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弟子、豫劇大師閻立品,戲如人生,終身未嫁,葬於父親墳旁

中國豫劇名旦六大家之一閻立品,曾當選河南省政協委員,任中國戲劇家協會河南分會副主席,代表劇目《秦雪梅》《西廂記》等。

她終身未嫁,一生坎坷,1996年8月11日病逝於家鄉河南封丘縣,享年75歲。生前遺願:迴歸故里,葬在父母身邊。

梅蘭芳弟子、豫劇大師閻立品,戲如人生,終身未嫁,葬於父親墳旁

閻立品,1921年2月7日出生於封丘縣荊隆宮鄉仝蔡寨村,原名“閻桂榮”。

父親閻彩雲,是著名豫劇旦角演員,號稱祥符調“四朵雲”之一。受其父薰陶,閻立品10歲時離開家鄉學戲。

梅蘭芳弟子、豫劇大師閻立品,戲如人生,終身未嫁,葬於父親墳旁

閻立品成名後,她為自己定下規矩:不唱堂會,不唱粉戲,堅持潔身自愛的處世原則。

她堅持“學藝先學藝德,立藝德先立人品”的操守。為了不給日本侵略者演戲,豆蔻年華的她毅然削髮,女扮男裝隱匿民間。

梅蘭芳弟子、豫劇大師閻立品,戲如人生,終身未嫁,葬於父親墳旁

1950年,她參加河南省政治協商會議和開封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同年,她的第二稿《秦雪梅》在武漢上演,並第一次上演革命現代戲《劉胡蘭》。1951年,成立立品劇社。

梅蘭芳弟子、豫劇大師閻立品,戲如人生,終身未嫁,葬於父親墳旁

1953年冬,閻立品應邀參加商丘人民豫劇團,併到上海演出,得到京劇大師梅蘭芳的賞識。1954年初,她被梅蘭芳大師收為地方戲的第一個弟子。梅蘭芳這樣評價她:音色美、唱腔純,扮相秀美,表演深刻含蓄,是地方戲中少有的閨門旦。

1955年,為慶祝梅蘭芳舞臺生涯50週年,閻立品去北京參加紀念活動,梅蘭芳贈她一頂翡翠鳳冠。

梅蘭芳弟子、豫劇大師閻立品,戲如人生,終身未嫁,葬於父親墳旁

1956年,閻立品在河南省戲曲會演中榮獲一等獎。1957年,她被打成“右派”,送信陽勞動改造,受盡了屈辱。1959年摘掉帽子,1962年調入河南省豫劇二團。

1966年,她又被下放到西華縣黃泛農場勞動改造。1976年10月,她從農場回到鄭州,被調到河南省豫劇二團。

梅蘭芳弟子、豫劇大師閻立品,戲如人生,終身未嫁,葬於父親墳旁

1980年,河南省舉行豫劇流派彙報演出,閻立品自編自演的《秦雪梅》被譽為豫劇旦行五大藝術流派之一。

1982年,花甲之年的閻立品率團回到家鄉封丘演出。1984年,到封丘縣豫劇團領銜主演,授徒傳藝。

梅蘭芳弟子、豫劇大師閻立品,戲如人生,終身未嫁,葬於父親墳旁

還是少女時候,閻立品即遭受人生重創,立誓終身不嫁。

1996年8月11日,閻立品的癌症擴散,病逝於家鄉封丘縣。家鄉人民沒有忘記閻立品,一條路命名為“立品路”。

梅蘭芳弟子、豫劇大師閻立品,戲如人生,終身未嫁,葬於父親墳旁

閻立品葬於故鄉村頭的田地裡,墓冢四周用花崗岩圍起,墓前立著一塊石碑,有傳統樣式的碑樓,碑正面刻著“豫劇大師閻立品之墓”大字,兩邊刻著“立身不適白玉玷,品高當與青雲齊”字樣。下方鐫刻著她的生前友好及徒弟們的名字。

閻立品葬墓碑西邊不遠是她父親的墓冢,石碑正面用隸書寫著“先父閻彩雲之墓”,落款是“不孝女閻立品敬立”,背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省豫劇界名流的名字。

梅蘭芳弟子、豫劇大師閻立品,戲如人生,終身未嫁,葬於父親墳旁

封丘縣是平原,按照政策,不能留有墳頭。一次,省、市兩級組成的“平墳擴耕督導組”,到封丘縣實地察看,看到了這兩通墓碑。

縣民政局同志對“平墳擴耕督導組”負責人說:“這兩通墓碑的情況比較特殊。我們請示過上級,特批允許保留的。”平墳擴耕督導組人員一看,是一代豫劇大師閻立品和父親的墳,心生敬意。

梅蘭芳弟子、豫劇大師閻立品,戲如人生,終身未嫁,葬於父親墳旁

大家認為,閻立品的一生,是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的一生。她本應在豫劇發展史上有更多的建樹,但生性倔強、寧折不彎的性格,使得她一生多災多難屢遭坎坷。

閻立品的拿手好戲是演唱婚姻愛情悲劇,而閻立品一生的命運同樣是一部令人扼腕落淚的悲劇。她用秦雪梅、崔鶯鶯們演繹了自己的悲劇人生。

梅蘭芳弟子、豫劇大師閻立品,戲如人生,終身未嫁,葬於父親墳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