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2018年要建地鐵嗎?

一航140862830

不可能,威海才200多萬人,而且威海交通情況並沒有擁堵到需要建地鐵的程度。建城鐵有可能,叫什麼青煙威2小時生活圈吧。

路線起自青島萊西市,初步設計途經煙臺萊陽市、海陽市,威海乳山市、文登區、榮成市,正線線路長度約200公里。其中,威海段約110公里。


小能貓翻滾前進

威海2018要建地鐵?答案是不可能。

首先,國家規定,申報地鐵的基本條件是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以上,GDP在1000億以上,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規劃的線路單向小時高峰在3萬以上,而且線路還必須是網格化,單線不能審批。申報輕軌的基本條件,地方財政收入在60億之上,GDP在600億之上,城區人口在150萬之上,規劃線路小時高峰在1萬人。

而威海目前全市人口也只才280萬,同時市區(環翠、文登)人口也不過150萬,所以威海連建設地鐵的基本條件都達不到。

雖然威海沒有建設地鐵的客觀條件,但威海實際上已經接近了建設城市輕軌的條件。

而且從威海市區地圖我們可以看出,威海中心城區由於裡口山等山脈的阻擋,整個威海市區是被割裂成一個大三角,而且三角之外的市區由於海積平原狹小,所以市區鋪展面普遍不大。以市政府到經區為例,主幹道只有青島路和海濱路兩條,而且車流則主要集中在青島路,而東西則主要集中在世昌大道。然而市區人口車輛還在不斷增多中,而道路已經幾乎沒有整合拓寬的空間,所以威海建設軌道交通已經迫在眉睫!

目前,威海市已經制定出市區範圍內的軌道交通線網初步規劃,規劃起自2020年,也就是威海市規劃在2020年左右才會開始建設軌道交通。目前規劃方案也僅僅停留在初級階段,還沒有完全定型,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從現在看來最近一兩年內是不可能開工建設的。


博阿士

不可能吧?建設地鐵需要城市GDP超過1000億元,財政收入要超過100億元,市區主城區人口超過300萬人以上,預測的客流量強度每公里3萬人以上,才可以申請建設,申請了以後還要國家審批。財力一般、客流量不多的二三線城市盲目的申請和投資地鐵,會對地方財政和金融體系帶來巨大風險,而地鐵建成後地方政府還要補貼地鐵運營成本,這些投入都會擠壓民生項目的投資。目前山東也只有青島有地鐵,連省會濟南都還沒有。

不過威海有建設輕軌的規劃。規劃分為1號線和2號線一期,線網全長約69.1km。1號線為串聯高區、環翠老城區、經區、臨港區、文登區的骨幹線路。線路西起高區管委,經威高廣場,南至文登汽車站,主要沿文化路、新威路、青島路、威青公路、世紀大道敷設,線路全長約51.9km。2號線為串聯雙島灣和環翠老中心的東西向骨幹線。一期線路西起雙島灣科技園,東至威高廣場,主要沿瀋陽南路、火炬路、世昌大道、新威路敷設,線路全長約17.2km。

怎麼樣?期待吧,將來威海人出行將更便利!


威海那點事兒

地鐵不要貪大,沿交通大動脈,高區,市中心,大潤發,威海站,江家寨,草廟子,滿山,文登開發區,文登汽車站。線路要直,站要少,這條線路一開,威海交通與經濟必活,周邊就不要修了,沒有客源,會賠死。要小而精,不可求全,邊邊拉拉的地方,留給公交車吧


伏擊2

威海沒必要建地鐵!威海平時大街上,大馬路上哪有那麼多的人,就如同國外一樣,平時路上各大海濱公園,甚本上就見不到幾個人。一個沒多大需求的工程,確要耗國家巨大的資力去建它有用嗎?


陶韻飛楊

每一個追求發展的城市都會考慮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威海也不例外,先說說緊鄰的煙臺,煙臺早在2016年已經公佈了三條地鐵路線規劃圖,正在港城人民興奮之餘,卻遲遲不見項目開工,至今沒有項目進展情況的官方報道,坊間傳聞人口密度尚未達到預期要求,項目已經暫緩。從煙臺看威海,威海人口密度低,可謂地廣人稀,個人覺得暫時不會投入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僅個人觀點,謝謝


老呂雜談

威海的人口規模達到建設輕軌的門檻,但是僅有規劃,何時開工還是未知數。地鐵是要5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才允許建設的,威海城區人口遠遠達不到,光靠一年出生2.4萬人(2017年),還不知道多少年後才能達標建地鐵。中國的人口是呈下降趨勢的,威海的地鐵是遙遙無期了,輕軌趕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