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皇宮越蓋越小?

Fny丶樂兮

我國的古代宮殿從規模上來談的話確實是呈現越來越小的趨勢,現在我國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故宮不及唐朝大明宮的二十分之一,更不必說掏空秦國幾代人財力的阿房宮了。按道理說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生產工具的進步以及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君主的權力和財政支配力應該越來越強,那為何後世的皇帝都變得對自己吝嗇了?地主家的傻兒子也知道有錢了買地,蓋大樓房。那為何富有四海的君主反而會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了?



這其中的原因在我看來,大概有下面幾點原因。

第一點,建築原材料的匱乏

這一點很好理解,就是之前的皇帝都和那個法國皇帝一樣“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在自己當皇帝的時候就可勁的造,而我國的宮殿建築的主體是木質建築,而皇帝用的又是那種幾百年才能成材的藏於深山老林的名貴木材。中國的王朝壽命平均不到三百年,而幾乎每一次改朝換代,前朝的宮殿要麼被付之一炬,要麼變成殘垣斷壁。新皇帝都得重新蓋房子,可是木材卻還沒長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能縮小規格,緊巴巴的過日子。


第二點,是中央機構的精簡

這一點可以對比一下唐朝和清朝的中央機構的數量。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而清朝只有六部和軍機處。去過故宮的朋友應該清楚,故宮裡面的軍機處也就巴掌大的地方。這些中央機構的辦公地點大都都是在皇城內或者周圈,在所有制方面也是屬於皇家的,由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再加上一些機構的合併精簡。除了皇帝和家人住的地方外,其他附屬建築減少,皇帝就沒有理由蓋那麼大的房子,畢竟皇帝也不是有錢沒地方花的人。


第三點,是國都職能的升級和商品經濟的繁榮

在唐宋之前,一個國家的京城承擔的更多職能是政治中心,而皇宮可以算得上一個“形象工程”,皇宮一般位於都城的最中心,皇帝住在大大的房子裡,受萬民敬仰,垂拱而治。可後來國都伴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也逐漸成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人口大量密集,而有限的土地必須滿足更多人的發展需要,這就導致皇帝無法佔用過多的城市土地進行大興土木了,皇宮的擴張面積自然受到限制。


第四點,審美的轉變

在先秦和兩漢時期,當時的人們給暴發戶似的什麼都追求一個“高大上”,生怕別人知道自己沒有錢。君王也不能免俗,那個時候流行築高臺,把宮殿建在高高的土臺上,那個時候人口稀少,人均土地面積廣闊,更別提君王了。君王就可勁的無限制的蓋大房子,而外形龐大的宮殿雖然氣勢恢宏,卻少了一些細膩的美。就給埃及的金字塔似的,高聳入雲,危樓百尺。卻沒有雕樑畫棟、亭臺樓閣的美輪美奐。單從宋故宮和明清故宮來講,在規模上都是歷朝歷代最小的,但精美程度確是空前的。用現在的話講,裝潢的錢比房子都貴。這也是我國文化藝術水平提高的一種體現,畢竟房子並不是越大越好,濃縮的才是精華。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歷朝歷代的興亡的一個重要象徵就是宮殿的推倒和重建。它是一個王朝的圖騰,卻壓之在百姓身上。取之於民的宮殿,卻視民眾為螻蟻。勞動群眾俯身興建的危樓,卻要反過頭來去仰視。這其中的道理,誰又能說得清道得明呢?


好史不死

從古至今,大致符合皇宮越蓋越小的規律,但宋朝時個特殊。宋朝雖然歷朝最富,但皇宮是最小的,北宋汴梁的皇宮大概只有紫禁城的一半大小,南宋杭州的也差不多大。

至於原因,很重要的一點是皇宮的位置變了。春秋戰國時,各國的皇宮大都是在建造在都城外邊的,其實就是一個單獨的小城市。這種情況下,就可以跑馬圈地,想蓋多大就蓋多大。

到了漢朝及以後,皇宮都建在了都城裡,但也是在都城的邊上,如唐朝的大明宮就在長安的最北邊,這樣也可以往一個方向擴大,所以也就不會小。

但從宋開始,所有皇宮都開始建在城市最中央,這也是為什麼開封皇宮這麼小的原因。因為我開封一直沒當過大國的首都,本來就是太大的城市,陡然間市中心建了個皇宮,當然不會建多大,況且北宋皇帝大多仁慈,不會太過擠佔百姓的生活空間。

第二個原因,就是人們對“神”的敬畏越來越低。時間越久遠,未知的東西越多,人們就越敬畏“神”以及代表神的“天子”,而隨著人們對生活事物瞭解的越多,這種敬畏感就越少,皇帝也就不再需要用那麼高大威嚴的皇宮,來震懾人心了。所以皇宮建築也越來越趨於實用性,皇帝們住的地方也越來越小,比如清朝皇帝們最喜歡住的養心殿,去過故宮的朋友都知道,其實是個很小的院子,可能都不到一百平大。


漁樵侃史

上面的各位答主說的都是皇宮的面積越來越小,我從其他角度說一下。

除了皇宮的規模逐漸變小意外,中國皇宮的建築也越蓋越小了。

漢唐時期,皇宮的建築極為宏大。比如唐朝大明宮的含元殿,長兩百餘米,高近五十米,下有三層臺基。當年被稱作是“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含元殿曾經讓外國的使者們爬的喘不上氣,要在路上歇幾歇才能爬上去。而且含元殿還不是唐朝宮殿的極限,唐朝最高的宮殿是武則天在洛陽建造的明堂,高近九十米。而漢朝的宮殿,規模也絲毫不弱於唐朝。




而到了明清時期,紫禁城太和殿就遠遠小於含元殿的規模了。不僅高度只有三十餘米,長度更是隻有七十餘米,大小也就是含元殿的不到四分之一。

之所以出現這個情況,並非是因為明清不如漢唐有錢。事實上,由於古代的生產力完全取決於人口數量,所以人口更多的明清其實是比漢唐還要有錢的。但明清就是蓋不出含元殿這樣的大宮殿,主要是因為不可抗力因素。

這個不可抗力因素,就是木材。



無論是漢唐還是明清,建築水平雖然有所進步,但本質上還都是木質建築。在沒有鋼筋的當年,木質建築的大小,完全取決於木材的大小。像含元殿這種級別的建築,完全取決於能不能找到足夠長寬的木材。

漢唐時期,人口較少,墾荒也少,離長安城不遠的終南山上就有很多巨木,可以就近運到長安。像這種幾百米的巨木,不是幾十年幾百年就能長成的,需要上千年的生長期。所以雖然木材是可再生資源,可是由於生長期過長,這種巨木也屬於不可再生資源了。

而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幾乎都會修煉巨型宮殿,所以工匠們會走遍名山大川遍尋巨木。而且被採伐的木材,是不可能回收再利用的。歷朝的宮殿要麼毀於戰亂要麼毀於火災,巨木幾乎不可能回收。所以可用的木材越來越少,長度也越來越小,都是前朝挑剩下的。


由於人類的開墾面積越來越大,過去在首都旁邊就能找到的巨木,隨著耕地的擴展也逐漸找不到了。到了明清,木材必須從雲貴的深山老林裡運出來,運輸的難度極大且運費高昂,關鍵就這樣也找不到足夠大的木材。

反應到建築上這種現象就非常明顯。故宮太和殿,按理說作為民間人嘴裡的“金鑾寶殿”,應該是天下最大的建築。可是我們看到,北京的天壇祈年殿,太廟主殿的高度和長度都遠遠超過太和殿。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因為天壇和太廟都是明成祖朱棣時候修的,明初的時候還能找到足夠大的木材。可現在的太和殿是清朝重修的,清朝皇帝找遍五湖四海也找不到足夠大的木材了。

對於一些想修大房子卻找不到木材的人,甚至有可能幹一些喪心病狂的事情。比如天王洪秀全,想修自己的天王府,卻找不到木材,雲貴還控制在清朝手裡。於是一怒之下拆了明朝的南京故宮和太廟,用它的木材蓋了自己的天王府。可惜最終毀於清軍破城後的大火,成為了歷史上的一大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