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購物對實體店衝擊很大,實體店該何去何從?

劉昌震

作為一個曾經在快消品行業的從業人員,深深感受到網絡經濟給實體行業帶來的衝擊。可能唯一好過點的,就是生鮮超市及菸酒飲料等小型零售店。

2010年至2015年,在惠州陳江人人樂辦過會員卡消費,那時候是人人樂的常客,然後,到2016年至現在,就極少光顧人人樂了,去年年底前去過一兩次,驚奇的發現,原來是第二三層的人人樂,變成了一層的的人人樂,很多商品撤銷了,收銀員前面結賬的對於也少了。


這讓我回憶起2005年在深圳人人樂石巖物流配送中心上班的日子,因為女朋友在人人樂超市上班,一到放假便會去超市陪她,那時候的物流配送中心,每天要配送的飲料菸酒,都是大貨車卡板託運,每天加班加點到九點十點是常態,還沒有加班費。

也就在那時候,知道了人人樂的老闆有七八個億的資產,在深圳市絕對是排名前十,而如今呢?也想起那時候的人人樂,因為第一家人人樂南油店被沃爾瑪進駐,生意慘淡,全部人人樂人關門三天三夜裝修整頓,重新開張,然後把目光瞄到了惠州,開了人人樂的第二家分店,第一年,惠州人人樂成為奇蹟,營業額超過2億。

因為惠州人人樂的成功,旁人人樂度過了被外資沃爾瑪顛覆的危機,也讓人人樂堅定了連鎖超市,加建自己配送中心的決心,最終,買下了第一塊自有的地皮建立了人人樂配送中心,資產達到七八億,緊接著,開了更多的掉,還擴張到廣西等外省城市。


那時候,因為有親戚在惠州,曾經坐配送中心的大貨車到惠州,參觀了惠州人人樂,人山人海,而十年後的惠州中心地帶的人人樂,已經關門大吉。而陳江人人樂,也大不如從前。

2017年仲愷大道新建樓盤天益城沃爾瑪進駐,同時匯佳購物廣場關門,陳江最繁華地段的超市,就因為租金問題選擇關門了。2005年也曾經到過匯佳超市,生意不是一般的火爆,一直到前幾年,生意都相當不錯。

只是聽我滴滴順風車的本地乘客說過,匯佳關門的原因是,老闆是本地人,而房產擁有人也是老闆一個村的,房租要漲一倍,最後的結果,匯佳老闆選擇關閉超市。

雖然網絡經濟給實體經濟造成一定的衝擊,但真正擊垮實體經濟的,是持續上漲的房產價格,以及租金成本。


這就是實體經濟的硬傷,網絡經濟,只要保證正常發展,沒有假貨,對實體經濟的衝擊遠沒房產經濟的衝擊那麼明顯。最怕的,是房子成本的上漲,全民炒房,造成一系列的物價上漲。

2017年,阿里巴巴和京東揚言重駐實體經濟,但繁華地段的租金,誰開都解決不了高昂租金的問題,零售業的利潤,大部分都給房東們掙走了。不控制房價,重振實體經濟,那只是一句口號。


印第安騎士

零售行業流傳著這樣的一句名言:“Retail is detail”意思是零售就是細節。在互聯網經濟下的今天,實體店應該通過細緻入微的細節體驗和對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的整合,去傳遞和表達自己的經營理念和品牌文化,強化消費的情感體驗並且讓消費者能夠從這些細節當中,去感受店家特有的品牌文化和用心之處。

首先是經營理念和購物引導方式的轉變。“人”是實體門店中的核心要素,如果銷售人員在這裡沒有發揮應有的價值或者消費者得不到良好的服務體驗,即便品牌再卓越,實際的效果也可能歸零。因此店鋪的銷售人員人際交流的能力是實體店的核心競爭力。銷售的第一要務並不是引導消費者購買商品本身,而是要通過與他們親切友好的互動拉近彼此的距離,進而刷新消費者對產品固有的記憶模式,對購買的產品和品牌產生清晰的意識和良好的印象,從而做出自由自信的消費選擇購買商品。

另外,傳統店鋪作為一種營銷渠道,要與其它渠道進行聯動和互補,也就是要打通線上宣傳和線下購物體驗的通道。新零售的概念告訴我們:未來商業流通領域,傳統實體店鋪銷售方式與線上營銷宣傳方式之間並非相互競爭的關係,而是要做到兩者相互融合、互相補充的發展。渠道衝突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現有渠道與新分銷渠道使用了同一個品牌爭奪相同的消費群體。因此,在線下精心打造消費體驗的環境、線上做好品牌的宣傳和推廣。讓消費者完成實體店體驗商品並在網店或實體店下單購買的良性循環,最終實現線上與線下資源的整合和統一。這樣就能化解渠道衝突,實現經營的增長。


家族企業雜誌

走遍大街小巷,我們通常會發現,在實體店購物、喝茶、靜心的人越來越少,很多店鋪都是空蕩蕩的,甚至很多都已經面臨關門人去樓空的現象。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網上購物對其造成的衝擊。現在的絕大多數人都有懶惰心理,網上購物這麼發達,選擇在網上買東西,是很方便的事情。因此,面對這樣的衝擊,實體店一定要升級改造才能得到蛻變。

實體商業能否成功進化,需要做好三件事情:第一、提升體驗價值;第二、降低到店的成本;第三、提升運營效率。

首先,顧客是上帝,意識到這點很重要。提升商品的質量才會招攬到更多的顧客。

實體店比網上店面相比,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可以試用到更多的東西,以明確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同時,要增加實體店鋪的商品種類,單一的商鋪是難以獲得大眾的喜愛的。

第二是降低到店的成本,繁華商圈、較大的一些居民區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三是提升運營效率。實體店並不意味著就輸給了網上店鋪,懂得經營之道,還是有超越的可能的。


環球老虎財經

歷史的車輪要前進,必然有些東西會遭到無情的碾壓。趨勢這個東西是沒辦法阻擋的,與趨勢為敵無異於螳臂當車,順勢而為才是明智之舉。


柯達、富士想到會被數碼相機替代掉嗎?數碼相機剛站穩腳跟卻又被手機幹掉了。電腦是偉大的發明,卻輕鬆被一個叫蘋果的搶去了半壁江山。蘋果不僅搶了電腦的風頭,還順便顛覆了數碼相機、手機、workman,mp3……的生存空間。

網絡購物顛覆實體店是大勢所趨,註定只有少數需要線下體驗的行業能倖存,其他的還是休要再苦苦掙了,早做打算止損吧!


音樂大獅

我想舉例服裝店!

以前開一家服裝店,找一個店鋪,去大城市的服裝批發市場,用自己的眼光,在眾多的批發商鋪中,眾多的款式樣子中,選擇一部分建立自己的風格,就可以賣貨了!生意好壞全憑自己的眼光,接人待物的親和力和可以調換退貨的服務!你的眼光就是你對服裝的喜好,對時尚的理解,讓顧客更方便的選擇適合自己的服裝!

現在,社會發展了,消費升級了!顧客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理解時尚,潮流,如果你的瞭解不如顧客,你就無法推薦顧客購買服裝!以前,很多人都會穿一樣的衣服,因為這叫流行!現在,顧客要專屬自己的衣服,只有我有,別人沒有,這叫個性!以前,顧客是一家家的店鋪逛街,自己搭配衣服,鞋子,包!現在,是專業的服裝師為你設計推薦適合你的服裝搭配,色彩搭配,首飾搭配!

推薦一個落地的銷售方法:服裝店鋪一般都是樓上樓下的,一樓賣服裝,二樓當倉庫,實在是浪費了空間!將二樓的地方整理出去找會美甲造型的人合作,不收租金,要求是我店內的顧客免費化妝盤頭美甲!100元一張會員卡一年免費化妝盤頭美甲,或者是買一次衣服就送一次化妝盤頭美甲,讓我的會員顧客進來的時候是家庭主婦,出門就變成摩登女郎!美甲店雖然不交租金,可是靠免費服務怎麼盈利呢?顧客盤頭的時候,需不需要頭繩髮卡配飾啊,像“流行美”就是靠免費盤頭賣卡子發家的!化妝是不是需要化妝品,彩妝啊!化妝品店裡的口紅擺了一堆的試用裝,可是我懶得去試,促銷員想往我臉上塗東西,我都怕過敏!可是,你這是成套的免費服務,我是不是需要挨個試用啊?只要是用了,覺得產品好,就能銷售!美甲贈送的是基礎款,單色或者雙色的,需要加鑽雕花,是不是可以另收費啊!切記:雙方一定要溝通好,既然免費就讓他真正的免費,不要急於推銷,只要東西好,不怕不賣貨!這樣,你的低端顧客社群就建立了!

經過一年的免費活動,顧客就分出來了,有80%的顧客因為佔便宜的心理,只是偶爾來買衣服,主要是為了享受免費服務!20%的顧客是真正有實力消費本店服裝的顧客,免費服務只是錦上添花!那麼我們就把那80%的顧客砍掉,直接對20%的顧客提高免費服務!美容美體,養生保健,健身旅遊,等等,跨行業合作,你的這些高消費的精準顧客,跟誰合作都會互惠互利!你的中端顧客社群就建立了!

中端顧客也會分開:80%只是有錢,精神上的追求還需要慢慢培養,20%的顧客因為你的精準培養,已經上升了一個階層!這個時候,你就不需要賣貨了,只需要搞聚會,開沙龍,讓大家聚在一起研究時尚就可以了!直接對接服裝鞋品等廠家的發佈會,只需要確定時間,帶著大家參加就好了!也許,去法國巴黎參加時尚週,也不是不可能!這就是你的終極目標,高端顧客社群!

這就是,未來的實體店新模式!

這是你看得見的競爭,還有一種你看不見的競爭!就是個人買手,比如,一個美女,上學的時候就是時尚達人,會穿衣服愛買衣服還會搭配,宿舍好友買衣服都願意叫上她!上學期間因為愛好輔修了關於時尚的學科,也許順帶考了幾個相關的證書!如果有一天,她想用愛好賺錢,就可以把幫同學搭配衣服的本事變現,陪你逛街幫忙搭配衣服,收取服務費就好了!如果有機會出國,海淘代購就是這些人發明出來的!其實,這也是現在社會的一種職業下放,服裝師化妝師以前都是服務高端人士的,演員 政要 企業家!現在,我媽媽出席宴會都會買新衣服,找人化妝出席了!


劉倩手機化妝師

什麼是實體店?什麼是電商?

兩者之間,其實就是藉助的平臺不同而已,原先沒有網上購物之前,沒有實體店和電商之說,所謂的實體店,都是超市、商場、小賣部、代售點,都是在一定的如營業場所裡以營利為目的代購和寄售商品的商業機構。其實,目前而言,實體店也藉助互聯網銷售,逐漸加入了虛擬店的成分,很多網絡銷售機構,也在建立旗艦店、樣品店了,互聯網大咖馬雲就在杭州開了無人值守的實體店,最近又在鼓勵大家多開實體店了。

年前,馬雲也表示,中國現今網民數量有5億,這說明還有多達9億的消費者不是網民,淘寶還會做更多的實體店,通過在消費者身邊的實體店,為這些還不是網民的消費者提供同樣的務。應該說,未來的零售業,基本就是沿著實體加網絡的方向發展了,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互聯網+的時代,已經來臨了。

很長時間以來,因為網購發展得非常迅速,很多人都把電商作為實體店的對立面”;把實體店作為電商的標靶,認為是網購戰勝了實體店,實體店已經沒有出路了,而且,實體店多年集體束手無策,也不嘗試積極改變,而是消極緊縮、關店。

其實,業態改革自古有之,原始社會末期,人類還是易貨貿易為主呢,貨幣的出現也不過一千多年的歷史,既然可以用貨幣這個商品的等價物來交換物質,那麼,為什麼不能用網絡平臺這個更加先進的平臺、用電子貨幣的形式來進行交易呢?所以,電商和網絡購物其實是商業發展過程中非常正常的事情。

實體店如何發展,前面已經談到了互聯網加的辦法,其實,還可以參照垂直電商的辦法,就是既是電商也是實體店,電商革實體店的命就等於革自己的命,電商與實體店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電商的折扣實體店也一樣折扣;面對電商的影響,實體店只要運用了同樣的手段,同樣強勢迴歸的。

實體店的體驗功能是區別於電商的顯著特點。體驗過電商的新鮮感以後,顧客會懷念和迴歸實體店的體驗功能。如果實體店與電商形成成本均衡,則實體店的體驗功能就很關鍵了。

沒有一種商業對傳統商業會全面替代的,往往是新商業與傳統商業共生,現在就是實體店與電商的共生。

強勢迴歸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不能低估了實體店的自我調整能力;二是不能忽視了電商的成本上升速度。這兩個因素的結合,就會產生一個均衡的,即實體店與電商在成本、功能上的均衡,從而形成共生的格局。前提是實體店要做好幾項迴歸,完成改頭換面工作。

實體店的主要成本是房租和人工成本。房租怎樣才能下降?有兩個辦法,一是更多的門店關門,逼著商業地產降溫,相信再過一段時間,商業地產降溫的階段就會到來了;二是社會化營銷漸近,實體店轉型,不再扎堆往商業中心地帶開店。

實體店的經營,還要注重兩個方面的該表,一是藉助集中商圈,藉助集中商圈的人氣;二是形成自己的商圈。

實體店在商圈經營上的迴歸,有兩種方式:一是傳統的商圈經營,是實體店經營的本質;二是藉助社會化營銷,重塑商圈。


坐看雲起於此時

實體店肯定要升級,網購衝擊最大的還是低端店鋪便宜貨,這類店往往被淘寶搞垮了。當顧客想買好一點的貴一點的產品,他們會選擇線下好一點的檔次高一點的店鋪!所以,店鋪升級才是一條出路!我就是做實體鞋店的。


農二代162933177

城裡的實體店做不下去,有人說是因為房價,可是小鎮上的實體店也做不下去了,以前的生意是很紅火,生活水平好的人家大多是做生意的,可近幾年,生意日漸衰退,集市上的人越來越少,農村的人大都去城裡打工去了,有的在城裡買房不回鄉下,小地方的人以為鄉下人少了生意不好做,。城裡人流量多,消費大,怎麼也說生意難?


天高雲淡183460524

擊垮實體店的為什麼是虛擬的網絡世界和高租金呢???要找也要找一個好一點的!

電商擊敗的低價產品。真正高端一點的都在實體。

在電商購買的一般只有三類人:

第一經濟低下的,比如像我沒什麼經濟來源,買不起貴的。

第二,愛佔便宜的,實體賣2000,電商才賣200,以為佔了便宜,實際上輸掉了,愉悅的自己。

第三,線下實體沒有的或不好找的。

雖然電商價格低,物流快,就算再理想化,也只能佔到10,還有90在線下實體。

再來說房租。房租越貴,說明地段越好。也就是人流非常大。關鍵是這類人是不是你的目標群體???如果是,你會活得瀟瀟灑灑,否則,會找各種藉口,房租那麼貴,國家怎麼不控制房產?

現在實際確實很難做,電商更難做。或者他們也不會來線下槍實體。說明實體還是經久不衰的。

想要做好實體。有幾點確實得注意。

第一,房租貴,並不代表生意好。要看你經營的項目和見過店面的人的匹配度。也就是要對口。

第二,顧客購買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愉悅的體驗。顧客來到你店裡。就是想找自己需要的。你能夠馬上滿足。顧客就愉悅就高興。

第三,買體必定場景化景點化。萬物是場景,到處是連接,關鍵是能不能激發你的興趣。

謝謝,吃早餐了。


康有為丨3號色

順勢而為,無論做任何行業,做任何事都要順勢而為,你看看現在那些做強做大的公司都不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國家政策的改革。

電商是一種發展趨勢,作為實體商家不應該認為電商搶佔了實體店的市場,別人既然可以在網上開店賣產品,那實體店為何不能呢,擁有自己的實體店在網上開店,可以說是一種優勢,可以增加顧客對自己的信任,還能大大提高自己的銷量,何樂而不為呢。

做生意就是做人,要想讓你的生意做的時間更長,做的更大,就得講誠信,靠賣假冒偽劣產品謀取暴利,無論線上線下這樣的生意是絕對做不長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