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原民辦教師,到今天你後悔嗎?

手機用戶20045778940

【大多數的原民辦教師,他們會為當年的付出後悔嗎】?



【農村小學附設初中班,這是作者本人保存的畢業照片 1977.8.1 】

這個問題直戳當年曾當過工分加補貼的【民辦教師的心房】。因為曾經作為【原民辦教師】出身的我,最能深刻他體會那段【非常歲月】,因為,他們真正寶貴的青春都以奉獻給了那個時代。當年他們真的無怨無悔,心甘情願地將自己所學及再學的知識,亳無保留地教給了農村孩子。


【農村小學五年級畢業照】

那個年代,辦學熱情高,教學條件艱苦,多數小學老師都是以【原民辦教師】為主體。原民辦教師所承擔的教學任務而又往往大於【公辦教師】,因為,公辦教師配備的比例少,而一般年齡有些偏大,不似【原民辦教師】血氣方剛,風華正茂,故而各個農村小學基本上都是以【原民辦教師】為骨幹使用,因為他們的心中或許都存有一個夢想【經過努力工作,當上公辦老師】或【等待時機,讀大學】……

【當年參加大會照片】

【原民辦教師】不但要教書,而且還要參與本地的一些活動,上面的這張照片,就是當年參加政治活動籌備組與“代表"們的合影。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人為的,外界的),那時的年青人,只有極少部分圓了【公辦教師】或【上大學】的夢。而多數的【原民辦教師】最終成為了魯迅先生筆下的【老年閏土】,或許這也是人生的一種命運,當然,他們比閏土幸運的地方在於【他們曾經為之嘔心瀝血教導過的學生,大多數都不會忘記他們,總能聽到人們依然尊他們為老師】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雖然都已是年過花甲之人,雖然,經濟上他們或許拮据,但他們的精神世界大多數都比較充實。隨著近年來各地不斷地出臺解決【原民辦教師遺留問題】的政策越來越到位,有些省以著手解決【原民辦教師】的養老退休等實際問題……

真心說一句,曾經當過【民辦教師的我從來沒有後悔過,因為,曾經加入,故此無怨無悔】。
再次衷心祝福,曾經的【原民辦老師】及所有的老師們【春節快樂,闔家幸福】!


楊老帥

如果我是原民辦教師,到今天后悔與否已經意義不大。老頑童認為,人生就是一種歷練,幾十年的風雨歷程不可能一帆風順。人活著就要有一種順其自然的平常心態。

原民辦教師,在九五期間,有數百萬趕上國家好政策被轉幹,改變了人生。

原民辦教師,有多少人因為待遇低,工作辛苦而半途而廢,丟下這份清貧的職業。

原民辦教師,有多少人是因為當時地方的土政策,以85年為分界線被強行辭退。

原民辦教師又有多少人被辭退後,因為學校缺編,又被聘為代課教師繼續工作,一直到花甲之年仍然沒有 "修成正果 "。

在那特定的歷史時期,在那貧窮落後的年代,又有誰會想到我們國家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 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

原民辦教師,你們的身份是農民,可你們所從事的事業關乎國家的百年大計,你們披星戴月,甘於清貧,為國家的 "掃盲和普九"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你們用青春和汗水以及無私的奉獻精神為發展農村的教育事業立下汗馬功勞,人民不會忘記你們,你們培養出的學生不會忘記你們,國家更不該忘記你們。



原民辦教師大多花甲之年,他們不會忘記當民辦教師時 艱辛的付出,他們更希望社會給他們滿意的回報。現在這些民師大多疾病纏身,有的已離開人世,國家解決他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問題已迫在眉睫。因為這些人已經到了等不起的年紀。


原民辦教師的歷史遺留問題,是個沉重的話題,今天再問這些民師是否後悔的問題,老頑童認為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他們只希望國家 和地方政府拿出點態度,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解決好他們的晚年生活問題。筆者認為,如果處理不好這個問題,這些原民辦教師真的會寒心的 !因為他們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

( 個人觀點,不喜者勿噴)


老頑童有話說

如果我是原民辦教師,我不會後悔!

不是我品德高尚有奉獻精神,也不是我對教育有多麼的熱愛,而是因為,做民辦教師,是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的,而且,大多數的民辦教師,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我會擠上轉正和考師範的班車,成為公辦教師!只要避免了被辭退的命運,就沒有任何後悔的因素!

從民辦教師的歷史軌跡,我們可以看出,也是沒有什麼令人後悔的,只是,我們的一些民師,錯過了歷史的機遇。

當年,從農民中被選出來做民辦教師,那本身就是光榮的,而且,人民公社的那個時候的農民有多苦有多累,那可是現在的人無法想象的。而做了民辦教師,相比農民,不知輕鬆了多少,而且,讓自己的知識有了用武之地,怎麼可能會後悔呢?

後來,土地承包到戶了,民辦教師的工資雖然低,但還是可以補貼家用的。那時候不像現在,根本就無工可做,沒地方賺錢的,民辦教師還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怎麼會後悔呢?

再後來,令一些民辦教師後悔的因素出現了,那就是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教育部門多次組織民辦教師考試,但是,非常遺憾的是,我們很多人並沒有任何危機感,結果,大辭退來了,其中不少民師被迫離開了教育崗位。而沒有被辭退的,不是通過考試進了師範學校成了公辦教師,就是直接轉正成了公辦教師。還有一些達到了退休年齡的,以民師身份辦理了退休手續,雖然退休後養老金不高,但畢竟達到了老有所養。

最悲催的,就是被辭退了的民師。而當時,國家對這部分辭退民師,沒有任何安置政策,也沒有任何補償政策,給這部分民師帶來了長久的痛,直到前幾年,才落實政策,給了微薄的補貼。但標準太低,跟辭退民師在辭退前的貢獻不相匹配。希望政府進一步解決好這部分民師的老有所養問題,這些人最小的也到了退休的年齡,等待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教師妹子一枝花

我曾經就是民辦教師,說實話到今天還真是很後悔。

話又說回來,已是過去時,後悔又有什麼用?畢竟親身經歷過,磨練過,煎熬過,也就感悟太深,明白太多!



圓了做一回教師的美夢。每天面對幾十個學生,以自己僅有的知識,向他們灌輸學識,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講臺上的激揚文字,揮汗灑淚,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社會的讚譽。一次次深鑽教材,撰寫教案,逐漸進入“角色”,成為教學的行家裡手。不再羨慕別人做教師的榮耀,因為自己也是教師,一個光榮的人民的民辦教師。


練就了克服困難的意志。做民辦教師的苦,做民辦教師累只有做過民辦教師的人才會明白。兩頭不見太陽,學生一進門,便緊隨其後,即使課間也要坐在講臺上,看著學生玩耍,甚至午睡。民辦教師教書的那個年代,一個學校只有一二名公辦教師,民辦教師可都是主課副課一身兼,就連音體美這些“專業課”也由他們包攬了。每月幾十元的工資,除了自己零用還要“養家餬口”,地裡還有種子、肥料“嗷嗷待哺”。這且不說,好不容易有個禮拜天,學區教師集會又不得不參加,攢到一起的農活還得去“接濟”。寒來暑往,一二十年還不都得這麼熬過來了嗎?

還是得到了“政策的紅利”。儘管做了多年的民辦教師,可由於“界定年限”的無情,使得“失業”又“下崗”,為生計到處打工奔波,欣喜的是60歲以後還能享受每月8元、10元不等的教齡補助。雖說太少,至少還能說明國家沒有忘記曾經無和奉獻的民辦教師們。如果國家能把他們的教齡補助每月提高到50元,那原民辦教師的遺留問題也算得到合理的解決了。


提神只為自己

如果你是原民辦教師,到今天你後悔嗎?

我是一名大別山區民辦代課教師,已在教壇工作過二十五個春秋。問主要問我“今天你後悔嗎?” 望穿秋水盼黎明,心已冷,情已滅,何存後悔。

曾記得三更燈火五更雞,披星戴月,含辛茹苦,嘔心瀝血,為人師表,甘獻青春。曾記得聞雞起舞勤工作,風餐露宿,風雨無阻,甘苦同舟,榮辱與共,無怨無悔。

到如今飢寒交迫欲溫飽,衣衫襤褸,食不果腹,體弱多病,步履蹣跚,侈求無望。盼餘生天下寒士俱歡顏,古稀耄耋,有食可餐,有衣可穿,有病可醫,老有所養。

請天下代課教師,站立於風雨中,接受曾經受過教誨的孩子們的禮讚!接受國家的檢閱吧!


旭日東昇付先

做為一個原先的民辦教師的我,想想為教十年的經歷,現在想起來後悔死了。

我就以我當民辦教師十年的經歷,來告訴你是如何後悔的。

我91年高中畢業,在與高考失之交臂之時,正好趕上教育力量十分短缺,鄉里招聘教師,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參加了招選民師考試,並且被入取了,在考試後三五天就上班了,那時上班心裡充滿希望為自已能成為一名教師而光榮,我的同事都是我以前的老師,那時的我掙一等工資才88元,與公辦教師工資相差千里,此時的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夠轉成正式老師,我也為這一目標而努力。我就忙於進修學專業知識,我們初次上班,沒有民辦教師任用證,我就唸了兩年的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於94年畢業,教委給我發了民辦教師任用證,那時小學民辦教師可以考內招,但是必須有證(民辦教師任用證),有級(就是教師等級)。定級必須有學歷,高中學歷和書畫函授大學不頂學歷,為了定級我又唸了兩年中師,在96年我終於拿到了中師學歷,次年我也成功地被定為了小學二級教師[定級要先訂三級(或二級),三年後有資格定一級,定完一級五年後方可定高級],按理說也有證了也定級了,應該讓我參加內招考試了吧,可此時的內招條件又改成必須是86年以前參加工作的,我又無情地被劃到了線外,最讓人意外的事就是在2000年初開學,我接到了學校的通知說你被辭退了,沒有任何理由,所有的民辦教師無論工作長短,有證無證全部被辭退。


踏雪尋冰兒

風雨兼程,一路走來,見證了太多太多,當初選擇民辦教師這一職業,後因諸多因素解甲歸田,現已到古稀之年,老無所養,成了被遺忘的角落,但一點也不後悔。記得在那巴掌大的辦公地方挑燈夜戰,煤油燈下傲紅的眼睛,每月3至5元的生活補貼,270個工分回生產隊領糧,那苦那累難以想象,但每天看到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這個孩子王當值了。工作雖累,生活雖苦,但看到自己親手培養的學生走向社,為國家建功立業,自己辛勞的付出,也算對得起天底下最光榮職業這一稱號。社會把我們定位為民師,但我們是那個時代的真正教師,今天的教育事業有我們當年的苦勞,社會可能已把我們忘記,但我們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如果有人問當初幹這一行現在後悔不,我可以肯定的,大聲的告訴你,永不後悔,我畢竟實現了人生的價值。


綠水青山888


一葉輕舟85

我是75年5月高中畢業,正當農村大辦初中教育急需教師的年代,我就被推薦進入農村學校,經考試頒發了民師任用證,開始每月3元補助費,後來每月10元。在學校裡可以說叫幹啥就幹啥,缺哪補哪,從不講價錢,任勞任怨,一直到82年人家聽說我因生育二胎違反計劃生育政策民師指標被收了,但並沒有離開教育崗位,直到2007年才離開了自己苦心經營的學校。後來為了營生我只好被聘請到市裡的職業學校去做學校管理工作,一直幹到2014年我才結束了我的教育生涯,一共幹了39年。在教育這塊陣地上可以說啥都幹過,幹啥啥出色,年年被評為模範教師,光縣級模範就有五次,學校管理崗位上從班主任、教研組長,到總務主任、政教主任、教導主任,到付校長,甚至是學校臨時負責人實際就是校長,哪裡需要我就毫不猶豫的去接受,哪門功課成績上不去我就一馬當先去擔當。三十九年呢,人生能有幾個三十九年呢,可以說我把我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教育事業,可到現在老了,無工作能力了,生活靠種地,養老靠孩子,這公平嗎!

不論別人怎樣看待咱,我做了三十九年的民辦代課教師從來不後悔,無悔民辦教師的教育生涯。


心繫河洛

不後悔,因為民辦教師是60年代後,我國人口過渡增快,國家預測準備師資考慮不周,國家經濟發展過慢,眾多因素影響出現的產物。當時的農村民辦教師人數佔教師隊伍一半左右,他們為我國的基礎教育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當時國家為民辦教師每月補助5元錢,當時農民收入也很低,民辦教師從各個方面來看還是優於農民的。但從社會的發展觀點來看,對那些沒有轉為正式教師的民辦教師和代課教師給予補助是合情合理的,到退休時給養老金更是應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