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看京劇現代戲《聖潔的心靈—孔繁森》

“傷情熱淚如雨降,稚氣的話兒暖人肝腸……”

孔繁森,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孫。他18歲參軍,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捨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剛到西藏,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以此銘志。 孔繁森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焦裕祿式的好乾部、時代先鋒、領導幹部的楷模、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1995年4月24日,歷史上的今天,孔繁森被追認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京劇現代戲《聖潔的心靈——孔繁森》,走進孔繁森的人生吧。

劇評|看京劇現代戲《聖潔的心靈—孔繁森》

劇照

過去,好戲總是地方戲,總是出在外地,而這次不同了。看戲時很興奮,觀眾的情緒也很熱烈。京劇終於從表演帝王將相發展到寫當代普通人了,這是京劇得以生存和發展所必不可少的條件。這個孔繁森充滿了人情味。讓人感到親切,平易近人。而他的內心世界,他的思想感情又是非常豐富和深刻的。戲很完整,創新的意識很強。導演是很有才幹的,把新的手法運用得非常好。伴唱、舞隊,其實也是劇中一個不可缺少的人物。他代表了藏族人民、全國人民的心聲。導演開拓了舞臺的空間,臺唇的運用拉近了演員與觀眾的距離,起到了小劇場的效果。景不錯。美,有寓意,引人聯想。

一出遵命的戲能搞成一個藝術品,就是很大的成功。而這個戲的最大的成功則在於它的真實性。所謂空靈、浪漫,都是服務於這種真實性的。編導把孔繁森看得很準。生活中的孔繁森總是處在一種焦灼之中。孔繁森所有事蹟都是在行善,而且是在他地委書記的權力系統之外的運作。他是在堅守作為人的本分和共產黨員的標準。這個戲的主題是拯救和自贖。編導者也象孔繁森一樣,是帶著巨大的悲憫來進行創作的,並且是採用戲曲思維方式。每一個人物都不很滿,但都有一定的份量。作曲非常好,兩個大板塊,一個藏歌,一個京劇,前者託著後者,相得益彰。

這個戲是對中國傳統美德,對共產黨人應有的精神境界的召喚。京劇寫現代人物,是有相當難度的。這個戲找到了表現這個題材的形式。這個戲是詩化的。戲劇情節與其說是用歌隊舞隊串起來的,倒不如說是用一種經過提煉了的詩情來統一的。由於是編導結合,所以在考慮內容的同時也就考慮到了演出形式。這一點很重要。伴唱的唱詞寫得好,藏族音樂的運用和塗玲慧的演唱給戲提了神。整個戲寫得很乾淨。最後嘎然而止,用孔繁森死後的一大段唱煞尾,收束前邊碎瓊亂玉,很有匠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