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神:一代風流皇帝李隆基

梨園神:一代風流皇帝李隆基

舊時,人們把戲劇演員稱為“伶人”、“優伶”,他們所供奉的行業神叫“老郎神”。從前在戲班子的後臺,都能看見戲班所供的一個神龕,龕中有一尊神像,是呈白臉的漂亮男子形像,身披黃袍。這位男子就是戲曲行所祀的老郎神,即梨園神。

這位梨園神是誰,千人千口,眾說紛紜,有說是傳說中的二郎神,有說是戰國時期的李冰,有說是唐代著名樂師、忠烈之士雷海青,但這些人沒有唐玄宗李隆基更具說服力了。李隆基與“梨園行”、“梨園子弟”有著直接的關係。

戲曲行業舊時常稱作“梨園行”,戲曲演員也常作 “梨園子弟”或“梨園弟子”。這裡面還有個典故。

白居易的不朽詩作《長恨歌》中,有這樣兩句句:“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詩中提到的梨園,是唐代宮廷訓練和管理樂舞雜戲的專門機構。梨園的設置要歸功於風流皇帝唐明皇李隆基。

梨園神:一代風流皇帝李隆基

據《新唐書·禮樂志》載:

梨園是唐明皇設置的,地點在當時京城長安光化門外的禁苑中,園內有“梨園亭”,是供演奏樂曲用的;還有“會昌殿”,是唐玄宗親自按樂之處。

梨園的主要職責是訓練器樂演奏人員,與專司禮樂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樂的內外教坊,為鼎足而三的中央一級音樂機關。唐玄宗登基的第二年就開始設立梨園,他從坐部伎中選出最優秀的男樂工三百人,又從官女中挑選幾百名精通歌舞者,組成了一個龐大的皇家樂團。

唐玄宗李隆基本人就是個極出色的文藝天オ。梨園專習的《法曲》,是李隆基酷愛的音樂。曲子是由漢族清商樂與西域樂音結合而成。演奏時樂器種類繁多,曲調優美動聽,並伴有如醉如痴的歌舞。玄宗親自為樂工舞女們作曲,曲子節奏適宜,合乎節拍。玄宗還善於打羯鼓,時常親自為樂隊擊鼓。

梨園神:一代風流皇帝李隆基

開元十ー年間(公元723),一次宮中排練大型歌舞 《聖壽樂》,宮女們穿著漂亮衣服,載歌載舞。李李隆基見了非常高興。於是自己也穿上了舞衣,親自參加表演,並且親自參加指揮調度。在他的參與下,歌舞排練得十分成功。李隆基簡直是個文藝全才,兼指揮、導演、演員、作曲於一身。

當時凡為人所愛好的樂工,多出身於梨園。宮廷梨園由太監直接領導,是當時藝術水平最高的中央樂團。許多名噪一時的樂工,如琵琶聖手雷海青、箜篌妙音張野狐、神笛李謨、全能音樂家李龜年都聚集在這裡,可謂人才濟濟。

梨園的樂工多是來自民間的藝人,經過嚴格選拔進入宮廷後,得以專心磨練演奏技能,又能互相學習,技藝得到長足的精進,對唐代歌樂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唐玄宗對此是有巨大貢獻的。所以後世常將戲曲界稱為“梨園界”或“梨園行”,戲曲演員則稱為“梨園子弟”或“梨園弟子”,而唐明皇李隆基理所當然的被梨園行奉為戲神——梨園神了。

梨園神:一代風流皇帝李隆基

梨園神又俗稱“老郎神”。

其實,所謂的“老郎”,也就是“小郎”。在各地方言中,有時“老”為“小”之暱稱,“小兒子”常稱“老兒子”、“老疙瘩”。玄宗是睿宗的第三個兒子,也就是“少子”、“小兒子”,符合“老郎”的稱呼。玄宗自己也常自稱“三郎”,即使當了皇帝以後也這樣。他給樂工舞女排練時,常對那些練得不太熟練的人說:“你們要好好練,莫給三郎丟臉。”他的一些親隨也敢當面直接稱呼他“三郎”。安史之亂後,玄宗自蜀返還,以駝馬載珍玩自隨。他聽到駝馬所帶鈴聲,忽有所感,對親信伶人黃幡綽曰:“鈴聲頗似人言語。”黃嶓綽對曰:“似言‘三郎郎當!三郎郎當!'”玄宗知且愧之。這是優伶在嘲諷這位開元天子是個吊兒郎當皇帝。梨梨園行所祀白麵少年郎君,一般即指這位“郎當三郎”。

梨園神:一代風流皇帝李隆基

至於老郎神俗謂翼宿星君,顯然是受到道教影響。星君、真君、靈官之類,是道教對神仙的稱呼,唐明皇也是位十分崇道的皇帝,把他說成是天上的星宿,藉以抬高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這也是行會的慣用手法。其實翼宿是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七宿之第六宿,與戲曲行業根本沾不上邊。

由於地區和劇種的不同,所祀戲神也有所區別,但以老郎神唐明皇最為流行,這也反映了梨園行在舊時代為了求生存,不得不請出一位風流皇帝來打點門面,拾高本行低賤的地位,並作為本行保護神的良苦用心。

除了李隆基為梨園神外,還有李冰及二郎神為梨園神的說法,但這些人都有些模糊,有些牽強,倒是雷海青多少有些關係。

梨園神:一代風流皇帝李隆基

雷海青是玄宗時宮廷樂師,諳熟音律,尤精通琵琶。安史之亂中,胡人安祿山將長安的梨園弟子數百人擄至洛陽,在凝碧池宴會上他強逼樂師們演奏。雷海青憤而擲琵琶於地,西向痛哭,安祿山勃然大怒,遂將其肢解。雷海青以身殉國,被後人譽為“忠烈樂官”,深受梨園弟子的崇敬,奉為自己的祖師。

梨園神:一代風流皇帝李隆基

雷海青儘管被奉為梨園神,但他到底只是一位宮廷的樂師,遠不如他的主子唐明皇名正言順,影響廣泛,而受到俗間的崇拜。

幾千年來,中國民俗信仰走過了風風雨雨,自古至今沒有享受過官方認可的“宗教自由”的權利而受到應有的待遇,但它們卻沒有因此而失去固有的自發、自然、自在的本色。

中國民俗信仰,深深根植於華夏本土文化的沃壤之中,廣泛地影響、支配著世俗民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始終佔據著異常突出的位置。所以,它應該成為中國文化史特別關注的焦點,切不能像古代聖賢“不語怪力亂神”,又“敬鬼神而遠之”地鄙視、摒棄民俗基層文化。

民俗信仰雖然雜亂無章,同時又有些荒誕無稽,但它確實能為世人帶來某種心理滿足,填補精神上的空虛,因而,在某種程度上還會發展很久,很久。

中國民俗信仰文化的歷史不會就此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