貝多豐流體硼肥,每畝100ml,隔7天噴施一次。

三、注意事項:

1、控氮增鉀:初花期應少施氮肥,以防莖葉徒長和落花落果。如莖上部明顯增粗,葉片過大,葉柄向下彎曲,往往會使門椒在開花後落果,一旦出現這類現象,就要控制氮肥用量,增施鉀肥加以矯正。

2、防止傷根:人糞尿一定要經過腐熟後加水施用;化肥要結合澆水進行追施,每次用量不宜過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