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千億造的航母為何被美軍僅用四顆水雷就擊敗了?

鄭禕晗

奇葩航母的奇葩命運,出航17小時,就送去餵魚了。

(“信濃”號的定妝照就這麼一張 畢竟沉的太快了...)

這個問題似乎看起來有點迷糊,但是感覺應該是題主是說當年被美軍4枚魚雷送入魚腹的“信濃號”航空母艦。當然,這件事是發生在1944年11月28日,距今時間已經相當久遠了。

“信濃號”(日語:信濃,假名:しなの,羅馬音:Shinano)作為當年日本建造過的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艦,創造問了多項當時的二戰紀錄:體積最大、排水量最重、裝甲最後、建造時間最長、服役時間最短、沉沒速度最快等等,數不勝數。

這艘艦原本是“大和級”戰列艦的3號艦,只不過由於“大和”後續建造工作停滯,因此在耽誤了多年時間。從開工1940年5月4日算起,到最終沉沒時間來看,中間經歷了5年的時間。這5年中,“信濃”號被有正式記錄的就耽擱了4次,最核心原因就是在當時的“戰列艦和航母之爭”,在舊日本海軍內部也展開問了激烈的討論。最終由於“中途島海戰”的影響,促使日本最終決定把艦體已經建造了70%的“信濃號”改造稱航空母艦。建造防護標準極高:甲板能夠抵擋俯衝轟炸機500公斤詹丹、機庫可以抵擋800公斤負重炸彈,舷側可以抵擋200毫米艦炮的直射。乾脆改飛行甲板加裝了20毫米厚的鋼板外帶75毫米厚的均質裝甲板...所以也被日本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

(戰列艦黨最終還得撤出歷史舞臺)

但是悲劇的事情在於,日本本身就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1942年的時候就曾經考慮過把“信濃號”的艦體拆了,回爐重鑄造新船,可見日本對鋼材的需求量之大和建造缺口的匱乏。再就是多次中斷後,每次要集結人力重新設計、施工(在1944年甚至徵召了戰俘、學生、女人,他們基本沒有造船經驗)。就說從戰列艦改成航空母艦,一切工作從簡,連生活區都沒有(燈只有熒光燈、吃飯睡覺連個地都沒有。也難怪首航就被擊沉了...)

沒有了強大的資源支持,沒有了熟練的技工,沒有符合要求的艦員。這樣的船,出去不就是靶子一艘嘛。

(抱歉 我來收個人頭-美“射水魚”號潛艇)

最終,在1944年11月28日,美國海軍的“射水魚號”潛艇,在距離“信濃號”1280米開外,散射6枚魚雷,4發命中。這艘日本最後的榮耀,也就直接沉在海底了...

以上內容僅為個人一些簡單的認識和想法,供拋磚引玉,歡迎更多討論。

軍事天地

很簡單,戰爭武器的裝備技術是根本。時代印記很明顯,以事後的立場來看,那個時代的戰爭理念與裝備能力並不匹配。如果用四顆水雷來整福特級航母那純粹是扯淡,就是換現代普通反艦導彈也未必能打沉福特級航母。一定程度上說日本人就是在找死,他們首先創立了制空戰術體系,但是自己不知天高地厚,把自己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