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留美硕士生与父母决裂:你们的爱,毁了我的一生

北大留美硕士生与父母决裂:你们的爱,毁了我的一生

为人父母,最应该学会的就是"放手"。

——江晚舟

之前,看到一个报道:“北大留美硕士发万字长文控诉父母”。

事件的主角王猛(化名),80后,北大高材生,美国排名前50大学的研究生。

父母是机关单位的员工,文化程度不低。但从他出生起就一直包办他的一切,比如:

有一次学校文艺汇演,要求所有同学穿齐膝短裤,但他的母亲强行要求他穿长裤。

高中时,因童年阴影无法与同学正常相处,曾多次跟父母争取到外面的学校读书,但都遭到了强烈拒绝。

类似于这种不合理的控制行为,一直到研究生时期,依然存在,王猛非常痛苦,因为这些控制严重影响了他的社交能力,甚至造成了他某种性格上的弱点。

最后他终于爆发,12年没回家过年,6年前与父母断绝了联系;并发了一条一万五千字的长文来痛陈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过度关爱”给自己造成的压抑和痛苦。

很多人都很疑惑,在这样一个父母受过良好教育,从小成绩优异好学上进,似乎没有任何缺憾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正常的呀,为什么却偏偏脱离了轨道呢?

其实,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一种最为复杂的心理模式。

大多数父母觉得,自己倾其所有给了孩子全部的爱,他们常常直接替孩子做决定,原因是怕孩子走了弯路,怕孩子受到伤害,他们内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切顺利。

而作为孩子,却在父母过度的关爱里只觉得尊严丧失,尤其连发出抗议的权利都被剥夺时,很多孩子会选择关闭心门,麻痹自己,即使成年后依然走不出童年的阴影。

父母对孩子的爱从来只需要适可而止,而不是泛滥成灾。

北大留美硕士生与父母决裂:你们的爱,毁了我的一生

我有个表弟,父母都是中学老师,也是从小到大都受着父母过度的控制。

从他出生开始,他的父母就给他安排好了一切,小到每天穿什么衣服,几岁上学,在哪上学;达到在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跟谁结婚。

表弟从小就被他们打造成了一个神童,三岁就会背《三字经》,五岁会背圆周率。六岁时,他的同龄人都还在上学前班,而他就直接跳级去读了三年级。

他的整个学生时代一路绿灯,16岁就考上了重点大学。我们都以为他跟我们不同,他的将来一定辉煌无比。

然而大学毕业,他就被父母安排到当地镇上的初中教书。工作了两年,就在父母的安排下结了婚。

他的父母说:“他年龄这么小,去外面肯定会被别人欺负,我们就他一个儿子。”

我们总说,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想法,做父母的不可能永远替孩子规划一切,很多问题只能让孩子自己去面对。

婚后没过多久,表弟就死活闹着要离婚,最后辞了职,自己考了研究生到外地读书去了。

自从表弟离开家,他的父母每天像失了魂一样,哀叹自己没教育好孩子,才让孩子记恨自己。

其实,这哪里是没教育好孩子,这分明是没教育好自己,不知道怎么去当一个合格的父母。

北大留美硕士生与父母决裂:你们的爱,毁了我的一生

以爱之名,伤害最爱的人,是最残忍的爱。

小童星林妙可,8岁就登上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穿着一席红裙,用纯真笑容、清甜歌声震撼了几十亿人,并迅速红遍全国。

但她有一位帮她全权打理一切事务的妈妈,小到服装造型,大到公关商演,一切演出事宜,都要过她这一关。

尤其是在穿衣服上,硬是把林妙可打扮成了一个老气横秋的大妈。甚至曾被网友吐槽,林妙可是全班最丑的女生,希望她的舍友能教她穿衣打扮化妆。

不仅如此,在事业上,她的妈妈也是一手操控。各种无底线捞金,让她在13岁时,就去给助孕活动代言。为了接商业活动赚钱,经常让林妙可在学校请假旷课。

其实很早的时候,演员濮存昕就曾建议,林妙可的父母应该停一停,把原来学到的那一套忘掉,去上学,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然而,别人的建议都没用。她的妈妈曾经很骄傲地说:“她什么话都跟我说,手机密码我有,信息我可以看,就是所有的事情,她跟我之间没有秘密。”

当然,我们并不反对亲密的母女关系。但是过度的控制,只会让孩子失去纯真,失去自我,甚至失去基本的人的能力。

十年过去了,再次出现在大众眼前的林妙可,说话不自然,做作,傲慢,土气,各种负面新闻缠身。尤其是当林妙可接连落榜北影、中央音乐学院、中戏以及上戏后,网络上对她的嘲讽更达到顶峰。

父母变味的爱,根本不能称之为爱。这对孩子来说,更像是一种慢性毒药,它会悄悄渗进孩子的五脏六腑,然后不知不觉间毁掉孩子的一生。

北大留美硕士生与父母决裂:你们的爱,毁了我的一生

伦敦大学一项权威调研结果显示:父母对孩子控制欲强,容易对孩子造成长久的心理伤害,令他们长大后幸福指数较低、依赖性较强,负面影响堪比丧亲。

研究人员追踪调查5362人,从十来岁一直到年逾花甲,了解平时父母对他们的行为限制,以及长大后的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

结果显示:他们长大后比较不快乐,独立性较差。

新东方董事俞敏洪也曾说,父母对孩子的规划不应是一种强制行为。

一旦让父母习惯了操控孩子的人生,孩子就永远无法做回真正的自己。

教育孩子就像煮饭,如果你一开始就把火加到最大,等你闻见糊味时才把火关小,那时饭一定是糊了的。反过来也一样,火就那么大,而你一直往锅里加水,那饭肯定也是稀的。

最好的方法是,该加水时加水,该加火时加火,火和水都够了的话,那就等着,饭自己会熟。

为人父母,最需要学会的就是“放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追求想要的未来。

我们应该指导孩子如何去过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

教会他们如何去爱,而非以爱的名义捆绑孩子的一生。

北大留美硕士生与父母决裂:你们的爱,毁了我的一生

-END-

舟舟小剧场

小楚:哎呦妈呀,我的嘴疼啊~

我(好奇):咋地了这是,东北话都出来了?

小新(凑了脑袋过来):被谁抽大嘴巴子了?!

小楚(白眼):才不是,(泪)口腔溃疡啊……

我(腹诽):让你天天吃辣条。

往期精彩内容

你的戾气,终会花光你的所有运气

"只对亲近的人发脾气""这是病得治"

社交潜规则:戒不掉随便撑不起自由

好的婚姻里,女人都得有点脾气

你的站姿,暴露了你的交际圈

后来的我们:有多少人,在假装说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