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棄物理你怎麼看?

獵奇愚人

作為高校的招生工作人員,本人經歷了浙江、上海高考改革招生錄取工作,與您分享一下對此問題的看法。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

2014年,浙江和上海啟動新高考改革,採用3+3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加上三門選考,組成高考成績,浙江為7選3,上海為6選3。2017年為改革後第一次高考,根據報考數據統計,最終選考物理的人數大幅度降低,這一現象違背了高考改革的初衷,對改革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二、放棄選考物理的原因分析

1,放棄選考物理,主要是考生普遍反映物理比較難,需要很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很難在短期內提高分數。

2,很多成績好的同學,物理成績都很好,從而造成物理為學霸聚集的科目,為避免與學霸競爭,成績不好的同學都放棄選考物理。

成績好的同學發現成績不好的同學放棄選考物理,由於是等級賦分,低分同學減少,高分也就變低分啦,所以部分高分同學也放棄選考物理。


3,考生的博弈心理。考生的目的是為了考出最好的成績,進入理想院校,考生為了保全分數,放棄物理而轉為其他容易拿分科目。

三、物理選考人數大幅降低的不利影響

1,考生:由於高校80%以上專業都要求選考物理,所以棄考物理對考生專業選擇產生很大限制。

2,高中:物理選考人數減少,對高中物理老師和其他科目師資配備產生衝擊,物理老師過剩,其他科目緊缺。

3,高校:大部分理工類專業需要物理基礎,物理選考人數少,理工類生源減少,對理工類專業招生產生不利影響。在教學上,理工科專業學生物理基礎缺乏,對其他課程的學習也不利。

4,社會:物理是基礎學科,對其他學科有很強的支撐作用,物理水平的降低,對科學研究和社會技術進步都不利。


四、如何應對

國家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棄考物理的危害性,並採取了措施進一步控制該問題的影響。本人建議從以下幾點解決。

1,正確引導考生選考,強調物理的重要性,強調對物理對專業選擇的重要性。

2,高校對沒有物理要求的專業,要放寬選考科目。對確需要物理基礎的專業,可增加物理的課程,補充高中學習的不足。

3,主管部門要積極應對,採取措施,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保障物理選考人數的穩定。

我是高中生涯導師、高考報考指導師,願意與您分享與高考、大學和專業相關那些事!敬請關注


優仕報考指導

文理分科時代,理科生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 如今高考實行“3+3”新方案,(語、數、外3門必考科目,從政治、地理、化學、歷史、生物、技術、物理7門中選3門作為選考科目) ,從新高考試點來看,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萬考生,只有8萬人選考物理,70%的考生棄考物理。為何曾經的“香餑餑”給遺棄了呢?

我覺得這種現象很正常,恰恰反應出當前高中生學習中的普遍問題,我認為“棄考物理”有以下原因:

  1. 物理本身難度大,物理是一門計算量大,公式繁多,考題難的學科,需要考生很強的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

  2. 學習物理用時多,物理備考所花費的時間遠多於其他選考科目,有時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考生失去成就感,學習物理動力不足。
  3. 物理抽象邏輯強,物理很多微觀和宏觀內容需要假想,需要很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各章節內容銜接緊密,初學學不會就會越學越難!

  4. 老師教學能力弱,由於物理很多計算題,老師在上課時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性,顯得枯燥乏味。
  5. 還有很多其他原因,在這裡不再一一贅述。
那麼,“棄考物理”的現狀如何改善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個人看法。

  1.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物理課程是大學工學和理學的基礎科目,中學所學的都是皮毛,難度不是很大,要在老師教學能力上下功夫,調動大家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2. 加強高校專業學科設計,需要高中物理做基礎的專業門科,把物理作為考生報考專業的必選課程,對考生進行理性引導。
  3. 提前準備定好目標院校,避免將來糾結,高一開始就必須先選好目標專業和和目標大學,並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點贊👍

清爽自然465

你好,北京新與成商學院免聯考MBA薛老師來回答:

新高考之所以出現“棄物理”現象,是因為物理已經不是必考科目,物理和政治、歷史、地理、化學、生物一起作為選考科目,學生只需要從中選考三門就行,與其他科目相比,不少學生認為物理比較難學,學生“棄物理”選擇其他科目,是比較現實的做法。

“棄物理”漸成趨勢的另外一個因素,是新高考的計分規則,比如浙江的選考科目採用賦分制,卷面分不是最終成績,而是要根據卷面分在所有報考學生成績的排名比例,再給出對應分數,通常情況下,考生基數越小,賦高分就越難。

既然選考物理如此“吃力不討好”,學生就會更加謹慎地選擇物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把對物理興趣不大的人從必考中剔除出去,反而是好事,強扭的瓜不甜,志不在此,捆綁有何意義?新高考的目的也在於此,根據不同專業的需要,設置出更專業的要求,個性需求、多元選拔,是給考生減負,也是給高等教育篩選人才。能迎難而上選擇考物理的,至少不討厭物理。到了大學階段,興趣往往能在一個人的人生中起決定作用,所以,這種興趣的篩選比單純的湊人頭要有意義很多。

我們也沒有必要停留在人數的下降上,哪怕以30%的比例計,也不是個小數目,光一個浙江就有8萬人,這些人中,一定會有對物理懷著痴迷心態的考生,也一定有將物理現象視為追求的學生,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用好這批人,高考在改革,大學教育也得有所改變,要從追求數量轉變到追求質量上。

應該反對的是出於功利思想去選擇該不該考物理,除了少數文科專業外,沒有物理知識做基礎,大學階段很可能遇到學習阻礙,多學學沒什麼壞處。正因為難考,所以更容易拉分,正因為難學,所以對人的要求更高,真正的好學者不應該有畏難情緒。

希望對你有幫助


亞城大MBA薛老師

新的高考是3+3模或,其中語文、數學、外語是三門必考學科,另外六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歷史中任選三門即可。棄物理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學生普通認為物理比較難學,考不出好成績,上不了好大學。二個是想別管怎麼樣,先考上大學再說,以後就業等等以後再說,所以儘量選三門容易得分的學科去學。這已是普遍現象,根據近幾年上海和浙江高考報名來看,棄物理比較嚴重,報物理的最低達到百分之三十,也是令人擔憂的一件事。 從個人終生髮展角度出發,希望家長和同學們要認真去思考一下。現在的大學選拔人才,一看你的成績同時還看你的能力,除理類、工類專業一定要求要選物理外,其他文類專業很多大學也要求必選物理,因為物理這一科能反映一個人的潛力,對終身發展有益,所以現在大學專業百分之七八十的都要求必選物理。如果你放棄物理,將來所能報考的專業很受限。從就業和發展角度看,工類和理類就業機會大,發展空間擴闊。 從社會層面看,我們的國家不缺人才,但缺高技術人才,缺尖端人才,而許多尖端人才都出自物理學科,國家的高科技發展,通信、信息、物聯網、互聯網、電網、新能源開發、衛星航天科技、登月工程、5G的開發等等均離不開物理知識,所以教育部會發現這些問題並想辦法去解決的,都棄物理了,我們的高科技怎麼辦? 給大家一點建設,為了個人的終身發展和國家發展需要,確實對物理不感興趣,一竅不通的話不必強求。畏懼物理的同學可以大膽去嘗試,只要努力,只要刻苦,消除畏難情緒,你會感到物理並不象你想的那麼難,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等待2084553

我不知道國家的改革者是出於解決怎樣的問題,而選擇副科自由選擇三門報考的,那樣為了高分肯定會放棄應有的學習!

我就不明白,為何國家的改革者就是不去動英語的地位,只要把英語的分值放到副科級,就可以解決多少人才正確的分配?

我沒有進入更好層級的教育,我是不懂英語的重要性?當然不是,英語是一門語言,它應該適合在英語的世界裡去享受同語文一樣的價值!但我們絕大多數人,活在漢語的世界裡,何必讓孩子們苦苦的去學習枯燥而缺乏真實的英語呢!放到副科必修不就足夠了麼?

多年的英語學習,為了去彌補詞彙量,龐大的英語成了巨大的記憶體系,不僅需要記憶多,還需要記憶快!

理科生啊,是科教興國的基石吶!很多人告訴我很多高科技的科學知識都是英語的,那你們何必在最初的時候就剝奪了他們學習數理化生的權力?而不是讓他們日後為了數理化生可以自己去補習英語?到了那個需要惡補知識的層次,你認為英語還能阻擋他們的腳步麼?

但是現在呢,都被扼殺了!

唉不說了,估計國家還是不會相信我一個草民的眼界,或許他們比我更對吧!

埋怨一下!反正當年我參加過奧數,奧理,我對所有物理化學生物,都有情有獨鍾的愛!我愛物理,我的夢想是為科學貢獻此生!

可惜,我沒有資格!


二十一畫生

新的高考改革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方案,也不知道是哪個人的點子,估計又是留學回來潛伏在國內的專家的主意。

高考改革改的重點不是考試內容,而是招生方式。

考試文理分科是十分科學的,文科可以變成,語150,數100,外150(滿分加20分),政100,歷史100(滿分加20分),法律100,或加地理。

理科改為語120,數150(滿分加20分),外100,物150(滿分加20分),化130,生物100,或加地理。

以往的文理分科,理科偏文,應該提高理科的分值比重。

現在有幾十種組合方式,大多數高校為了爭生源,專業根本不會對報考學科做要求,想想一個學建築的人沒學過物理,可怕不可怕,房子會塌的。

現在的搞法,你根本沒法比兩個人誰優秀,一個考的是跳高,一個百米,內容都不一樣,比個毛。

招生分兩部分,一種叫全國計劃,一種叫省內計劃。比如清華大學,應該安考生比例分配全國計劃,剩下的名額,安學校意願,安省教育情況分配,屬地應該有個百分比限制。

國家主要是管好重點院校的招生計劃,普通院校完全自由招生。


酸蘿蔔燉排骨

放棄物理學習,必將危害未來科學與技術發展。

我是高中物理老師,既瞭解高校學科設置,也清楚工業發展需求。中學階段棄考物理,弊大於利。

原因有三。

一`中學物理課程是理工科基礎課程。很多工程設計離不開物理。比如水利工程專業,結構力學就是主修。比如電氣自動化,電磁學就是必修課。中學不學物理,難道大學再去上基礎課?

二`中學物理是一門實用學科。通過中學物理學習,可以瞭解和普及一些物理常識,也可以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比如維修家裡小家電。

三`有趣有益。物理學科不僅實用,也有趣。通過各種實驗,可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物理與數學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年輕時不學,以後再學就非常困難。


霞光悟道

短暫的5至10年,可能會出現以下現狀,等情況惡劣了,這種情況會有所改變:

一,高中學生捨棄物理,大學專業青睞物理。

二,難學的好專業,報考的人越來越少;易學的差專業,報考的人越來越多。

直接導致就業現象是:好專業招不到人,差專業人多為患。

三,難學好專業,高手如雲,且數量有限。易學差專業,量大質劣。


視頻亮點

教育關係的國家的未來,興衰,很多人說英語很重要,高科技都是英語,這句話如果放在三十年輕還可以,今天!沒有物理就是有英語的技術也看不懂,更談不上高科技都是絕密,要靠自己研究,大學英語最多也就寫一些基礎的論文用的到!還算厲害的才看外文的。想問題要實事求是,我們已經不是七八十年代還全部學英語,現在能學的幾乎都學了,沒學的都學不到,比如芯片!希望國人學會反思!


世界flogging

有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嚷嚷皆為利往。對高考這種重大考試,考生及家長自然要考慮如何選擇所考科目才能在高考中達到利益最大化,這本無可厚非。一件事當大部分人的行為沒有符合設計者的最初意圖時,設計者應考慮,如何優化設計,而不僅僅對大家講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