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戰車未來會取代坦克嗎?

楊先富762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的軍隊正在從摩托化向機械化轉型,摩托化與機械化部隊有什麼差別呢?其中最為明顯的一條就是一般來講摩托化大部分部隊都是搭乘軍用卡車的,往往一個師內只有一個團是機械化步兵單位,而機械化單位則基本全員搭乘類似於92式與86式的步兵戰車,機械化部隊在作戰的時候和摩托化也有很大差別,機械化單位可以在敵人陣地四百米左右的地方下車,然後在步兵戰車的掩護下向敵人的陣地開進,而摩托化部隊則必須在前線五公里之外的地方下車,徒步進入戰場,從這麼一看,摩托化步兵與機械化步兵孰強孰弱就十分明瞭了,步戰車是否可以取代坦克,讓機械化單位的機動更加方便呢?其實如果這麼做、搭乘步戰車的士兵將會怨聲載道。

如果步戰車取代了坦克,那麼危險的工作就必須讓滿載步兵的步戰車來幹,這無疑是拿士兵的生命開玩笑,畢竟戰場上到處都有可能射出一枚導彈將滿載步兵的步戰車擊毀,如果步兵還在戰車上,那麼他們基本上將沒有可能下車作戰,換句話說,一旦遭到突襲,那麼執行以前坦克才能執行的任務的步戰車裡面的士兵將會死得很冤枉,甚至連下車逃命得可能都沒有、從設計理念上來講,步戰車只需要一定的防護和足以支持步兵進攻的火力就夠了,而坦克需要厚重的裝甲來抵擋敵人的攻擊,這兩種武器一旦通用,那麼後果將會是很嚴重的。


紫龍防務觀察


2003年伊拉克戰爭結束之後,美軍收繳伊拉克的武器,圖中美軍M1A2坦克“碾壓銷燬”被薩達姆軍隊埋在沙漠裡的
蘇制米格–25戰鬥機,這個時候的“雙3”戰鬥機是“虎落平陽”!

坦克誕生初期是分“公母”的,總體來說“雄雌”坦克的防護力差不多,但“雌性坦克”的火力要比“雄性坦克”弱了一些。坦克發展到了1950年代就已經定型了,“雄性坦克”成了現在各國裝備的主戰坦克,而“雌性坦克”演變成了“步兵戰車”。


現代主戰坦克仍然是陸軍最主要的突擊兵器,重甲防護、強大的多重火力、高機動性,這些都賦予了主戰坦克移動堡壘的能力,不要聽信“坦克無用論”這樣的說法,現代戰爭都是體系作戰,誰的體系完善,誰就在戰爭中獲得極大的優勢!一輛主戰坦克在一個步兵排的護衛下不是可以輕易擊毀的,而坦克主炮、各口徑的機槍打擊、控制距離半徑為400–3000米再加上步兵排火力掩護……這樣強悍的打擊力除非是炮火覆蓋,僅靠步兵防禦根本難以抵擋。
現役最強大步兵戰車之一俄製BMP–3型,裝備100㎜低壓炮、30㎜機關炮,並且100炮可以發射“炮射導彈”。

步兵戰車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很高的水平理論上可以與主戰坦克一決高下!但是,步兵戰車正是因為需要運載步兵班,嚴重的影響了它的防護水平,目前防護水平最好的德國“美洲獅”步兵戰車配置最高等級的防護後重量超過了40噸,但是即便如此也抵擋不了現役105㎜坦克炮的打擊!只要“美洲獅”被命中肯定要被貫穿型擊毀!而裡面的步兵也會被全殲。這種狀況也被軍迷戲稱為:皮薄餡大。
俄軍在車臣戰爭被擊毀的BMP系列步兵戰車,整車被燒成了骨架,如果裡面有人肯定要燒成灰燼。



“佈雷德利”戰車也未能倖免!雖然安裝了“反應裝甲”但仍然未能防住反坦克導彈的打擊,車後面的步兵艙燃起大火。

戰場是瞬息萬變的、各種反坦克火器發展也層出不窮……複雜環境更需要專業武器去應對,坦克由於裝甲防護和其他“主被動防護”設備齊全,在防禦性方面大大高於步兵戰車!而且作為進攻武器也要比步兵戰車強悍,打擊硬目標的能力是步兵戰車不可企及的。而步兵戰場由於先天的不足,不可能將防護等級提高到坦克的水平,即便是德國和以色列這樣注重裝甲防護的國家也未將步兵戰車防護提高到極致。

步兵戰車與坦克本來就是一顆“並蒂蓮”,由於戰爭的細化與專業化才分成了目前的模樣,但步戰車要想替代坦克需要提升現代新材料性能,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防禦反坦克武器的打擊、;火力要發展成新概念武器,比如:激光炮和電磁炮…這樣的才能有效擊穿主戰坦克的裝甲和打擊硬目標;還需提高各種觀察傳感器的性能……這些事情需要至少20年才能達到,即便是這些東西都發展成型,但坦克也依照科技的發展而發展,還會壓步兵戰車一頭!步戰車也許可以預見的未來替代不了坦克。


皇家橡樹1972


步兵戰車未來肯定不會替代坦克,原因很簡單,二戰在戰場上的任務分工不同。


圖為世界上第一款步兵戰車BTR-60


比如世界上第一款步兵戰車BTR-60,它的任務就是搭載在步兵跟隨坦克作戰,到地方就把步兵放下來消滅對面的步兵,完成任務後繼續搭載步兵前進,主要的任務就是幫助坦克進攻,消滅敵方步兵。


圖為美軍斯崔克步兵戰車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步兵戰車的作用並沒有改變,雖然發展出了搭載大口徑火炮的型號,但是薄弱的裝甲根本不可能抵禦敵方火炮的攻擊,只是為了在遇到坦克時有一點還手之力,搭載步兵作戰才是本職任務,一個以輔助坦克進攻作為發展方向的武器又怎麼能替代坦克呢。


圖為國產99式主戰坦克


反觀現代主戰坦克在戰場上的作用,是集中起來突破敵軍防禦薄弱的環節,主要是打擊對面的厚裝甲目標以及堅固工事。這就要求坦克具有抵禦敵軍火力的厚重裝甲,突破敵軍防線的高速機動以及摧毀堅固目標的強大火力。如果步兵戰車照著這個目標發展,現代出來的裝備估計就是以色列裝備的梅卡瓦主戰坦克這種異端了。


圖為能搭載步兵的梅卡瓦主戰坦克


所以說步兵戰車和坦克二者是輔助與被輔助的關係,它們相輔相成,當年一起構築起了蘇聯的鋼鐵洪流,未來要想替代坦克肯定是另一款新型武器裝備了。



軍情解析


坦克,自行火炮,步兵戰車,戰略戰術目的不同。

單發坦克在反炮兵雷達當道的背景下己是昨日黃花,開一炮就後曝露位置,基本沒生存能力。面對武裝直升機就更是先天不足。

自行火炮會好些,自行多管火箭炮(卡秋莎變型)一秒內十幾發,二十幾發,打一次就轉移,生存機會就高多了。

自行多管火箭炮是陸基火力支援。

步兵戰車目的不同,是運人過戰區,通過性更重要,把兵員運過戰區,纏鬥不是目的。


AUTUYT


主戰坦克在未來的戰爭中因有限的坦克炮應用原因被侷限應用,而被小口徑高速機關炮及導彈、小口徑迫擊炮等武裝的重裝甲步戰車將被幾乎所有情景的戰場廣泛應用,而各種自行火炮將成為重裝甲步戰車的最佳戰場幫手。

重裝甲步戰車上可以打擊空中目標,中間可以在坦克炮有效射程外或引導大口徑自行火炮把坦克炸成零件或用導彈殲滅坦克,近可以用高速30mm口徑加農機關炮殲滅碉堡工事,或用14.5mm口徑機槍“拆樓”清除狙擊手,或用60mm口徑迫擊炮清除彈坑或廢墟後的RPG手,或用5.8mm口徑加特林機槍攻擊一切突然出現近距目標(包括RPG、反坦克導彈等等)。總之,重裝甲步戰車將替代主戰坦克完成不低於90%以上的任務,傳統主戰坦克將退出歷史舞臺。不過今天就說“重裝甲步戰車萬能”還為時過早,因為現在還沒有一款完美的重裝甲步戰車。


B座603-YXQ


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下應該是不會,但是再過二十年,三十年就不一定了。就拿現在俄羅斯最新的主戰坦克來說,已經採用無人炮塔了,可能再過二十年,完全變成無人坦克了呢?可能戰車和坦克的界定就沒有現在這麼清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