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從字面上理解,代表著安寧和諧。 在國內有五個城市以方位加上寧命名,分別是東寧、西寧、南寧、北寧、中寧。 這些城市在歷史上多屬要塞或是邊陲,它們的名字代表了人們的美好意願-祈求全方位的安寧和諧。 然而,除了西寧和南寧,我們都較為陌生。 今天,小魚就來給大家講講中國“五寧”城市的前世今生。


“寧”從字面上理解,代表著安寧和諧。 在國內有五個城市以方位加上寧命名,分別是東寧、西寧、南寧、北寧、中寧。 這些城市在歷史上多屬要塞或是邊陲,它們的名字代表了人們的美好意願-祈求全方位的安寧和諧。 然而,除了西寧和南寧,我們都較為陌生。 今天,小魚就來給大家講講中國“五寧”城市的前世今生。

南寧,簡稱“邕”,別稱綠城、邕城,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 南寧之名始於元朝。 據記載,南寧古屬百越之地。秦統一嶺南地區,南寧屬桂林郡轄地。 東晉大興元年,設晉興縣,晉興縣成為南寧的第一個地名。 之後,晉興縣先後經歷了宣化縣、南晉州、邕州等地名的變革。 元朝泰定元年九月,為慶賀南疆綏服安寧,元朝泰定皇帝頒令改邕州路為南寧路。從此,南寧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西寧,簡稱“寧”,青海省省會,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第一大城市,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軍事重地,素有“中國夏都”、海藏咽喉之稱。 北宋崇寧三年置西寧州,取西陲安寧之意命名。 北宋,與西夏在西北對立,進行了長達近百年的戰爭;西寧,正是表達了北宋王朝統治者對邊疆穩定的一種期望。


東寧,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由牡丹江市代管的縣級市。 東寧市東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179公里,南與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相鄰,是東北亞交通樞紐,國家一類陸路口岸,素有“塞北江南”之稱。 清末設治,以其地居寧古塔東部而得名。清末,中國東北部遭受沙俄的侵略,掠奪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東寧包含著清王朝希望東部邊疆安寧的一層意味。

北寧,現更名為北鎮市,屬遼寧省錦州市代管,素有“幽州重鎮”之稱。 北寧,從金代至清末一直叫廣寧。1913年全國統一縣名,因與廣東廣寧縣重名而改稱北鎮縣。 1995年3月,撤消北鎮縣,設立北寧市。 據說,當時北鎮要成為縣級市,有專家學者提出,若取名為北寧,就可與南寧市、西寧市相呼應,名字則更為大氣響亮。而後改名為北寧。

但由於當地許多老百姓在平日生活中,老名北鎮還是更深入人心。 外地遊客來到北寧,以為北寧和北鎮是兩個地方,經常坐錯車或者走錯路。 2006年2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北寧市正式更名為北鎮市。 如此,“五寧”中的北寧,只能是存在於歷史記載當中了。


中寧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寧夏平原南端,隸屬中衛市管轄,被譽為“中國枸杞之鄉”。 中寧的時間也不長,民國二十二年,析中衛縣東部置中寧縣,駐安寧堡,取中衛、安寧兩地之首字命名。 中寧已有600多年的枸杞栽種歷史,素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中寧枸杞甲天下”的美譽。 中寧滿山遍野都是枸杞,一到七八月份,枸杞鋪天蓋地,整個中寧變成了紅色的海洋。 文/圖 納蘭小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