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退休年齡,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兩者有什麼不同?

user8776068180877

你好!到退休年齡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

作為一個從事社保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員,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題主,除非單位為你繳納了比自己個人繳納費用更高基數的養老保險,否則單位辦理退休與社會個人辦理退休在養老金計算核定上沒有任何區別和不同。

《社會保險法》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繳納社保是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中的主要險種,按照法律規定,有用人單位的,以職工本人工資為基數,由單位與職工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分別繳納,職工個人繳費部分由單位代扣代繳。當前繳費比例為單位20%,個人8%,其中個人繳費部分進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部分進入統籌賬戶。

靈活就業人員以及個體勞動者,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所在地區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按照不低於60%和不高於300%的標準自行確定繳費工資,按20%的比例繳納,其中8%進入個人賬戶,12%進入統籌賬戶。

由此可以看出,勞動者退休後養老金的計算核定是以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繳費基數為前提的,跟辦理途徑無關。但有些效益好的企業在國家規定的退休金範疇外另有企業內部發放的一部分補貼,這完全屬於企業行為,與社會保險計算養老金無關。在按國家政策執行程序和標準上,無論是個人辦理,還是單位辦理退休,在繳費年限和繳費工資相同的情形下,兩者無任何區別。


葉公來幫忙

問題:到退休年齡,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兩者有什麼不同?

題主說的應該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員辦理退休的待遇問題,或者說就是在問養老金的計算有何不同。在單位辦退休的概念比較清晰,在社會上辦退休,指什麼情況,有些同志不見得清楚。其實主要是指沒有穩定工作單位,個人繳納全部社保費用的人,包括普通個人存檔身份參保人員,靈活就業人員,4050人員和失業人員。

那麼到了退休年齡,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兩者有什麼不同呢?要分退休審批和養老金待遇兩方面來說。

1.退休審批

退休審批還是有區別的,我們先來看看退休的法定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2)社保繳費滿15年。

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的審批不同之處,主是體現在女性靈活就業人員的退休年齡和企業女職工的不同。在單位退休的話,女工人年滿50歲就可以。如果在社會上退休,則可能50歲,也可能55歲。具體要看地方政策。大部分地區大多規定女靈活就業人員55歲退休。部分地區允許養老保險統賬結合制度建立前就參加工作的人,或下崗女職工50歲退休。具體以地方政策為準。

2.養老金待遇

在養老金的領取標準上,基礎性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沒有實質性的不同。同一地區退休,繳費年限相同,繳費係數相同的話,在單位退休和在社會上退休的結果可能相同。只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因多年來每個人繳費的標準或金額不同,所以總金額會不盡不同,退休年齡也不見得相同,計算結果很難完全相同,以上這三部分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對在單位退休,和在社會上退休的人來說完全相同。

養老金=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這個公式中會涉及六項數據。1992~1995年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退休政策中養老金計算的這六要素裡並沒有考慮退休時是在單位辦理,還是在社會上辦理。

影響養老金計算結果的六項數據分別是:

1.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

2.退休時工齡,即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3.養老保險歷年來個人繳費係數或指數的平均值;

4.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總金額;

5.和退休時年齡對應的養老金餘命月數或養老金計發月數;

6.養老保險繳費制度改革建立實帳前的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這裡面沒有區分時在單位辦退休還是在社會上辦退休的任何因素。比如,在退休前,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人和有單位的參保人在繳費係數相同的情況下,繳費比例,繳費金額,或繳費標準是不同的。但只要繳費係數相同,社保繳費年限相同,那麼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結果是相同的,沒有實質性區別。如果說有區別,就體現在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上。

為了讓各位瞭解得更加清楚,請看以下幾張圖片。


水流雲在草青青

到退休年齡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8329026553438279459, "vid": "c575c3e4ac78415092c92c63cf61d0e9\

查悅社保APP

到年齡在單位退休和社會上個人繳費退休,兩者有什麼不同?

首先兩者在退休時養老金計算方法都是一樣的。養老金的多少都取決於繳費年限的長短和個人賬戶繳納的總額。如果二者繳納年限和每年繳費標準都是相同的,那麼兩者養老金都是一樣的。


唯一的區別就是在建立了職業年金制度的情況下,單位如果給職工建立了職業年金,那麼有單位的要比沒單位的在退休之後多享受一筆職業年金待遇。另外一般以個人繳費的大多都繳費至滿15年的年限就停止繳費等待享受養老金待遇,而有單位的卻是從建立勞動關係起一直繳納至退休年齡,這樣有單位的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金額都要多,養老金也就高。


心疼的豬

你問到退休年齡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

不同:

在單位辦退休,是單位為你代辦,你等著領養老金就是了。個人辦,你得帶好相關材料到社保局親自辦,辦妥後領養老金。

相同:

如果是在一個統籌區,性別一樣、繳費年限一樣、記入個人賬戶的金額一樣、退休年月一樣,無論是你個人辦理退休,還是單位辦理退休,退休時確定的按月領取的養老金是一樣的。


我愛我家214230147

這個還是有區別的。社會保險雖然有社會保險法規範,但各地還是有很多地方性政策的。舉個例子,醫療保險問題,有的地方規定,退休後依然要繳納醫療保險,在單位退的單位交,個體退的個人交,這個差異就大了。

還有提前退休和女職工退休的問題。以前的老固定工分女職工和女幹部,女職工50退,女幹部55退,靈活就業的55退,如果女性老固定工中的工人在單位退就是50,解除完按個體退就是55。總之,退休政策很古老,地方性政策很多,建議諮詢當地勞動部門。在這裡提問可能會給你誤導的。



陀螺2309

到了退休年齡,如果是在國企上班,退休辦理一個月工作日辦好,不用你操心下個月領退休金。如果是社會上辦退休3-6個月工作日辦理好退休。如果是異地轉移社保6個月-一年辦理好退休手續領退休金。


鬱金香137652766

養老金計算相同,不同的是退休證上蓋的章,單位蓋章的,身後追悼會上有單位派人來讀悼詞(如果單位還存在的話),非單位蓋章的就不知道通知誰來給你讀悼詞了;過年過節可能會有單位派人來慰問送溫暖(禮品或現金,卡里還會有“效益共享金”),非單位蓋章的沒有這一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