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鬆!雜!但就是值錢!

是乾淨的藍天白雲,還是澄澈的碧湖雪山?是成群的犛牛羚羊,還是颯颯舞動的經幡?是金碧輝煌的布達拉,還是神聖莊嚴的大昭寺?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你肯定會想到虔誠的朝拜者,以及手持佛珠的西藏阿媽。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慈祥淳樸的西藏阿媽,她們不會像年輕女孩子那樣,身上掛滿數不完的珠串,但她們手中往往捻著佛珠、攥著轉經筒,每天唸經祈禱,只要走到她們身邊,不說話也能清晰感覺到虔誠的力量,讓人肅然起敬。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佛珠從誕生之日至今,見證承載著一代代信徒的信念與信心,也更像是一種人神交流的導體與媒介。不像咱們為了完美包漿而盤玩的文玩愛好者,她們手捻佛珠,心中懷著的是深入骨髓的信仰。那些數以億萬遍對佛菩薩的呼喚、對自己內心的洗滌都深藏在一顆顆念珠之間。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在藏區,你走到哪都會看到藏族老阿媽老阿爸們,嘴裡念著六字真言,一隻手手裡轉著轉經筒,一隻手手裡轉著佛珠,念一句,轉一圈,撥一顆佛珠。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在現代人看來,藏族阿媽手裡的佛珠看來比較髒亂,但這卻是藏式佛珠的魅力所在。

對於她們來說,佛珠是不離身的物件,有機會就要持咒唸誦,傳統食品是酥油糌粑和風乾肉奶茶,以前高原地區沒有洗手的習慣,吃完順手藏袍上一抹,以上食品都是油脂很多的,冬季高原地區風塵也很大,日久念珠自然髒和油汙。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大半的老藏式佛珠都是不夠數的,少則差一兩顆,多則十幾顆,那是因為藏族群眾聽聞佛法都是在寺院或鄉間的法會時,大多數人文化水平較低,持咒都是不太計數的,也不知道多少顆珠子是什麼含義,寺院的僧人文化層次比較高,會對珠子數量有嚴格要求。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如果念珠是從寺院流傳出來的,一般都會足數,密宗修法也有用110顆的。普通人用的珠子缺失,除了不在意丟失的,還有有拿來當供品的、佈施的、做藥治病的、結緣的一些原因。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藏族人一般性格比較粗曠,沒空跟咱們現在似的拆來拆去的為了美觀折騰,他們就是念佛,繩子鬆鬆垮垮的,不斷就不會換,假如是念佛用的老念珠原配的繩子,你看到念珠間隔很大顯得繩子長,那是日久持咒的結果,一般不換為好,有很大的加持力。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藏區有一種說法,珠子間隔遠,心離上師和佛法就越近。說明你念佛很用功,使用念珠的時間很長,繩子都被捻鬆了。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真正的藏式老佛珠,上面經常出現奇怪的東西,比如繫著一段牛皮繩、幾塊貝殼,有的還有鑰匙,銅片之類的。她們對念珠是很重視的,自認為的靈物、紀念物、家裡的傳家物、祈願的繩結、活佛給的金剛結都有可能拴在上面,為了給自己帶來好運,或者供心佛。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在她們手中,珠子便不僅僅是珠子了,它的媒介作用體現的更為明顯,成了溝通古今為一線的使者,一個小小的開片,一個細小的風化,古樸滄桑的包漿都可能是一則美麗的故事。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沒有嚴格的手串穿制規定,沒有層出不窮的盤串方法,沒有花心思搭配佛珠,就只是雙手合十祈禱,就只是日復一日習慣性的盤捻,用心禱告,用心洗刷。求的是一種渡,渡前世的孽,洗去今生的穢,信來世的轉生!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但願文玩市場的興盛、巨大利益的誘惑,不要汙染了那片純淨的精神天空!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最後,阿朱給大家欣賞一下充滿靈氣的藏式佛珠: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藏民手裡的老佛珠,髒!亂!松!雜!但就是值錢!

雖然說藏族人的佛珠在現代人的眼中似乎有點兒髒亂的感覺,但是這也是藏式佛珠的魅力所在。其實對於藏式佛珠大家是不要過度盲從的,現在文玩市場中想要尋覓到真貨簡直是太難了,想要入手之前最好自己掌握一些文玩常識,避免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