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鋰電池產業快速發展 帶動鈷行業消費將超過5萬噸

目前動力用鋰電池主要為三元和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大於磷 酸鐵鋰,而且隨著三元電池鎳含量的提升,能量密度也會得到提高。在提高能量密度的趨勢下,

2017年三元電池裝機佔比已接近40%,增速明顯。

鈷為三元材料的重要原材料,2017年鈷價快速上漲,MB鈷價格從年初的14.5美元/ 磅上漲到年底的35.5美元/磅,漲幅達145%。進入2018年鈷價上漲並沒有停息,截止到 3月底又上漲到43美元/磅。

鈷價上漲的同時,新能源車產業鏈面臨的卻是國家補貼標準的下降,全產業開始 大範圍降成本,電池作為整車成本的主要部分自然首當其衝。電池成本中以原料成本 為主,四大材料中正極材料佔主要部分。但對於三元電池來說,在原料鈷價格持續上 漲下,三元正極材料價格不降反升,這給電池廠帶來更大的降本壓力,、NCM 523\622 材料分別從2017年初的15.5、17.5萬元/噸,上漲到近期的23、24萬元/噸,漲幅分別達48%、37%。電池只能通過向其他材料壓價來傳導降價壓力,2017年三元電池組的價 格僅從Q1的1.6元/Wh下降到Q4的1.5元/Wh,降幅僅為6%。對於整車廠來說,在現有技 術體系下,只有採用三元電池配套乘用車才能滿足越來越高的能量密度要求,也才能 高效地提高車輛續航里程來滿足消費者真實需求。

在鈷價格持續上漲並沒有停歇的跡象下,三元電池目前面臨材料價格上漲、終端 售價下降的雙重壓力,而高鎳三元材料的應用將是一條有效的解決路徑。

三元材料高 鎳化後,鈷含量會逐步降低,同時電池包能量密度也將得到提升。例如,NCM 111的克 容量僅為150-160 mAh/g,而隨著鎳含量的提升,NCM 811的克容量可達到190 mAh/g, NCA為200 mAh/g左右,提升非常明顯。

隨著高鎳三元電池滲透率的逐步提升,2018-2020年國內動力領域 對硫酸鎳的需求將達到6.43、13.13、29.94萬噸,同比增長達60%、104%、128%。從全 球需求看,我們預計2018-2020年對硫酸鎳需求在31、48、78萬噸,同比增長37%、54%、 61%,年複合增長率達到50%。

當三元轉為高鎳材料後,鋰源需要從碳酸鋰切換為氫氧化鋰。具體原因為高鎳三 元材料的燒結溫度不能超過700℃左右,但碳酸鋰的熔化溫度在700攝氏度以上,因此 如果採用碳酸鋰會導致其分解不完全,材料鹼性過強進而影響電池性能;而氫氧化鋰 的熔化溫度在400℃左右,所以適合作為高鎳三元材料的鋰源。

2018-2020年電池領域對氫氧化鋰的需求在1.95、2.84、5.59、11.06 萬噸,同比增長46%、97%、98%,三年複合增長率在78%,需求具備高景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