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在美國相識,決定一起回成都賣包子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包子,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常見的麵食早餐之一,據說由諸葛亮發明、起源於四川。肆同,諧音四筒,來自四川人最熱愛的一項娛樂活動。兩個詞加在一起,變成了“肆同包子”,這是一家原先由幾位海歸青年在成都開的包子鋪。

開包子店的故事

上個禮拜,盧懷抒和謝詩瑜才去上海、杭州、武漢走了一圈,考察了一下人家的早餐小吃店,一天近十頓,吃遍了幾個城市的包子,現在提到吃包子有點“傷”。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左:盧懷抒 右:謝詩瑜

她們是“肆同包子”的創始人,在美國讀大學時認識的。一個是學媒體搞廣告的成都人;一個是專做設計的臺灣女孩。2013年,包括她倆在內的幾位年輕人機緣巧合下聚在一起,來自五湖四海的他們暢聊整夜,最後竟一拍即合:要合夥在成都開一家賣包子鋪。

沒錯,包子鋪!青年們的話題從工作談到創業,從吃早餐聊到成都人早餐愛吃什麼,提到包子卻沒發現成都還沒有一家正兒八經叫得出名字的包子店,於是開包子店的想法迅速席捲了當場每個人的大腦。

話不多說,第二天一早,幾個毫無經驗的“包子菜鳥”就抱著小本子開始在成都各家包子鋪前蹲點考察。充滿活力的年輕人一旦有了目標,就是行動力滿分。從零開始,進行全面的市場調研:包子店什麼時段生意最好,什麼口味的包子最熱銷,以及包子是怎麼做的......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大半個月後,當一群人圍著蒸籠看到第一個包子蒸出來的時候,大家面面相覷的模樣真是又好笑又心酸,啊!原來做一個包子那麼難!

網紅店的誕生

在美國學媒體的“媒體人”盧懷抒被一度被真實的媒體力量嚇傻了。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2013年10月,他們首家包子店在洗面橋開張。從開業前,老闆們就分工明確,門店和菜單的設計由臺灣妹紙搞定;成都人本地人盧懷抒負責採購;財務管理和線上平臺的開發宣傳都有相對應的人員來維護。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圖片源自肆同包子微博

“真的太嚇人了,有些嬢嬢,為了買包子,可以排一兩個小時的隊,買不到還要發毛!”盧老闆提起當時的場景,眼睛頓時睜大了一倍,語調都提高了不少。

回憶起剛開第一家包子鋪時,幾個老闆都在笑:“那個時候真的很好耍,沒得支付寶,每天都是全現金交易,三天就必須去銀行存一次錢。看起好多錢哦,結果全是一堆零錢,加起來就幾百塊錢,銀行櫃員每次都瞪圓了眼睛。”

隨後,支付寶收錢碼橫空出世,他們的包子買賣也愈發方便。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趁熱打鐵,就著第一家網紅店的熱度,他們趕緊開了第二家分店——失敗;沒關係,再試一次,開第三家分店——依舊失敗。那時候,大家才慢慢意識到,第一家店的成功完全是靠運氣。要如何經營一個品牌、開好一家店,路還長著呢。

還年輕,繼續幹。沒氣餒的幾位越挫越勇,他們憑藉那份從未放棄的堅持和一如既往的傲氣,對店鋪、產品重新進行管理和改良,拉來更多的資金。快馬加鞭,火力十足,從當初只開直營店到現在發展加盟,“肆同包子”一共至今已經擁有了20家分店。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圖片源自肆同包子微博

“彎路”走得“不彎”

好生意離不開好產品,“肆同包子”從店面到產品都區別於市場上其他包子店。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整個店鋪雖小,五臟卻俱全。透過櫃檯看到裡面的牆面上,全是乾淨清爽的白色瓷磚,不注意看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家賣包子的!旁邊疊得高高的原木蒸籠上齊刷刷印著“肆同包子”四個字;包子小哥們穿著統一的黑短袖,頭頂貝雷廚師帽,胸口是蒸籠的logo。店裡的一切都顯得簡潔時尚又規範,和圓嘟嘟的包子也是莫名的相配。盧老闆說這些元素都是肆同包子的“標配”,每一家店都長這樣。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同時,他們的包子用材也講究。剛開始賣包子時,就只用最好品牌的肉來做餡,導致當時被經驗老到的包子老師傅們“嫌棄”過很多次:你們根本不懂咋個做包子,這個樣子咋可能掙的到錢嘛!

說他們固執也好,死板也罷,堅持“只用好料”是他們的原則。為了保證肆同包子的品質,他們甚至自己投資建廠,只為供應超優質的原材料。包括在每家店鋪的門口,他們都有牌子專門標明清楚食材的供應來源。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盧懷抒說:“我們就是要把大家以為的‘彎路’走得‘不彎’。”她說,每次她看到小孩子們捧著包子吃的時候,要是知道他們吃的包子是不健康不乾淨的,心裡真的受不了。他們一直死守著一家包子店的良心,他們希望自家的包子成為四川的一個標誌,更是希望自己能為整個餐飲行業的優化帶來一點點改變。這份責任感,是他們一邊做著包子,一邊愈發強烈地感受到的。

要做成都包子圈的一把手

下午四點,站在肆同包子在橡樹林的分店前,竟然還有人在排隊買包子。“麻煩拿兩個鮮肉,兩個豇豆兒的”,話音剛落,熟練地拿出手機開始掃支付寶收錢碼。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老闆說,除了全世界都愛的鮮肉包,肆同包子最受歡迎就是他們的豇豆包和粉絲包。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的確,在口味方面,肆同突破了以往的傳統包子。每隔一段時間,他們還會徵集網友建議、順應時季開發新口味,什麼鮮香松茸、咖喱雞肉,在他們這裡,什麼口味都能做成包子餡兒。

直到今日,他們已經從“包子門外漢”發展到其他包子店的好夥伴,原本帶著牴觸心理的包子界老鄉和前輩們,慢慢地,開始和他們一起交流、相互學習,甚至成為了肆同包子的加盟商。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當初盧老闆想要正式打入“包子圈”,說起來簡單,幹起來才發現困難重重,且不說做包子的技術從哪兒學,就是最簡單的設備他們也無處著手去買。“身邊完全沒有賣餐飲設備的熟人,更不要說專門做包子的機器了。”

盧懷抒說到這裡尷尬的抓抓頭,“是我們想的太簡單了。”對於早餐餐飲來說,家庭家族式的親友店居多,一腦門糊塗的幾個人最終還是在一個老師傅的建議下才開了竅。“他叫我們去1688網站上去看看,說那上面一體式採購,什麼都有。”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如果說“淘寶”是普通人的購物聖地,那麼1688就是商家的採購天堂。第一家鋪子的機器備齊了,也和供應商建立了初步的聯繫,後續的機械、用具、衍生品也都從1688上來採買,“我們現在做加盟,其實也是通過1688來進設備,方便快捷,而且合作久了,絕對放心沒問題。”

於是,從1688進貨、買設備;用支付寶收錢碼收款,每天的明細,清清楚楚。隨著線上交易的盛行,從一開始排斥加盟的肆同包子,也逐漸的接受了起來。

像他們這樣賣包子每一天流水多、單額小的小店,通過收錢碼查看經營數據,可以很直觀瞭解各個黃金交易時段;同時收錢後還能直接轉入“餘利寶”,免收手續費。

就這樣,肆同包子一家變兩家,兩家變十家,十家轉眼成二十。在支付寶的幫助下,無現金交易讓他們收付款再無困擾,開起加盟店來壓力也減少很多。每天簡單地戳戳手機,所有分店的情況,全都瞭解啦。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最喜歡的還是看阿里旗下公司口碑!”盧懷抒拿出手機,給我們看了下“口碑掌櫃”的頁面,大家的點評對於他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透過老百姓們的評論反饋,才能更全面且細緻的指導包子鋪以後的發展。

未來

肆同包子算是顛覆了整個成都“包子圈”,讓成都的包子第一次打出了自己的名號。他們另一個合夥人的說:“因為我們一直都在‘創新’,就是要讓我們的包子在同價位裡做到性價比最優。”

目前,肆同的重心在努力發展加盟中,希望成都更多的包子老鄉們加入他們。更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在為了這個目標而奮鬥:讓所有人提起肆同都放心;想要帶動整個成都餐飲行業的進化,讓大家對餐飲行業充滿信任。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走之前,老闆“硬塞”了幾個包子給我們,專門把“小網紅”粉絲包挑出來,一口咬下去,皮嫩肉鮮,不油不膩,就著陽光明媚的大下午,竟意外地很搭。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