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包子,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面食早餐之一,据说由诸葛亮发明、起源于四川。肆同,谐音四筒,来自四川人最热爱的一项娱乐活动。两个词加在一起,变成了“肆同包子”,这是一家原先由几位海归青年在成都开的包子铺。

开包子店的故事

上个礼拜,卢怀抒和谢诗瑜才去上海、杭州、武汉走了一圈,考察了一下人家的早餐小吃店,一天近十顿,吃遍了几个城市的包子,现在提到吃包子有点“伤”。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左:卢怀抒 右:谢诗瑜

她们是“肆同包子”的创始人,在美国读大学时认识的。一个是学媒体搞广告的成都人;一个是专做设计的台湾女孩。2013年,包括她俩在内的几位年轻人机缘巧合下聚在一起,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畅聊整夜,最后竟一拍即合:要合伙在成都开一家卖包子铺。

没错,包子铺!青年们的话题从工作谈到创业,从吃早餐聊到成都人早餐爱吃什么,提到包子却没发现成都还没有一家正儿八经叫得出名字的包子店,于是开包子店的想法迅速席卷了当场每个人的大脑。

话不多说,第二天一早,几个毫无经验的“包子菜鸟”就抱着小本子开始在成都各家包子铺前蹲点考察。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一旦有了目标,就是行动力满分。从零开始,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包子店什么时段生意最好,什么口味的包子最热销,以及包子是怎么做的......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大半个月后,当一群人围着蒸笼看到第一个包子蒸出来的时候,大家面面相觑的模样真是又好笑又心酸,啊!原来做一个包子那么难!

网红店的诞生

在美国学媒体的“媒体人”卢怀抒被一度被真实的媒体力量吓傻了。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2013年10月,他们首家包子店在洗面桥开张。从开业前,老板们就分工明确,门店和菜单的设计由台湾妹纸搞定;成都人本地人卢怀抒负责采购;财务管理和线上平台的开发宣传都有相对应的人员来维护。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图片源自肆同包子微博

“真的太吓人了,有些嬢嬢,为了买包子,可以排一两个小时的队,买不到还要发毛!”卢老板提起当时的场景,眼睛顿时睁大了一倍,语调都提高了不少。

回忆起刚开第一家包子铺时,几个老板都在笑:“那个时候真的很好耍,没得支付宝,每天都是全现金交易,三天就必须去银行存一次钱。看起好多钱哦,结果全是一堆零钱,加起来就几百块钱,银行柜员每次都瞪圆了眼睛。”

随后,支付宝收钱码横空出世,他们的包子买卖也愈发方便。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趁热打铁,就着第一家网红店的热度,他们赶紧开了第二家分店——失败;没关系,再试一次,开第三家分店——依旧失败。那时候,大家才慢慢意识到,第一家店的成功完全是靠运气。要如何经营一个品牌、开好一家店,路还长着呢。

还年轻,继续干。没气馁的几位越挫越勇,他们凭借那份从未放弃的坚持和一如既往的傲气,对店铺、产品重新进行管理和改良,拉来更多的资金。快马加鞭,火力十足,从当初只开直营店到现在发展加盟,“肆同包子”一共至今已经拥有了20家分店。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图片源自肆同包子微博

“弯路”走得“不弯”

好生意离不开好产品,“肆同包子”从店面到产品都区别于市场上其他包子店。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整个店铺虽小,五脏却俱全。透过柜台看到里面的墙面上,全是干净清爽的白色瓷砖,不注意看根本看不出这是一家卖包子的!旁边叠得高高的原木蒸笼上齐刷刷印着“肆同包子”四个字;包子小哥们穿着统一的黑短袖,头顶贝雷厨师帽,胸口是蒸笼的logo。店里的一切都显得简洁时尚又规范,和圆嘟嘟的包子也是莫名的相配。卢老板说这些元素都是肆同包子的“标配”,每一家店都长这样。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同时,他们的包子用材也讲究。刚开始卖包子时,就只用最好品牌的肉来做馅,导致当时被经验老到的包子老师傅们“嫌弃”过很多次:你们根本不懂咋个做包子,这个样子咋可能挣的到钱嘛!

说他们固执也好,死板也罢,坚持“只用好料”是他们的原则。为了保证肆同包子的品质,他们甚至自己投资建厂,只为供应超优质的原材料。包括在每家店铺的门口,他们都有牌子专门标明清楚食材的供应来源。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卢怀抒说:“我们就是要把大家以为的‘弯路’走得‘不弯’。”她说,每次她看到小孩子们捧着包子吃的时候,要是知道他们吃的包子是不健康不干净的,心里真的受不了。他们一直死守着一家包子店的良心,他们希望自家的包子成为四川的一个标志,更是希望自己能为整个餐饮行业的优化带来一点点改变。这份责任感,是他们一边做着包子,一边愈发强烈地感受到的。

要做成都包子圈的一把手

下午四点,站在肆同包子在橡树林的分店前,竟然还有人在排队买包子。“麻烦拿两个鲜肉,两个豇豆儿的”,话音刚落,熟练地拿出手机开始扫支付宝收钱码。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老板说,除了全世界都爱的鲜肉包,肆同包子最受欢迎就是他们的豇豆包和粉丝包。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的确,在口味方面,肆同突破了以往的传统包子。每隔一段时间,他们还会征集网友建议、顺应时季开发新口味,什么鲜香松茸、咖喱鸡肉,在他们这里,什么口味都能做成包子馅儿。

直到今日,他们已经从“包子门外汉”发展到其他包子店的好伙伴,原本带着抵触心理的包子界老乡和前辈们,慢慢地,开始和他们一起交流、相互学习,甚至成为了肆同包子的加盟商。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当初卢老板想要正式打入“包子圈”,说起来简单,干起来才发现困难重重,且不说做包子的技术从哪儿学,就是最简单的设备他们也无处着手去买。“身边完全没有卖餐饮设备的熟人,更不要说专门做包子的机器了。”

卢怀抒说到这里尴尬的抓抓头,“是我们想的太简单了。”对于早餐餐饮来说,家庭家族式的亲友店居多,一脑门糊涂的几个人最终还是在一个老师傅的建议下才开了窍。“他叫我们去1688网站上去看看,说那上面一体式采购,什么都有。”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如果说“淘宝”是普通人的购物圣地,那么1688就是商家的采购天堂。第一家铺子的机器备齐了,也和供应商建立了初步的联系,后续的机械、用具、衍生品也都从1688上来采买,“我们现在做加盟,其实也是通过1688来进设备,方便快捷,而且合作久了,绝对放心没问题。”

于是,从1688进货、买设备;用支付宝收钱码收款,每天的明细,清清楚楚。随着线上交易的盛行,从一开始排斥加盟的肆同包子,也逐渐的接受了起来。

像他们这样卖包子每一天流水多、单额小的小店,通过收钱码查看经营数据,可以很直观了解各个黄金交易时段;同时收钱后还能直接转入“余利宝”,免收手续费。

就这样,肆同包子一家变两家,两家变十家,十家转眼成二十。在支付宝的帮助下,无现金交易让他们收付款再无困扰,开起加盟店来压力也减少很多。每天简单地戳戳手机,所有分店的情况,全都了解啦。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最喜欢的还是看阿里旗下公司口碑!”卢怀抒拿出手机,给我们看了下“口碑掌柜”的页面,大家的点评对于他们而言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透过老百姓们的评论反馈,才能更全面且细致的指导包子铺以后的发展。

未来

肆同包子算是颠覆了整个成都“包子圈”,让成都的包子第一次打出了自己的名号。他们另一个合伙人的说:“因为我们一直都在‘创新’,就是要让我们的包子在同价位里做到性价比最优。”

目前,肆同的重心在努力发展加盟中,希望成都更多的包子老乡们加入他们。更重要的是,他们一直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让所有人提起肆同都放心;想要带动整个成都餐饮行业的进化,让大家对餐饮行业充满信任。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走之前,老板“硬塞”了几个包子给我们,专门把“小网红”粉丝包挑出来,一口咬下去,皮嫩肉鲜,不油不腻,就着阳光明媚的大下午,竟意外地很搭。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她们在美国相识,决定一起回成都卖包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