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飯店的設計

北京香山飯店的設計

北京香山飯店的設計

香山飯店使貝聿銘有機會重新尋找中國的現代建築風格。他的理想是為新中國創造一種新的建築語言。 貝聿銘在接受採訪時說:“中國的建築不能重返舊式的做法。廟宇和宮殿的時代不僅在經濟上使建築師們可望不可及,而且在思想上不能為建築師們所接受。我希望儘自己的淺薄之力報答生育我的那種文化,並能儘量幫助建築師們找到新方式……”

本著尋找一種新式建築語言的追求,貝聿銘開始新的探尋。在長江流域的蘇州、杭州、揚州、無錫等城市,貝聿銘參觀了曾被大家族居住過的園林和庭院,看到了飛翹的屋簷、富麗堂皇的屏風、多彩多姿的窗戶。經過考察,貝聿銘認為,這幢建築必須體現中國建築藝術的精華。比如中國園林建築和民居中院落與室內空間不可分割的相互滲透,園林建築中觀賞路線的佈置使人感覺到從幽靜僻靜到豁然開朗的強烈對比,這些優秀的建築手法,都應該繼承下來。

貝聿銘對香山飯店傾注了心血,設計師卡倫·範·蘭根說:“在建築香山飯店的兩三年時間中,他每隔兩小時就會帶著圖紙和立面圖到我桌邊來。我們的工作時間特別長,他非常執著。”

北京香山飯店的設計

西式建築傾向於用單一的正面建築來表現自己的風格。香山飯店則不同,它層次感很強,逐漸展開,引人入勝。最令人稱道的是“四季庭院”,那裡,疏影婆娑,人們可以一邊品茗一邊欣賞竹叢和金魚。以這座陽光燦爛的庭院為出發點,各條走廊蜿蜒伸展,通向四間低層的廂房。由於設計精巧,從廂房可以看到四周園林的景色。

貝聿銘說:“在西方,窗戶就是窗戶,它要放進陽光和新鮮空氣。但對中國人來說,窗戶是鏡框。那裡總有園林。” “香山飯店表現了建築在文化上如何延續——擷其精華,成就自我。” 貝聿銘在材料運用方面更是精益求精。他希望香山飯店的窗戶採用北京城牆上的那種舊式瓦片來裝飾。瓦片從窯中燒出時工匠們給它們上了釉彩,使這些瓦片具有與眾不同的深灰色的光澤。這就是貝聿銘喜歡的建築材料——簡樸卻不失優雅。

解決了瓦片問題後,貝聿銘開始著手解決小花園的裝飾問題,香山飯店的西式客房有十一座栽有奇花異草和參天古樹的靜謐花園。花園中的小徑蜿蜒曲折,小徑上面有彩色石子鋪成的精緻的竹子和梅花圖案。 這些石子是貝聿銘的助手曹凱文從越南邊境附近的邊遠河床採集來的,雲南的石柱用來裝飾香山飯店的花園。

隨即他們在雲南的石林外圍仔細選擇岩石,並用彩筆標明選好的石塊。然後,工人們把這些總重量達二百三十噸的尖柱形岩石從二十米深的地基中拔出,裝上四十輛平板貨車,經過兩千四百公里的行程運到香山,那些岩石為花園平添了一份神秘的原始氣氛。

北京香山飯店的設計

香山飯店在美國的影響很大。後現代主義者把它理解為貝聿銘在建築上的一次妥協。他們評論說,現代主義的權威終於採納了借鑑歷史進行裝飾的做法。貝聿銘的答覆是:“現代主義沒有衰竭,根本沒有衰竭。當然,現代主義發生了變化,在向好的方向轉變。如今現代主義擁有了更多的自由。”

香山飯店開張七個月以後,美國授予貝聿銘普利茨克獎。這是建築界可與諾貝爾獎相媲美的一項大獎,貝聿銘因此得到十萬美元的獎金和亨利·莫爾創作的一尊雕塑。授普利茨克獎的人認為香山飯店表現了建築在文化上如何延續——不對過去橫加批評,而是擷其精華,成就自我。

北京香山飯店的設計

北京香山飯店的設計

北京香山飯店的設計

北京香山飯店的設計

北京香山飯店的設計

北京香山飯店的設計

北京香山飯店的設計

北京香山飯店的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