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過眼神,金蝶雲之家是大中型企業移動辦公SaaS跑最快的那個人

金蝶雲之家正在成為企業移動辦公SaaS中表現最好的公司。

這句話說得很是斬釘截鐵,估計不少業內人士會吐槽:這麼肯定,不怕被打臉嗎?呵呵,還真不怕。實際上,金蝶雲之家“智能供應鏈+業務協同+信息安全”的協同優勢快速釋放,成為金蝶在移動信息化領域的排頭兵,正在實現一種新的工作方式,表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而且就在今天(4月3號),IDC發佈了《2017 China Social Mobile-office Software Market Tracker》(《2017中國社交化移動辦公市場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在大中型企業市場,金蝶雲之家以33.4%領跑行業。至此,金蝶雲之家已經連續三年佔據市場份額首位。

背後原因其實很簡單,金蝶雲之家已經從一個辦公移動的單點應用(也就是我常說的入口級產品),大踏步走向生態(平臺賦能),這是雲直接區別於其他廠商的明顯優勢。

確認過眼神,金蝶雲之家是大中型企業移動辦公SaaS跑最快的那個人

【連續三年領跑大中型市場,雲之家模式已成良性循環】

估計IDC的最新報告能讓不少業內人士的眼鏡跌碎一地。畢竟在這個什麼行業打到最後都姓“馬”的商業環境下,金蝶雲之家居然能在移動辦公領域常年佔據第一,讓擅長打狙擊戰、生態站的阿里釘釘都只能跟隨和防守,這還真是不一般。

先從數據中來一窺端倪:

4月2日,IDC近期的研究表明,2017年中國社交化移動辦公軟件市場的累計註冊用戶達到2.4億人,累計企業用戶達到1584.2萬家;同比2016年增長分別為52.9%和36.8%。其中,越來越多的大中型企業開始嘗試並重視移動辦公應用,成為廠商角逐的重點領域。

而在大中型企業市場(企業員工人數在250 人以上),從企業用戶數量來看,金蝶雲之家以33.4%的市場份額佔據首位,阿里釘釘和今目標分別以30.0%和8.5%排在第二、三位。

一句話總結2017年的企業移動辦公市場:馬太效應加劇,大中型企業成香餑餑,行業競爭出現紅海趨勢。與此同時,自然也使得競爭專業化門檻更高,產品和服務需求開始從單點應用、通用場景,進化到深度應用、整體連接,很多中小型廠商直接Out!

經歷過虛火之後,整個企業移動辦公SaaS已經開始反應過來,賠錢賺吆喝智能助長泡沫,只有大家賺到錢,找到健康的盈利模式整個行業才會真正繁榮,進入良性循環。

從收入結構上來看,隨著國家產業優化趨勢,大中型規模的企業才能抗住產能競爭的大風浪,強者越強、弱者倒閉,企業之家的貧富差距也很大。未來的商業世界依然是大中型企業的鑽石時代,具有強支付能力的大中型企業客戶,自然更受重視。船大難掉頭,大中型企業對於向社交化移動辦公轉型也有著更高、更迫切的需求。在這樣“郎情妾意”的共識之下,大中型市場自然成為SaaS的主攻方向。

當然,想吃下這塊蛋糕並不簡單。單一的產品和服務,已經不能滿足大中型客戶全方位移動辦公的需求。由於業務的多元化、全面性,這些客戶的定製化和私有部署需求也日益顯現,不僅考驗著廠商的產品承壓能力,而且加重了服務和維護成本。可以說,大中型市場,代表了企業移動辦公SaaS的終極水位。

對比歐美成熟SaaS企業動輒百萬美金的客單價,大部分國內SaaS公司都處在“熬死對手就是勝利”的苦逼狀態。而金蝶雲之家則用突飛猛進的三年實現了向企業移動服務雲化的轉型,服務的客戶包括海爾、格力、三一重工、萬科、融創、廣汽、華大基因等眾多行業頭部企業。

重點行業劇集效應的形成,這就意味著,雲之家的服務能力和運營方法已經作為標杆受到認可,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它到底是如何構築競爭壁壘的?

確認過眼神,金蝶雲之家是大中型企業移動辦公SaaS跑最快的那個人

【兩手抓:用互聯網的抓手,強化傳統企業服務的價值】

我認為,雲之家能夠快速異軍突起,甚至跑贏阿里系的原因,在於知道自己有什麼,以及要什麼。搭建體系,運用互聯網、雲計算等技術抓手,強化了自身的服務價值。

我們知道,國內移動辦公SaaS應用市場早已是競爭紅海,存在著大量低成本/免費的替代方案,這就進一步拉高了企業的付費門檻。有付費意願和能力的,技術門檻、產品門檻都很高,只有交付足夠有說服力的產品和服務,才有可能跑贏同業。

而在眾多需求之中,大中型企業的核心訴求之一,是以移動辦公SaaS作為核心平臺,可以與自身或其他廠商的各類系統集成,從而擴大產品多功能覆蓋,連接上下游和企業生態。這就要求SaaS廠商能提供功能更完備、更專業的移動辦公產品。

縱觀整個行業,雲之家依靠金蝶多年來積累的大數據和技術優勢、資源的沉澱,有著天然的企業賦能優勢,可以圍繞企業移動辦公的需求進行全面接入。雲之家通過開放平臺,能夠為企業提供連接企業現有ERP系統以及接入第三方服務的能力。

比如雲之家2013年幫助海爾構建的iHaier移動工作平臺,能夠連接全員(12萬人),陸續接入400多個系統,成為業務創新的核心平臺。2016年幫助海爾構建的iservice平臺,則連接了15萬人,成為海爾服務生態的員工賦能平臺。在製造、房地產、醫藥、家紡等眾多領域,雲之家已經憑藉專業性、開放性,成為頭部大中型企業的首選。

另外,儘管社交化移動辦公被普遍看做是升級版的企業管理工具,但大多數廠商給客戶創造的價值並不明顯。企業的定製化和私有部署需求的滿足,是最大化移動辦公SaaS效率的方式,但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廠商的實施和維護成本,小型廠商幾乎很難執行。因此,以金蝶雲之家和阿里釘釘為代表的大型廠商,將在未來佔據絕對的優勢地位。

而云之家憑藉金蝶在企業服務領域25年的管理和服務經驗,得以成功部署了強大的線上運營與線下上門體系。通過移動、社交、大數據技術,用一種新的工作方式(隨時連接、績效可見、實時激勵、合作共生),重構企業間人與人的關係,塑造企業文化,提升工作效率。

一句話,互聯網引以為傲的優勢,傳統軟件企業學的很快,比如金蝶在雲化、拉新上的快速反應;傳統企業的優勢,互聯網公司未必能在短期內補全,比如雲之家在大中型市場的全面服務能力。

可以肯定的說,精細化、個性化的高水平服務和企業賦能,充分釋放移動辦公SaaS的應用價值,是雲之家能領跑移動辦公服務市場的原因所在。

【企業SaaS只是入場券,生態服務才是雲之家的重頭戲】

確認過眼神,金蝶雲之家是大中型企業移動辦公SaaS跑最快的那個人

“大而全”還是“小而精”,一直是SaaS市場中頗有爭議性的話題。

顯然,對於雲之家而言,瞄準的正是整個企業級互聯網服務的大市場。

通過強大的企業SaaS應用和平臺,進一步鞏固雲之家連接企業與服務的生態基礎。

企業、服務、設備的一切都在智能化,並通過移動互聯網彼此連接在一起。未來中國企業要與歐美企業同頻共振,包括產品研發能力、經營管理效率、信息化程度等的全面提升,很多SaaS廠商做得還很薄,不能夠真的解決問題,而云之家的戰略顯然不同。

深耕大中型市場,把產品做到極致,先打造一個成熟的垂直生態鏈。進而以SDK或Open API的方式,橫向與其他廠商的各類系統集成,加強與不同領域移動辦公廠商之間,以及與傳統廠商直接的合作與產品整合,從而擴大產品的功能覆蓋,提供更完整的移動辦公解決方案,形成異業生態圈。縱橫結合生成的複雜生態服務系統,才是雲之家發展的終極方向。

生態越大,越考驗企業的戰略佈局和執行能力。顯然,拼技術創新、拼產品研發、拼品牌、拼服務,雲之家手裡的籌碼不少,並且已經在大步快跑。

有人說,“美國的SaaS公司做到IPO,或者在行業上立足,可能要15年左右的時間。在國內即便能加速,8年、10年也還是需要的。”而金蝶雲之家僅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就以絕對優勢排名第一,此後連續三年保持領先優勢,轉型速度和質量業內罕見。

這次IDC報告的發佈,充分體現了新形勢下企業SaaS的需求迭代,金蝶、阿里兩大豪門,一個把大中型企業放在最高位置去爭奪,一個定位於中小微企業服務生態。金蝶雲之家一手抓產品、一手抓服務,兩手都很硬,成為引發企業移動辦公領域新一輪爆發的關鍵。而阿里系要錢有錢、要流量有流量,優勢也不小。未來鹿死誰手,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