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林廣記》:對對子

《笑林廣記》:對對子


1. 村牛

【原文】一士善於聯句,偶同友人閒步,見有病馬二匹臥於城下。友即指而問曰:“聞兄捷才,素善作對,今日欲面領教。”士曰:“願聞。”友出題曰:“城北兩隻病馬。”士即對曰:“江南一個村牛。”

【譯文】有一個秀才善於作對子。一次,偶然同朋友散步,看見有兩匹生病的馬躺在城牆底下。朋友就指著那兩匹馬對秀才說:“常聽人說兄臺才思敏捷,向來善於作對,小弟今天倒想當面領教一下。”秀才說:“願聽指教。”朋友出題說:“城北兩匹病馬。”秀才馬上對道:“江南一頭村牛。”

2. 改對

【原文】訓蒙先生出兩字課與學生對曰:“馬嘶。”一徒對曰:“鵬奮。”師曰:“好,不須改得。”又一徒曰:“牛屎。”師叱曰:“狗屁!”徒亦揖而欲行,師止之曰:“你對也不曾對好,如何便走?”徒曰:“我對的是‘牛屎’,先生改的是‘狗屁’。”

【譯文】有個教幼童的先生出兩字題讓學生對,先生說:“馬嘶。”一弟子對說:“鵬奮。”先生說:“好,不須再改。”又一個弟子對道:“牛屎。”先生叱責說:“狗屁!”弟子揖禮想要退下,先生讓其停下說:“你對也不曾對好,為什麼便要離去?”弟子說:“我對的是‘牛屎’,先生改的是‘狗屁’。”

3. 撻徒

【原文】館中二徒,一聰俊,一呆笨。師出夜課,適庭中栽有梅樹。即指曰:“老梅。”一徒見盆內種柏,應聲曰:“小柏。”師曰:“善。”又命一徒:“可對好些。”徒曰:“阿爹。”師以其對得胡說,怒撻(tà用鞭棍等打)其首。徒哭曰:“他小柏(伯)不打,倒來打阿爹。”

【譯文】有個先生教兩個學生,一個學生聰明,一個學生呆笨。晚上先生教對子,正巧庭院中栽有梅樹,於是指著說:“老梅。”一個學生見到盆中種柏,應聲答道:“小柏。”先生說:“對得好。”先生又讓另一個學生對,學生應對道:“阿爹。”先生因其胡對,怒打其頭,學生哭著說:“先生不打他‘小伯’,倒來打‘阿爹’。”

4. 瘟牛

【原文】經學先生出一課與學生對。曰:“隔河並馬。”學生誤認“並”字為“病”字,即應聲曰:“過江瘟牛。”

【譯文】經學先生出一字題讓學生對。先生說:“隔河並馬。”學生誤以“並”字為“病”字,即應聲道:“過江瘟牛。”

《笑林廣記》:對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