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打人,越早明白這些動機,糾正效果越好!

小劉是個時尚辣媽,每次出門前都會把自己捯飭的光鮮靚麗。不過最近在電梯上卻經常撞見她看著手機鏡面整理自己凌亂的頭髮和衣服,顯露出些許狼狽。

這天見她臉上甚至還掛有幾條細小的血痕,我終於忍不住出聲問她,是不是家裡有什麼事?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出原委:原來都是她那一歲半的天使女兒“惹的禍”。以前溫順可愛的女娃娃不知怎的,喜歡打人了,開心也打,不開心也打,讓小劉傷透腦筋。

寶寶愛打人,越早明白這些動機,糾正效果越好!

1、在說“喜歡你”

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在和寶寶玩耍的時候,寶寶動不動就會拍打自己,見到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小夥伴時,還會主動伸手去“拍打”,事後還會開心地笑。

這是因為在1-2歲階段的寶寶,由於肢體的協調控制能力還不完善,也不能用語言完整表述自己的想法,所以在表達對他人的喜歡時,就會用拍打的方式表示“喜歡你”,想“親近你”。

2、在說:“快關注我”

當寶寶努力完成了一件事情後,想得到大人的肯定和讚揚,而大人卻因為忙著手頭上的事情敷衍應和;有時與朋友聊天甚歡也會忽略了身邊的寶寶。這時,寶寶就會想到用“打”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以達到“快來關注我”的目的。

寶寶愛打人,越早明白這些動機,糾正效果越好!

3、在說:“我生氣了”

1-2歲的寶寶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當寶寶因為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未達到自己的要求,甚至有時身體上的不適、生活環境的變化還會導致心情煩躁,這時的寶寶就會通過用“打”這個動作表示“我生氣了”、“不開心”,以此發洩自己的不滿和憤怒的情緒。

4、在說:“真好玩”

許多家長都會擔心寶寶如果這樣下去可怎麼辦?該用什麼辦法糾正?

寶寶愛打人,越早明白這些動機,糾正效果越好!

1、教寶寶學會正確表達情緒。當寶寶打人時,可反握住寶寶的手,以平和堅定的態度,告訴寶寶“不可以打人”,而是用“摸摸臉頰”、“抱抱”、“拉小手”的方式來表達喜愛和問候,生氣時可用“說出來”或“跺腳”等方式來表達。

2、轉移寶寶注意力。當寶寶生氣打人時,大人可以抱起寶寶,轉移到另外一個場地,邊和寶寶說“我們去看看那邊有什麼東西”;或是以擊掌、撓癢等溫和的親子游戲讓寶寶開心起來。

3、及時回應寶寶。當寶寶有一些小小進步時,及時回應寶寶,並給予表揚鼓勵,多聽聽寶寶的心聲,讓寶寶感受到你的關注和疼愛。

4、注意言傳身教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寶寶的行動指南。在寶寶面前,大人應注意的態度和行為,控制自己的脾氣。引導寶寶觀看積極向上的動畫片等電視節目。

各位爸爸媽媽們,當寶寶出現攻擊性行為時,你們是怎麼做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