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級職稱有沒有用,看完這8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你在中級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

近期的刷屏熱文《“你一個送外賣的,憑什麼幹掉北大學霸?”》中,介紹了這樣一位在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贏得總冠軍的外賣小哥雷海為:14年前,偶然在書店看到一本《詩詞寫作必讀》的他愛上了詩詞。十幾年來,他在工作之餘背誦了1070首詩詞,最終在大會的舞臺上KO掉北大才子,收穫了全場百人的集體起立、鼓掌祝福,也得到了“海闊天空,大有作為”的嘉賓評價。

當年懵懵懂懂闖入詩詞世界的他,也不會想到今時今日能夠因這份追求獲得如此榮光吧。就像節目中董卿所說的那樣: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

關於中級職稱有沒有用,看完這8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學習有沒有用?”似乎是個經久不息的問題。

職稱醬也常常遇到有人問:真的有必要考中級職稱嗎?考中級職稱真的有用嗎?……可無論搬出多少會計法相關法規要求,貼出多少財務人員招聘需求,關於必要性和實用性的疑問似乎從未減少。

其實不難理解,畢竟要付出數以月計的時間,期待得到一個確定的收穫實在再正常不過。

所以今天,職稱醬想用接下來這八個真實故事告訴各位考生:你在下班後翻過的書,在週末的圖書館刷過的題,在焦慮迷茫時崩過的潰,都不會欺騙你,它們終將會在日後綻放漫天光彩。

  • @小玉呱呱:

考中級的那一年,正在一家NGO做義工。因為我本職工作是會計,所以也兼了公益機構裡一些財務工作。管了一個月賬後發現機構實在是捉襟見肘,甚至有些入不敷出。仔細對比了當年的賬目後,我發現財務管理簡直是一團糟。

當時正好完成了《中級會計實務》和《財務管理》的一輪複習,膽大的我嘗試著在運作中引入了會計信息系統,一點一點地用財管知識搭建了預算制度,後來還成功幫機構融到了一筆資,也是第一次發自內心地為自己是財務人而驕傲。

  • @四月時雨:

工作三年後還處於“既沒存款,也沒對象”的狀態,快被一成不變的生活憋得透不過氣來。那時候看到一篇《第一批年薪百萬的90後註冊會計師》。一方面驚訝於一個自己完全想象不到的上層財務世界,一方面自愧於三年間累積出來的差距。

本想當年報考CPA的,無奈學了五章《會計》後實在有些乏力。在朋友的建議下,我選擇了今年備考中級三科,打算有了中級的理論基礎之後再嘗試CPA。

至今已複習了六個月,完成了一輪看書和二輪做題的一半。雖然這六個月僅僅完成了備考之路的一半旅程,但半年來調整的作息、養成的學習習慣、鍛鍊的毅力和意志力,我想是和知識一樣重要的寶貴財富。

對於我來說,確實羨慕年薪百萬的註冊會計師,但是也選擇先成為月薪過萬的中級會計師,再腳踏實地地走好未來的考證之路。

關於中級職稱有沒有用,看完這8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 @行走的貓咪:

考友拿到新單位offer時,我問她中級職稱有沒有用。她告訴我,只有CPA、ACCA被認可,中級還夠不上加分項。

我正準備灰心時,她提起一口氣繼續說:但面試官看中的是工作後仍堅持學習的上進心。畢竟,語言水平可以培養,工作經驗可以積累,但它們的前提都是擁有持續學習的進取意。所以,最後只有中級職稱的我,使出渾身解數搞定了面試官。[耶]

  • @奔騰的止水:

單位裡之前有一位男同事,非常看不起會計師序列的職稱,認為含金量太低。後來單位公開招聘中層幹部,報考條件之一就是具備中級及以上職稱。好在他曾經考過一個“企業法律顧問”,勉強相當於中級職稱,才算認定成功。

所以職稱有沒有含金量不在證書本身,關鍵得看單位是用人還是用標籤。當然,比起注會中級可能僅僅是一個標籤的存在,但對於很多職位而言,沒有中級這個標籤就是萬萬不能的。

關於中級職稱有沒有用,看完這8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 @比較忙的陳小姐:

去年中級出成績的那天,我在備考打卡的小號上發了這麼一條微博:以為自己做不到,但是做到了,真好!#學習果然還是得努力啊##邊上班邊學習真的很痛苦##考了不知道有沒有用但是感謝努力學習的自己##中級會計師#

今年跳槽的時候,我在日常用的大號上發了這麼一條微博:以為自己拿不到FA(職稱醬注:財務分析師)offer的,但是拿到了,真好!#努力果然還是得純粹啊##邊上班邊學習真的收穫了很多##感謝努力備考中級的自己##一起考CPA#

  • @早起的人兒有飯吃:

碰上西安“史上最寬鬆戶籍政策”,實在是幸運。一年來,西安面向學生和工作者5次放寬了戶籍政策。對於我這樣持有中級會計職稱的技能人才,只要成功地被西安當地用人單位錄用,即可實現舉家落戶。

年初我辭了老家漢中的工作,來西安面試了一週後順利地找到了現在的會計主管工作。簽完合同當天我就遞交了落戶申請。這不,兒子的上學問題也一併解決了。

關於中級職稱有沒有用,看完這8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 @膽小的張大膽:

要說證書沒有用,我是不敢苟同的。畢竟旁觀朋友們在職場中的打怪升級之路,看得出來也同樣是一條證書進階之路。但要說證書在其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這個還真不能給出準確回答:有的在考出中級後迅速跳了槽、漲了薪;有的卻還在原地,待第二年考完CPA最後一科後再去的會計師事務所;還有的也沒考什麼證,卻照樣在財務部混得風生水起。

還是看你除了證書之外有哪些底氣吧,沒有證書有資源或資歷的話,應該也沒問題。

  • @夏天有點熱:

經常有人問我考個中級職稱可以賺多少錢,有沒有用,有什麼用。今天我統一回復一下。

收入是個隱私問題(主要是女友說秀收入漲得慢),我只能說自從有了這張證書以後,喝酸奶再也沒有舔過蓋子,喝星巴克不自拍了,雙十一過後不用吃土了,七夕也敢在朋友圈秀髮給女友的紅包了!

作用倒不是啥隱私問題,年底的時候月薪漲了一千塊(同事只漲了五百),還有就是第二年主管升經理的時候,我成功地升了主管(又漲了一千,同事當然沒得漲啦哈哈哈)。

關於中級職稱有沒有用,看完這8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不知道看完這些的你,是否對於中級職稱有了更深的認知——能看到這張證書的背後,專業知識對於實際工作的指導,備考過程對於考生的素養提升,證書標籤對於職業晉升的推動作用,以及對於大城市落戶的超強助攻。

真的,別再問中級職稱到底有沒有用了:你在中級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或早或晚,但終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