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清代的《大禹治水圖》是怎麼完成的?

老玉77

“天下玉,揚州工”,渾厚、圓潤、儒雅、靈秀、精巧是千百年來揚州玉雕特徵,其中揚州的巨雕、山子雕更是名聞遐邇。而“大禹治水”這件玉雕作品,那可以稱得上是山子雕中的扛鼎之作,也是故宮鎮宮之寶之一。

"大禹治水"的玉山栩栩如生講述了那個流傳已久古老的故事,現存放於故宮珍寶館。下面跟著文玩姐來一起了解一下 "大禹治水"玉雕作品的由來。

恢宏龐大的鉅作

"大禹治水"這座高224釐米、寬96釐米、座高60釐米、重5.3噸的“玉器之王”創作於乾隆時期,它是中國玉器寶庫中雕琢最精,用料最宏,花時最久,費用最昂,器形最巨,運路最長,氣魄最大的玉雕作品,也屬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大禹治水圖玉山子"刻畫的就是禹率領大眾開山的場面。玉雕上有栩栩如生且靈活的人物、還有重山疊蟑,山間流泉飛瀑、古木叢生。彷彿一幅鮮活的現實生活畫面!

仔細看上面的圖案,你會發現就連小小人物的神態都隱約能見,都是卷著袖子或光著膀子幹活,還有那個古代男人的丸子頭,腿上的肌肉隨著動作的展開爆發出力量。

玉匠用完美的玉雕技藝再現了大禹率領民眾改造山河的壯觀場景。這其中不僅僅是一種偉大民族精神的弘揚,更是玉文化發展的最終追求。

這塊玉石哪裡來的?

這還得從三百年前說起,據說民間有人發現了一塊重達6噸多的玉石,這塊大玉石色澤青綠,質地細膩,光潤如脂,且體量罕見,消息很快就傳開了,乾隆知道後很開心,下令將其火速運往京城。

可那時候都沒有現代的吊裝工具,怎麼辦呢?只有全靠人工和畜力,你想象一下6噸啊,這是要多少馬車和人才能將其從山上運到京城,可以說為了完成乾隆旨意,上千名役夫和一百多頭壯馬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浩浩蕩蕩,最終花了三年多才運送成功,這場面可與大禹治水相媲美!

乾隆親點畫藍圖

當玉石送達京城,乾隆早已把設計方案選好,在當時影響最深的就非大禹治水莫屬,於是《大禹治水圖》成了不二選擇。同時乾隆希望用玉雕將大禹治水圖復刻,也希望自己能像大禹一樣千古留名。

為了趕在乾隆80大壽前完成製作,揚州工匠分晝夜不停分成好幾班地加工,最後終於在七年後,才完成這件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大型玉雕!

揚州玉雕 氣吞山河

自古流傳這樣一句話“造辦處蘇州的玉,作以精巧見長;揚州的玉,作以大取勝。”也就是說揚州的玉雕藝人,特別擅長加工大型玉雕。

說到大型雕刻這個玉雕就屬於大型玉雕中的山子雕,山子雕工藝以表現山水人物題材為主,製作時先按照玉料的形狀、光澤、結裂進行構思,以不破壞它原始、自然、流暢的外形為好。除去瑕疵,掩其結裂,順其光澤,務使料質、顏色,造型渾然一體,然後,按“丈山尺樹、寸馬分人”的法則,在籽料上或浮雕,或深雕;使山水、樹木、飛禽,樓臺、人物等形象構成遠、近景的交替變化,以取得材料、題材、工巧的統一。“山子雕”技藝是揚州玉雕傳統技藝的代表品種。


關注文玩姐,一起聊文玩,漲姿勢~


文玩姐

非常失望,至今無人解釋清楚。

古法制玉,或者是傳統制玉,都是轉動玉料,而設備是固定不動的。那麼《大禹治水圖》也是如此操作完成的嗎?如此體量如此重量在200多年前可能嗎?

那麼玉料不動,加工設備移動,在200多年前可能嗎?

這兩個可能性都幾乎不存在!那麼《大禹治水圖》是怎麼完成的!!!



老玉77



大禹治水”玉山(清代)玉山高224釐米寬96釐米底座高60釐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玉之巨器“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國玉器寶庫中用料最宏,運路最長,花時最久,費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氣魄最大的玉雕工藝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玉禹山”置於嵌金絲褐色銅鑄座上,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為名貴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重5350千克。青白玉的晶瑩光澤與雕琢古樸的青褐色銅座相配,更顯得雍容華貴,互映生輝。“玉禹山”卓立如峰,峭壁崢嶸,瀑布急湧,古木參天,聚集著鑿山導水的勞動大軍,玉師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巧妙地結合材料的原有形狀,靈活安排山水人物,在山巔浮雲處,還雕成一個金神帶著幾個雷公模樣的鬼怪,彷佛在開山爆破,使這件描寫現實的作品,具有了浪漫主義的色彩。“玉禹山”工程浩大,費時費工。玉樣從新疆運到北京歷時三年多,在宮內先按玉山的前後左右位置,畫了四張圖樣,隨後又製成蠟樣,送乾隆閱示批准,隨即發送揚州,因擔心揚州天熱,恐日久蠟樣熔化,又照蠟樣再刻成木樣,由蘇揚匠師歷六年時間琢成,玉山運達北京後,擇地安放,刻字鈐印,又用兩年功夫,頗費周折,才大功告成。

“玉禹山”的雕成,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是一次偉大的壯舉。它的正面鈐刻乾隆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大方印,背面刻“八徵耄念之寶”方印,下方還有長篇御製詩及註文,可見他對此作品何等驕傲,何等珍視,把它當作自己一生的總結。

“玉禹山”永遠是一件無與倫比的藝術珍品和國之瑰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