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的歷史真相到底是怎樣的?

靈翎軒_木杉

既然問《趙氏孤兒》的歷史真相,那四姑娘就按照史書上的記載來回答這個問題,實際上,史書上是有兩個不同的版本的,分別記載在《左傳》和《史記》中。

嚴格說起來,《趙氏孤兒》這件事是不存在的,它是太史公根據戰國時期的傳說加工而成的,和《左傳》中的記載完全不是一回事。

《左傳》:亂倫引起的血案

當年,晉文公重耳在外流亡,趙衰等五賢士跟隨,晉文公繼位後,趙衰成為上卿,趙衰生有四子:趙同、趙括、趙嬰齊、趙盾,趙衰死後,趙盾成為繼承人,並把持晉國國政,趙盾有兒子趙朔,趙朔娶晉成公的女兒趙莊姬為夫人。後來兩人生下兒子趙武,而趙朔官至上卿,是趙氏的當家,只是,趙朔去世的比較早。

趙朔死後,趙莊姬不甘寂寞,同叔叔趙嬰齊勾搭在一起。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86年,趙同和趙括知道兩人的姦情後要把趙嬰齊驅逐到齊國。

趙嬰齊不願意,實際上趙朔死後,趙氏就開始走下坡路,沒有好的管理者,趙同和趙括能力一般,趙武還是個小孩子,也就是趙嬰齊還有點能力。趙嬰齊認為倘若他走了,欒氏一定會對趙氏不利。兩人不聽,趙嬰齊不得不去了齊國。

公元前583年,趙莊姬因為趙嬰齊被放逐到了齊國回不了,就怨恨趙同和趙括,她跑到晉宮中對晉景公說:“趙同和趙括要造反,欒氏和郤氏可以作證。”

晉景公巴不得有個機會討伐趙氏,於是在六月,殺害了趙同和趙括,而趙莊姬帶著趙武住在晉景公的宮中。晉景公沒收了趙氏的田地,原本想封給別人,後來在韓氏的說和下,晉景公把趙氏田地給了趙武,封趙武為趙氏的繼承人。

趙氏重新振作起來,後來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啟了戰國七雄並立的時代。

《史記》: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

當初趙盾專政,扶立晉靈公繼位,趙盾的權勢越來越大,兩人逐漸產生了矛盾,趙盾仁愛,晉靈公驕橫,後來晉靈公想殺趙盾,趙盾就逃跑了,還沒等跑出國去,趙穿殺了晉靈公,扶立了晉成公。趙盾又跑回來繼續專政。然後趙盾的兒子趙朔娶了晉成公的姐姐。

趙盾死後,趙朔繼位,公元前597年,晉景公時期,司寇屠岸賈想殺趙氏,原因就是當初趙盾沒有救晉靈公。韓氏給趙朔通氣讓他快跑,趙朔不肯,只是委託韓氏讓趙氏有後。

屠岸賈沒有請示晉景公,就和諸將在下宮攻打趙氏,趙同、趙括、趙朔、趙嬰齊全部被殺,趙氏滅族。趙朔的妻子跑到了晉景公的宮中躲了起來,當時她已經懷了孕。

趙朔的門客公孫杵臼和趙朔的朋友程嬰在等待孩子的出生,果然是個男孩,團家知道後就去搜宮,結果趙朔的妻子把他藏了起來。

為了讓屠岸賈徹底放心,公孫杵臼和程嬰商定,一人先死,一人立孤,於是兩人找來了一個別人家的嬰孩,穿上漂亮的衣服,公孫杵臼帶著他藏到了山中。


然後程嬰跑出去對屠岸賈的人說:“給我千金,我就告訴你們趙氏孤兒的藏身之處。”諸將一聽大喜,答應了程嬰,然後程嬰帶著他們找到了公孫杵臼,殺死了公孫杵臼和那個嬰孩。從此屠岸賈放了心,而程嬰帶著趙氏孤兒藏進了山中。

十五年後,在韓氏的幫助下,晉景公知道了趙武的存在,然後偷偷將趙武接進宮中。遍告諸將,諸將不得已遂說當年滅趙氏非他們之願,實乃屠岸賈逼迫。於是大家一合計滅了屠岸賈一族。

趙武又得到了趙氏的田地。成為趙氏的繼承人。而完成任務的程嬰也終於要離開人世,去那邊尋找趙盾和公孫杵臼。

四姑娘更傾向於相信《左傳》的記載,春秋末期,各諸侯國公室衰微,卿大夫紛紛勢大,把持朝政,比如魯之三桓,齊之田氏,晉之六卿。

晉國自晉文公時期起,就埋下了六卿作亂的因子,三軍六卿制,輪流執政,世家大族紛紛崛起,而尤以趙氏最強。趙盾時期就已經能自行決定扶立誰來作為國君。國君自是對趙氏又愛又恨,趙朔死後,趙氏一族沒有合格的接班人,晉景公自然樂的殺殺趙氏的威風。

而太史公的記載,屠岸賈完全是個憑空冒出來的人物,在趙朔還在世的時候,在趙氏正鼎盛的時期,屠岸賈根本不可能動得了趙氏一族。


蕭曉四姑娘

影視劇、評書、演義版的《趙氏孤兒》和真實的歷史事件還是有出入的。

春秋中後期,各諸候國掌握權力的大夫們紛紛坐大,架空了國君,齊國有田氏,魯國有三桓(孟氏、叔孫氏和季氏)。

而晉國同樣如此,當年晉文公流亡,跟著他的都是晉國的貴族子弟,後來晉文公鹹魚翻身當上了霸主,這幫人也跟著飛黃騰達,慢慢演變成了晉國十一卿(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欒氏、 趙氏、範氏、中行氏、 智氏、 韓氏、魏氏)。

其中趙氏是勢力最大的晉國大夫家族,趙衰是扶佐晉文公稱霸春秋的五賢臣之一,其子趙盾是晉國的第一位權臣,掌握了晉國的軍政大權,權傾一時,他甚至把不聽話的頑主晉靈公也給殺了重立新君

趙氏的風光,讓晉國公室國君感到了威脅,也招來了其他士族的忌妒羨慕恨,趙盾和其子趙朔相繼死後,晉景公聯合其它大夫,想改變趙家獨大的政治格局,於是就有了歷史上的“趙氏孤兒”傳奇一案。

而他們需要一個藉口,這時候有人給了他們藉口中。

趙盾死後,由他的兒子趙朔執掌趙氏,趙朔娶了晉成公的姐姐趙莊姬當老婆,後來趙朔年紀輕輕的就病死了,而趙莊姬耐不住寂寞,竟然和趙朔的叔叔趙盾的兄弟趙嬰齊好上了。

春秋時期這種風月之事很多,別人都對這事睜隻眼閉隻眼看不見,可趙氏中趙朔的兩個叔叔趙同和趙括卻不幹了,把家醜自揚於晉國,趙嬰齊在晉國混不下去,跑陸去了齊國。

情夫被趕跑了,趙莊姬怒字當頭,遷怒於趙同趙括。失去理智的她幹了一件愚蠢的事,她跑到宮中,向侄兒晉景公告發趙同趙括兩人想謀反。

正想打擊趙氏從趙氏手頭收回權力的晉景公瞌睡來了有人送枕頭,於是以此為藉口,誅了趙同趙括兩房的族。

其實當時誅殺的是趙同趙括二房,而並不是所有趙氏,此二房的土地,也交給了檢舉揭發有功的趙莊姬和她的兒子趙武。

但經此大劫,趙氏風光不再。趙莊姬才發現自己幹了件傻事,趙家執晉政多年,宿敵不少,趙氏衰落,自己和年幼的兒子趙武也不安全,於是她帶著兒子跑到了皇宮躲了起來。

趙氏並沒有因此事件而一蹶不振,趙武長大後重新成為了晉國的正卿,總理晉政,晉國也從六卿到趙魏韓三家獨大,從而分晉。

以上描述來自於左丘明的春秋左傳的記載,而史記裡的描述則和後世戲曲小說影視裡的版本基本相同,屠岸賈成了背鍋俠。對比兩個不同的趙氏孤兒版本,大多數歷史學者認為左傳的記載更為靠譜。司馬公的這個故事雖然精彩,有太多的加工成份和個人英雄主義情結在裡面。

兩個版本,一個是現實厚黑版,一個是催淚知音版,親們你覺得哪一個才是真實歷史呢?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嘯西風


夜狼文史工作室

關於趙氏孤兒,正史裡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版本,即《左傳》版和《史記》版。

《史記》版

《史記》版比較有名,後世的戲劇、傳說,包括現代的電影,基本上是以《史記》版為藍本。

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晉景公年代的晉國。

司寇屠岸賈陷害趙氏家族,將趙朔兄弟連同他們的妻兒老小全部殺死。

趙朔的妻子莊姬,原本是晉國公主,當時已經身懷六甲,躲到晉景公宮中避難,僥倖逃過一劫。莊姬在宮中生了一個男孩,取名為趙武。屠岸賈聽到風聲,帶人闖入宮中搜查,揚言莊姬可以不殺,但趙氏遺孤一定要斬草除根。幸好莊姬提前將趙武藏起來了,屠岸賈才沒有得逞。

但是,莊姬知道屠岸賈不會善罷甘休。為了保護趙武,她和趙朔的門客公孫杵臼、好友程嬰想出了一條計策。

程嬰找了一個窮人家的嬰兒(是偷是搶,或者是買,史上沒有載),把他裝在華麗的襁褓之中,由公孫杵臼帶到山裡藏起來。

然後程嬰跑到屠岸賈那裡去告密,說他知道趙氏孤兒在哪。在領取了一筆豐厚的賞金之後,他把屠岸賈帶到了山裡。

公孫杵臼見到程嬰便大罵,抱著孩子死死不放,並且向屠岸賈磕頭,請求他高抬貴手,放孩子一馬。

屠岸賈他確認那孩子便是趙氏孤兒,下令將公孫杵臼和孩子殺死。程嬰呆呆地看著這一切,臉色變得煞白,彷彿靈魂已經出了竅,連屠岸賈扔在他跟前的一包黃金都顧不上撿。直到屠岸賈等人走遠,他才“撲通”一聲,跪倒在公孫杵臼的屍體前,撕心裂肺地大哭起來。

真正的趙氏孤兒,在程嬰的撫養下長大成人。十五年後,他出現在朝廷,在一些忠義之士的幫助下,消滅了屠岸賈,為家族報了大仇。

元劇版

元代劇作家紀君祥,將《史記》的故事作了改編,使之更具戲劇性。簡單地說,他對故事中的人物關係作了一個小小調整——被殺的那個嬰兒不是別人家的,正是程嬰本人的兒子。為了保留趙家的血脈,程嬰不但揹負了賣友求榮的惡名,而且犧牲了自己的親生骨肉!

1753年,法國大文豪、啟蒙運動的領軍人物伏爾泰偶爾看到紀君祥的《趙氏孤兒》劇本,馬上被其生動曲折的情節所吸引,更為劇本中表現出來的中國儒家仁義道德思想所折服,於是動手將其改編成五幕舞臺劇,並於兩年後在巴黎正式上演,獲得空前成功。隨後,英國劇作家默非又根據伏爾泰的劇本改編了《趙氏孤兒》,在倫敦公演,引起極大轟動,觀眾如痴如醉,文藝批評家也一邊倒地給予好評,甚至有人將其與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相提並論,可謂盛極一時。

《趙氏孤兒》不但感動了中國人,而且穿越了文化的障礙,感動了啟蒙時代的歐洲人。在伏爾泰看來,《趙氏孤兒》的主角不是趙武,而是公孫杵臼和程嬰。他們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一個以生命為代價,一個忍受著世人的誤解和唾罵,保護了趙家的血脈,履行了“士”對主人盡忠的承諾。

另外還有一個值得敬佩的人是趙朔的老婆莊姬,她美麗大方,溫柔賢淑,謹守婦道,三貞九烈,可謂集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於一身,足以令巴黎上流社會那些裝腔作勢的貴族婦女和社交名媛黯然失色。

然而,據有諷刺意味的是,真正的史實與戲劇有很大差異。就連司馬遷的記載,也不過是根據戰國時期的民間傳說加工而成,其真實性很值得懷疑。

最大的疑點,是屠岸賈這個反面人物。

晉國自晉文公以來,國家大權便掌握在狐、趙、欒、士、韓、魏、荀等世家大族手中,一直到戰國初年的三家分晉。沒有任何史料記載,在這數百年中曾經出現過姓屠或者姓屠岸的這樣一支旺族。

換句話說,屠岸賈是個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大人物。除了在趙氏孤兒的故事中出現過,便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

《左傳》版

《左傳》的記載比較接近歷史的真實,同時也比較狗血。

事情的起因,是莊姬與趙嬰有染。

趙嬰是趙朔的叔叔。即使是在男女關係相對開放的春秋時代,這樁亂倫加偷情的風流韻事也是讓人難以接受的。更何況,趙朔是趙氏家族的族長,這頂綠帽子戴在趙朔頭上,如同戴在整個趙氏家族頭上,搞得趙家人都臉上無光。為了挽回影響,趙嬰的哥哥——趙同和趙括出來主持公道,決定將趙嬰流放到齊國。

後人很難猜測,莊姬和趙嬰之間究竟存在一種什麼樣的感情,是肉體的愉悅,還是所謂的愛情?自趙嬰走後,莊姬和趙朔的婚姻也就名存實亡了,她乾脆和趙朔分居,帶著兒子趙武住到了晉景公宮中。她既怨恨趙氏兄弟做事太絕情,又想念趙嬰曾經給她帶來的歡愉,日子一長,這種怨恨和思念便變成了惡魔。公元前583年夏天,莊姬向晉景公告狀說,趙同和趙括兄弟陰謀叛亂。

早在這之前,趙氏家族因為過於強勢,已經得罪了晉景公。現在,晉景公得到這條線索,當然不會輕易放過。於是同年六月,晉景公宣佈趙同、趙括陰謀叛亂,證據確鑿,株連九族,將趙家老小滿門抄斬。唯有趙武隨著莊姬在宮中居住,沒有受到牽連。

晉景公還打算將趙家的土地全部分給其他家族,但是經人勸阻,最終還是給趙武保留下來了。

趙武成年之後,也沒有替家人報仇,而是繼承家業,繼續在晉國為官,後來還做到了中軍元帥,也就是晉國的執政大臣。

這就是所謂趙氏孤兒的歷史真相,一位不貞的婦人陷害了整個家族。伏爾泰如果讀到《左傳》,不知作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