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醉淺夢201719422
豇豆紅是清朝的一款網紅色,因顏色和日常吃的紅豇豆,顏色相似而得名。
豇豆紅,是一種呈色多變的高溫顏色釉,清朝康熙時的名貴品種。因窯火和釉色有高下之分,它會呈現出豐富的顏色變化,說白一點,就是上色不均勻。如果瓷器也有星座,那豇豆紅,肯定不是處女座。
△豇豆紅釉萊服尊
它的紅,淺淡、嬌嫩,如同小孩臉蛋、又似三月桃花,也因此有很多美好的名字,如“娃娃臉”、“桃花片”、“美人醉”。
△清·康熙 豇豆紅釉暗刻團螭紋太白尊
豇豆紅一般用在文房小器上,如太白尊(水盂)、石榴尊、柳葉瓶、洗、印盒等。
《飲流齋說瓷》贊其“豇紅之所以可貴者,在瑩潤無比,居若鮮若黯之間,妙在難以形容也。”
△豇豆紅釉印泥盒
在鮮亮與黯淡之間,取得一種巧妙的平衡。如同詩裡所說,
“人面桃花相映紅。”霽紅創燒於康熙後期。它是一種純粹的深紅釉。
釉汁凝厚,釉色深沉,釉面光潤,不甚透明,不流釉,不脫口,不開片。色調深紅,像是初凝的雞血。
△清·乾隆 霽紅釉高足碗
朗窯紅,是中國銅紅釉裡色彩最豔麗的一種,它絢麗、鮮明,且具有強烈的玻璃光澤。
由於釉汁厚,在高溫下產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紅往往於口沿露出白胎,呈現出旋狀白線,俗稱“燈草邊”。
△清·康熙 朗窯紅釉碗
△清·康熙 朗窯紅釉穿帶直口瓶
郎窯紅底部邊緣釉汁流垂凝聚,近於黑紅色。紅至濃郁,霸氣十足。
東家APP
昨兒個還和朋友說起,我說最近我喜歡薑黃色,剛收了大衣和短靴,朋友直接給我來了句,老土,今年最流行的是鐵鏽色,諾,就是下面這張模特的顏色。
我一看到模特身上這顏色,想著這不就是霽紅麼,多好聽的名字呀,偏偏給取個鐵鏽色。
在中國的色譜裡,有很多顏色的名字都很美,有的光聽名字都能讓人想入非非。
豇豆紅釉洗,清康熙,高3.9cm,口徑8.2cm,足徑7.5cm
洗斂口,圈足。裡施白釉,外施豇豆紅釉,有綠色苔點。足底施白釉,書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書款。
清代康熙朝晚期景德鎮創燒的豇豆紅釉屬於高溫銅紅釉,它是各種銅紅釉器物中最精妙的一種,其基本色調如成熟豇豆的紅色,故名。由於紅釉的深淺及綠色斑點分佈在不同的部位,所以還有“美人醉”、“桃花片”、“娃娃臉”等美稱。
成品有高下之分,上乘者稱“大紅袍”;略次者,釉色中含有深淺不一的斑點及綠苔,又稱“美人醉”或“美人霽”;下品呈色暗褐,稱“驢肝”、“馬肺”。
清人洪亮吉(1746—1809年,號北江)曾作詩讚譽其釉色“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豇豆紅釉瓷器常見有太白尊、石榴尊、菊瓣瓶、柳葉瓶、洗、印盒等小件器,主要是以文房用具為主,另見有盤,無大件器,最高不過20cm。豇豆紅燒成難度很大,只能由官窯少量生產,僅供皇室內廷使用。
豇豆紅釉萊菔尊,清康熙,高19.9cm,口徑3.2cm,足徑3.9cm
尊撇口,細長頸,豐肩,長腹,窄圈足。外壁施豇豆紅釉。口部紅釉夾雜少許綠苔點。頸下部凸起弦紋3道,凸起處釉層較薄,透出白色胎骨。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康熙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器造型輕靈秀美,修胎規整,釉質勻淨光亮。
萊菔尊又稱蘿蔔尊,系清代瓷器流行器形之一,因其形狀類似蘿蔔,故名。此造型另有天藍釉、蘋果青釉等品種。
豇豆紅釉菊瓣瓶,高20.3cm,口徑5.2cm,足徑4.2cm
瓶撇口,細長頸,圓肩,肩下漸收,圈足。因近底處凸雕一週細長的菊瓣紋,故稱菊瓣瓶。通體施豇豆紅釉,釉色滋潤淡雅,呈現出深淺變化的粉紅色,其間夾雜少許綠色苔點。口沿露白色胎骨。底部施白釉,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
紅釉是以氧化銅為著色劑,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最早出現於唐代的長沙窯。元代始成功地燒製出紅釉器物。明代永樂、宣德時燒製出著名的“寶石紅”釉。清代康熙時,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先後燒製出郎窯紅、豇豆紅和霽紅,其中以豇豆紅的燒製難度最大,在淡雅的釉色中有萬千變化。
此菊瓣瓶釉色明豔勻淨,是豇豆紅釉中難得一見的上乘之作。
霽紅釉筆筒,清康熙,高16.7cm,口徑18.5cm,足徑16.3cm
筆筒撇口,斜壁,足微外撇,臺階底,淺圈足。通體施霽紅釉,口沿處釉薄透出白色胎骨。近足處凸起兩道弦紋,微透白色胎骨。圈足內施白釉。無款識。
此件筆筒胎體堅硬細密,濃重的紅釉與口、足部白色的胎骨相互襯托,避免了色彩的單一,別有一番情趣。筆筒形體上下均外撇,不同於一般的直筒形筆筒,反映出康熙時器物造型的多樣性。
康熙時期的高溫銅紅釉瓷器主要有郎窯紅釉、豇豆紅釉、霽紅釉三種,其中霽紅釉系仿明代宣德紅釉的品種,但紅釉色澤多泛黑紅,個別的較為淺淡鮮亮,色調都很均勻。此時的霽紅器胎體堅硬細密,有的釉面有細小橘皮皺紋,有的因釉層較厚而呈垂流狀,足邊往往因垂流積釉而呈黑褐色。常見器形有僧帽壺、梅瓶、缽、盤、碗、高足碗等。或署官窯款,或無款。除用作祭器以外,也用作文房用具、日用瓷等。
霽紅釉梅瓶,清康熙,高24.2cm,口徑3.4cm,足徑7.8cm
梅瓶小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玉璧形底。通體施霽紅釉。玉璧形底心內施白釉,署青花楷體“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款,款外無邊欄。造型規整,釉面勻淨。標誌著明代中期以來失傳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在康熙時景德鎮御窯廠得到了恢復。
霽紅釉膽式瓶,清雍正,高27.8cm,口徑3.5cm,足徑8cm
瓶直口,細長頸,削肩,鼓腹,圈足。因形似懸膽,故名“膽式瓶”。通體施高溫銅紅釉,釉面勻淨,色澤純正。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雍正年制”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圈。
膽式瓶屬於陳設用瓷,一般用於插花。這種器形創燒於宋代,當時鈞窯、哥窯、耀州窯均有燒造。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有“膽樣銀瓶玉樣梅,北枝折得未全開。為冷落寞空山裡,喚入詩人几案來”詩句。
霽紅釉玉壺春瓶,清同治,高29.5cm,口徑9.4cm,足徑10.8cm
瓶撇口,束頸,垂腹,圈足外撇。外施霽紅釉,瓶內及圈足內均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同治年制”雙行六字款。
道光以後紅釉色澤多似紅芸豆色,故有“芸豆紅釉”之稱。此瓶的釉面有深淺變化,主要呈芸豆紅色。
郎窯紅釉琵琶尊,清康熙,高36.6cm,口徑12.6cm,足徑13.6cm
尊撇口,束頸,垂腹,二層臺式圈足。通體施郎窯紅釉,釉層肥厚細潤,釉面佈滿開片。口部因釉層垂流,釉層變薄透出白色胎體。底部紅釉凝聚,釉色濃重。圈足內施白釉。無款識。
此尊造型挺拔俊秀,胎體厚重,釉面鮮紅明亮,具有康熙郎窯紅釉瓷器的典型特徵。
郎窯紅釉是由清代康熙時期江西巡撫郎廷極(1663—1715年)督理景德鎮窯務時所創燒,故名郎窯紅。它是在模仿明宣德寶石紅釉基礎上的一種高溫銅紅釉,因釉色濃豔,如初凝的牛血,故又稱“牛血紅”。
它是以氧化銅為著色劑,經1300℃以上的高溫還原焰焙燒而成。燒造過程中對燒成的氣氛、溫度等技術指標要求很高,燒製一件成功的產品非常困難,所以郎窯紅釉瓷器在當時就很名貴,民諺有“若要窮,燒郎紅”的說法。
郎窯紅釉鳳尾尊,清康熙,高45.5cm,口徑12.7cm,足徑14.4cm
尊口微敞,短頸,肩以下漸收,脛部外撇,圈足。無款。內壁施白釉,外壁通施郎窯紅釉,底足內施白釉,微泛黃並開有細小紋片,俗稱“米湯底”。
鳳尾尊又稱觀音尊,是清康熙時期流行的瓷器式樣。郎窯紅釉在高溫下流動性大,器物口沿處因釉薄而呈現自然白色,底部釉厚色濃甚至釉凝成堆。由於施郎窯紅釉的器物在底足處理上都有刀削外足跟的做法,所以在一般情況下紅釉釉層不會流至器足或與墊餅粘連,從而形成獨特的風格,有“脫口垂足郎不流”之說。此尊形體端莊挺拔,釉色鮮紅濃豔宛若初凝牛血,並具玻璃光澤,燦爛奪目。
郎窯紅釉觀音尊,高45.5cm,口徑12.7cm,足徑14.4cm
尊撇口,短頸,圓肩,長斂腹,近足處外撇,圈足。外施紅釉,裡口和底部施蘋果綠釉。
此器風格樸實,造型端莊規整,釉色紅豔光亮,是康熙時郎窯紅釉瓷器的典型作品。
郎窯紅梅瓶,清康熙,景德鎮制
鮮紅釉盤,明正德,高4.9cm,口徑20.3cm,足徑13.1cm
盤敞口,弧壁,圈足。俗稱“窩盤”。內施白釉,施紅釉,無紋飾。圈足內施青白釉。無款識。
此盤作工精細,胎薄體輕,底心微下塌,釉質細潤,紅色鮮豔,是罕見的明正德瓷器中的精品。
自宣德以後,高溫銅紅釉產品漸少,傳世的正德紅釉瓷器頗為少見,說明當時高溫銅紅釉瓷器的生產漸入困境,可能技術已經衰退。
鮮紅釉盤,明宣德,高4.2cm,口徑20cm,足徑12.5cm
清宮舊藏
盤撇口,弧壁,圈足。通體施紅釉。圈足內施青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此盤造型規整,胎薄體輕,釉色純正,是宣德紅釉瓷的代表作。
鮮紅釉碗,明宣德,高8cm,口徑18.9cm,足徑8cm
清宮舊藏
碗撇口,深腹,圈足。通體施紅釉。圈足內施青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宣德朝是明代紅釉器製作最輝煌的時期。宣德時期,紅釉製品不僅在數量上有明顯的增加,而且較之永樂鮮紅釉器更勝一籌,出現了寶石紅、祭紅、積紅、霽紅、雞血紅、牛血紅等名目繁多的新品種。
宣德紅釉呈色濃豔,又往往在器物轉折變化的稜角處隱現胎骨而呈現白色筋脈,增添了觀者視覺的變化,耐人尋味。這時的紅釉器造型更加豐富,除碗、盤、高足杯外,洗、爐、梅瓶、僧帽壺、滷壺、梨式壺等亦多見。輔助裝飾除暗花外尚有描金彩者。
此碗的口沿映出白色胎骨,是因為燒製時,釉層在高溫熔融狀態下自然垂流,致使釉層變薄,顯露出胎色,這種現象俗稱“燈草口”。紅釉的積釉處顯現青灰色,最厚處氣泡密集,這是宣德紅釉典型的時代特徵。其色調深沉,不流釉,不脫釉,被稱為“宣紅”。宣德後,紅釉一度衰落,直到清康熙時才恢復。
鮮紅釉盤,明永樂,高4.2cm,口徑19.3cm,足徑11.7cm
盤撇口,淺弧壁,圈足。通體施紅釉,盤口顯白色胎骨,足內施青白釉,無款識。
此盤造型規整,胎薄體輕,紅釉色澤鮮豔純正,是永樂朝官窯紅釉瓷作的典範。
明代永樂紅釉素有“鮮紅”之美稱,此時的紅釉瓷器繼承了洪武朝紅釉器製作的工藝成果,施釉均勻,釉面瑩潤,燒成火候恰到好處,釉色鮮紅明豔,完全改變了洪武朝紅釉瓷紅中泛黑的不純色調。
明成化鮮紅釉盤,高5cm,口徑20.9cm,足徑13.5cm
盤敞口,弧壁,圈足,底微塌。因形似鳥窩,俗稱“窩盤”。盤裡及足內均施白釉。外壁施高溫銅紅釉。紅釉釉層肥腴,呈色鮮豔,燦若天然紅寶石。由於釉層氣泡大且密集,釉面泛桔皮紋,使入射光線發生散射,視之柔和悅目。圈足外牆積釉處紅裡透黑,宛如青蝦之背。口沿因高溫燒成時釉料熔融、垂流而顯露白色胎骨,形成一道圓潤的白邊。胎體較厚,外底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款,色澤淡雅,頓挫有力。
明代鮮紅釉瓷器以永樂、宣德時產量最大,質量也最好,此後因技術等方面的原因,生產漸入困境,產量銳減,成功之作很少見。至嘉靖時,雖然宮廷一再催燒鮮紅釉瓷器,但由於燒造難成,有關官吏不得不請求以容易燒造的低溫礬紅釉取而代之。
傳世的成化鮮紅釉瓷器極其罕見,故極珍貴。前些年景德鎮珠山成化官窯遺址出土成噸的瓷片標本,鮮紅釉瓷標本僅屬個別,而上述鮮紅釉盤標本亦屬僅見,說明成化鮮紅釉瓷只是偶然燒造。這種盤的造型、釉質(釉內氣泡、桔皮紋等)均極似宣德鮮紅釉盤,如無款識,極易被誤認為是宣德器。
鮮紅釉葵花式洗,高3.8cm,口徑15.9cm,足徑13cm
洗通體作十瓣葵花式,敞口,淺身,腹壁近直,平底。通體施鮮紅釉,釉面勻淨,色鮮豔。口沿與腹壁花瓣出筋處顯露潔白的胎色,與器身的紅釉相映生輝。底施白釉,無款。
純紅釉瓷器創始於元代晚期,至明永樂年間完全成熟。宣德紅釉與永樂紅釉齊名,釉層肥潤,呈色鮮紅,釉面多有桔皮紋,口沿有整齊的“燈草邊”,紅白分明。器物以碗、盤、洗多見。宣德以後,紅釉趨於衰落,歷朝雖仍有少量製作,但成功者罕見。此洗憑其造型和紅釉特徵來判斷,應為稀有的宣德紅釉器珍品。
作為一個瓷器愛好者,空空最近準備開始受霽紅的碗盆啦~
有翡翠、和田玉、蜜蠟、南紅、小葉紫檀、海黃等鑑假估價的問題,可以關注文玩講堂,私信我們,我們會盡力回答。
文玩講堂
這三種紅讓一個外行人區分,確實有點困難,不過我們只要稍加學習,就可以辨認,深入瞭解就可以鑑定。唐英在《陶成紀事碑》裡記載彩釉瓷器就有五十七條,其中三十五條是講單色釉的,康熙、雍正有很多官窯大件都是單色釉。
郎窯紅
紅釉瓷器是比較珍貴的,難燒,不停的中斷,復燒。康熙時期朗廷極監管窯務,燒出了郎窯紅瓷器,同時又創燒出了新品種豇豆紅瓷器,除了郎窯紅瓷器、豇豆紅瓷器,還利用銅為著色劑燒造出霽紅釉瓷器。那麼郎窯紅瓷器、豇豆紅瓷器、霽紅瓷器三者有什麼不同呢?那就要分別看看各自的特點就知道了。
郎窯紅
第一郎窯紅瓷器。郎窯紅瓷器是郎窯模仿前朝的情況下產生的,其特點是色澤深豔,如凝固的牛血,釉面透亮,釉裡有開片,器底呈透明的米黃色或者蘋果綠顏色,人們常稱之為:“蘋果綠底或米湯底”。器口呈白色,釉子由器口往下越來越深,這是釉子在高溫下往下淌形成的,由於器足的修胎,保證了釉子流不過底。所以我們稱郎窯紅瓷器為:“脫口垂足郎不流”。
豇豆紅
第二豇豆紅瓷器。豇豆紅瓷器是康熙郎窯創燒的,顏色像熟了的豇豆色,所以叫豇豆紅,豇豆紅瓷器色也比較淡雅,並帶有綠色特點,綠色特點是在高溫燒造釉子中的銅分子二次氧化而爆破產生的,本來是缺現,後來成了美,豇豆紅瓷器釉面柔和悅目,幽雅清淡,美感更深遠除叫豇豆紅外,人們還常常稱之為:“娃娃臉”、“美人醉”。
豇豆紅
第三霽紅瓷器。霽紅瓷器有別於郎窯紅的透亮濃豔,也不同於豇豆紅的淡雅柔潤。是一種失透深沉、顏色均勻、釉如橘皮的紅釉,霽紅釉瓷器很受清宮廷喜歡,多數是官窯瓷器。胎質潔白細緻,修胎規整,器底有白釉,有官款,多寫:“大清康熙年制”、“大清雍正年制”。
霽紅釉
瞭解了三種紅釉的特點,應該可以區分開了吧。謝謝閱讀,請評論!
瓷器背後的故事
我只愛這種:
和這種哦:
石榴姐的痴心粉
多接觸一下正品。看得多了,自然不會走眼。溥儀皇帝被釋放出來回到故宮,見得一件物品判斷為不對,專家認為是對的,溥儀堅持說不對,雖然說不出哪裡不對但就是覺得不對。專家們經過多次論證,結果是溥儀的說對了。瓷器,上手,用正品,玩的多了見得多了,就不會走眼,行裡教徒弟,老辦法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