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晚清時的中國,沒有完全淪為西方列強殖民地?

川軍六十六師馮天魁

【文史知識局03期·歷史小組】

把中國避免被瓜分命運的功勞完全安在義和團身上,顯然不符合事實。

但是,如果說中國人民的抵抗讓西方列強最終放棄瓜分這一舊的殖民方式,恐怕並非誇大。

因為,這裡的抵抗包含多個層面:清廷主導下的宣戰(包括利用義和團)以及地方督撫主導下的東南互保。

有人說:東南互保也算抵抗嗎?

當然算,這是更高明的抵抗方式。

劉坤一等地方督撫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以夷制夷,成功地阻止了英國軍事力量進入長江的企圖;

粉碎了日本以“聯邦保全政策”將中國變成日本保護國的陰謀;

並對俄國借八國聯軍侵華之機入侵東北的行徑進行了堅決抗爭。

應該說,正是中央的“戰”與地方的“和”,迫使西方重新思考殖民龐大中國的成本,最終選擇了一種新的方式。

就像瓦德西說的:

“吾人對於中國群眾,不能視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實際上,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

“至於中國所有好戰精神,尚未完全喪失,可於此次‘拳民運動’中見之。”

“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

所謂“好戰精神”,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尚武精神。晚清以來,尚武精神的復甦對中國影響可謂巨大,後來的武夫當國局面,以及軍國民教育思潮,都與此相關。

當然,這種新殖民方式之所以能夠形成,主要原因在於列強之間存在矛盾。

尤其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上只剩下了中國沒有被完全瓜分,列強之間的爭奪也就格外激烈。

激烈到什麼程度呢?

可能引發列強之間的戰爭,也就是世界大戰!

正因如此,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才能取得成功。

美西戰爭的勝利,讓美國人覺得自己已然躋身世界大國行列,必須進一步爭取大國地位。

而這時的中國,列強之間的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如何在這錯綜複雜的局勢中尋求利益最大化,是擺在美國人面前的迫切問題。

當時,美國國內形成兩派:一派主張加入瓜分之列,哪怕只能獲得較小利益,也比錯過機遇要強;一派主張門戶開放,維持列強在中國的均勢局面。

所以,當狡猾的俄國人提出撤軍建議時,美國聯合其他國家表示堅決反對,目的就在於維持大國一致的在華格局。

一旦各國撤軍,俄國將一家獨大,這是其他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其實,列強都害怕彼此間發生戰爭,誰也沒有萬全把握能夠在戰爭中取勝。他們希望的是,在保持均勢的情況下,力求實現分得最大那塊蛋糕的目標。

最終,列強都同意了美國人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實際上也是殖民時代大國關係自我調節的一次嘗試。

當然,對於中國來說,因為我們國力相當弱小,根本無法主宰自身的命運,就像案板上的魚一樣,任人宰割。

能把“以夷制夷”運用到爐火純青地步的,肯定是小國,或者是弱國!


讀史品生活

中國靠大,日本靠強,泰國靠巧

近代以降,亞洲許多國家都淪為了西方的殖民地,唯有三個國家避免了被殖民的命運,一個是中國,一個是日本,另一個是泰國,關於這三個國家為什麼能夠避免被殖民,有一種流行的說法是“中國靠大,日本靠強,泰國靠巧”。

那麼,中國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對近代中國有殖民野心的國家有很多,但是最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真正殖民中國。歷史上,中國曾經很多次亡國,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比如宋元易代,明清易代,但是那只是民族之間的政權輪替,與近代西方國家想要對中國實行的殖民不一樣。自1840年之後,西方列強就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先後與列強之間爆發過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庚子年八國聯軍侵華等大規模衝突,雖然中國所遭受的損失一次比一次大,但是最終都沒有使中國完全淪為西方的殖民地。

廣大、均勢、奮鬥:


當然,首先就是因為中國足夠大,無論哪個列強都沒有足夠的實力能夠吞併中國,西方列強多是通過在中國的沿海地區和內地重要城市設立租界的方式來對中國的政府和社會施加影響,因為沒有足夠的實力,所以列強們都傾向於保留中國的中央政府,意圖實行以華制華,但是實際上即便是中國的中央政府,包括清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沒有也不可能淪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其次,西方列強乃至日本在中國形成的均勢也是導致中國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的原因。英法美日等國之間,在侵略中國的問題上,沒有足夠的實力獨自佔領中國,因而在中國形成了均勢,每一個國家都不會允許另一個國家對中國的影響過大,這就很好的避免了中國被殖民的命運。

當然,一代又一代愛國志士的奮鬥與努力也是避免中國完全淪為殖民地的一個重要。如果單純夠大,而內部一盤散沙,像印度那樣,仍然不能避免被殖民的命運。正是因為有了一批又一批前赴後繼的愛國志士,在抵抗侵略和實現國家富強的道路上奮鬥不息,中國才有了後來的勝利。


青年史學家

雖然慈禧太后這個老妖婆曾經對西方列強說過這樣獻媚的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翻譯成白話就是說,西方列強大爺大叔們,你們好,如果你能看上中國,有什麼好的東西儘快拿走,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只要你高興,做什麼都行。

但實際上作為清朝的最高掌權人,不要說慈禧太后,就換成任何一個最差勁的皇帝,他也不願意將自己的國土恭手送上,因為這涉及到一個皇帝的尊嚴和一個帝國的體面。畢竟在其他國家面前低三下四,割地賠款是一件比較丟人的事。

應該說清政府在維護國家主權方面,還是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比如馮子材越南抗日抗法,就為維護中國南方主權和領土完整作出了良好的表率。再來看左宗棠領兵新疆抵抗俄羅斯,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粉碎了俄羅斯企圖佔領新疆的野心。

西方列強和清政府的實力根本就不在同一個級別上,清政府被西方列強打敗,也是大概率事件。弱國無外交,在叢林法則面前,割地賠款也是正常的事,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承認,這都是一個事實。

接下來我們看第二個因素。

就是中國領土夠大,可以大縱深,大包圍。

抗戰中間,日本那麼強,為什麼沒能消滅中國?就是因為我們的領土太大,可以依託有利地形,進行節節抵抗。在一些特殊的時期,還可以組織幾次反攻,收復一部分失地。而日本人本來兵力就不多,又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去做防守。最後進攻的兵力就十分有限,面對數倍以上的中國軍隊,打勝的概率就小了很多。

要知道中國領土的面積和西歐差不多,而西歐就有幾十個國家,每個國家的面積都太小,在戰略上缺乏縱深,沒有迂迴作戰的空間。這一點也是二戰中間,希特勒利用閃電戰,幾天或十幾天就能消滅一個國家的根本原因。

西方列強本國面積太小,人口自然也少。就算他們有心把中國變成殖民地,他們也沒有那麼多兵力來佔領這些地方,並且還要分兵把守。

換言之,西方列強根本就沒有能力吃下中國,頂多也不過佔領一些地盤,作為向中國推銷自己產品的根據地。

最後我們來看一個重要原因,也就是文化。

中華文化是全世界文明中間位數不多的,在幾千年裡沒有被打斷和割裂的文化。

中華文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包容性,儘管在歷史上我們也有被少數民族消滅的歷史,但我們的文化一直都在,這也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能永久存在的根本原因。

欲滅一國,先滅其文化。對於一個存在了幾千年的文化,想剷除它比消滅一個國家還要難。中華文化已經深深的滲透到我們的思維和思想中,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的行為。

儘管西方列強也在向中國長期輸出文化,並且傳播宗教。但這些在中國都很難形成主流文化,我們傳統的文化不管是好是壞,他們都住在這,中國社會的規則和行為方式。

也就是說,西方列強很難在思想上佔領中國人的大腦,也就沒有辦法消滅中國和徹底佔領中國。


新知傳習閣

科學的解釋要有一般性,不能搞特殊理論或者套兒中套兒邏輯!

每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中期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中國曆經四代人終於走向了國家獨立、民族復興的征程當中,在此期間也失去了外蒙到朝鮮以北的大片領土。無傭網在週末時間帶大家回到十九世紀那個世界大勢當中,從科學的角度來重新解說那段民族歷史,同時釐清目前對於歷史上種種誤傳的解釋。就讓我們從19世紀展開吧!

1、英國霸權思維助日不落帝國成型

英國曾經流傳這樣一句話"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糧倉;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場;澳大利亞、西亞有我們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運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則流到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而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則遍及西印度群島;西班牙和法國是我們的葡萄園;地中海是我們的果園;長期以來早就生長在美國南部的我們的棉花地,現在正在向地球的所有的溫暖區域擴展。"這是不是事實?

從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中期,英國人經過幾代人的積極進取先後取得全球海洋霸權以及陸上霸主地位,日不落帝國最終成型。在一八五〇年,英國人在世界範圍內控制的主要地區有歐洲的地中海和波羅的海、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南非、中東到南亞的戰略突角--印度、澳州大陸和新西蘭、北美大陸。英國人所有實控區內人口總和超過四億五仟八佰萬,佔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而英倫三島的人口僅兩仟七佰伍拾萬。相比之下,當時中國人口約四億三仟萬。

英國海軍控制波羅的海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法國和俄國威脅英國,同時保持兩強在歐洲大陸處於均勢,維護自己對於北歐大陸的控制。在地中海到黑海一線,英國在保持地中海沿岸出現一個統一的強大對手,防止結盟把威脅英國人南下和東進,而在黑海的存在就是防止俄國獲得黑海出海口,阻止俄國的快速崛起。英國人對於歐洲大陸的均勢戰略一直保持到19世紀末,直到英俄在中亞的爭奪戰中敗北而結束。

順著非洲大陸南下,南非是英國必須控制的戰略重地。南非連接著大西洋和印度洋,是在埃及蘇伊士運河(TheSuezCanal)通航前很重要的海洋航運交通樞紐。在中英鴉片戰爭前後的風帆動力時代,商船和軍艦都需要停靠岸邊檢查和維修以保證船體安全,人員需要休息並補充飲水和食物,南非的地理位置極佳,多處位置適合建設港口,英國人必須控制這個向東遠望亞洲的"南非角"(英國人語)。

再來看美洲。英國位於歐洲大陸的西北部和美洲大陸的東北部,地理位置上與歐洲大陸更近。由於英國整個國力的侷限,其對於歐洲大陸的控制只能採取均勢平衡,而對於美洲特別是無主之地的北美區的控制相對來說就採用實控了,但我們知道在十八世紀末美國通過聯合歐洲大陸的法國人打敗了英國人取得了獨立,但英國人為了維護其全球霸權又聯合美國人打敗了法國人,主要思路就是防止法國從歐洲大陸和北美大陸之間對英國本土形成夾擊之勢,防止法國坐大因此支持美國向西擴張。很多人不理解英國人為何在美國人向西擴張時全力支持態度,都認為英國人腦子短路而導致美國坐大,其實不然,在當時情況下,若英國再對美開戰,美法的東西夾擊會讓英國本土如坐針氈更快速的瓦解其全球霸權地位,所以英國人的精心計算下讓默許了美國向西擴張,美國人也很懂得英國人害怕什麼就承諾什麼,雙方一拍即合。

2、英國在遠東地區的均勢戰略

英國人對於全球霸權的經營中使用的均勢思維在遠東這片土地上再一次應驗。在十九世紀中期之前,俄國人一直想在黑海尋找出海口,把經濟貿易及人員往來向歐洲伸展來獲取利益。當時的德意志帝國還未統一,中西歐國家與俄國在歐洲大陸在英國人的運作下保持均勢,俄國人就把目光放在了黑海這片海域,但周圍的幾個大國都堅決反對,之後就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戰敗。當然,霸主英國為了維持該地區的均勢而助力其它國家向俄國宣戰和戰爭協助,而其它國家也願意在英國的支持下反對俄國坐大威脅自己的生存。

俄國人的眼光開始全力放在遠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俄國、英國、日本以及後來德國、法國和美國成為攪動遠東地緣風雲的幾方勢力。先來說說"遠東"這個地緣概念。站在西歐地理上往東方看,把如今的土耳其稱為"近東",直譯為"近處的東方",把波斯灣周圍的一片地區稱為"中東",直譯為"不遠不近的東方",把東亞中日朝到東南亞這塊區域稱為"遠東",直譯為"遙遠的東方"。要注意,這三個詞並不是嚴格的地理詞彙,僅僅是口語,但無傭網為了表述方便,借用了這三個詞彙。

克里米亞戰爭是俄國為了獲取不凍港,但戰爭的失敗,導致俄國人把眼光投射到遠東的東北亞這塊土地,企圖通過獲得朝鮮和大清的東北三省獲得不凍港。在經過近四十年的等待後,由於鐵路的出現,俄國人終於有機會隨意的翻越烏拉爾山通過鐵路深度攪動東北亞這塊地方,如果鐵路修建成功,俄國至少可以擴張自己的東北亞的存在,影響英國的全球利益。

俄國人在十九世紀末開始修建西起莫斯科,西抵符拉迪沃斯託克的鐵路線,鐵路線幾乎橫跨整個亞歐大陸。以鐵路為紐帶,俄國的崛起似乎勢不可擋,英國人為了防止俄國對於其霸權的挑戰,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就一直尋求幫助清政府發展中國軍事力量,試圖讓中國更強大一些以抵擋俄國人獨吞中國威脅自己的全球霸權。為此,英國人在支持清政府洋務運動的同時,也在其控制下的印度試圖向北邊的青藏及中亞地區積極擴張以抵擋俄國人南下的壓力。

可以說按無傭網有關專家的說法,遠東這片區域,由於英國人鞭長莫及,消滅大清國後面臨運營成本高收益低的局面,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控制清政府來控制弱勢的大清國比消滅後讓俄國獨食要好--這就是霸主的全球"霸權思維"!"霸權思維"在中國歷史上有非常多的實例,但是由於中國統一的時間太久,到了大清幾代人中,很少有人能夠想起來了,運用更是困難重重。

3、英國人支持"洋務運動"

在中英兩次鴉片戰爭中,獲利最大的不是英國而是俄國,英國本土距離大清國比較遙遠鞭長莫及,只好採用控制清政府來控制整個大清的辦法服務自己的大局利益。所以我們看到,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只割讓了地理位置重要的香港島作為其殖民地,而不滅掉清政府佔領大清國。但是,英國人也注意到,大清國北面的俄國在步步蠶食中國領土,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到第二次鴉片戰爭的20多年裡,獲利最大的並不是英國人,而是俄國人,俄國人逼迫清政府割讓了大片領土。

英國人經過一番利害計算後,認為必須要扶植大清國加強實力來協助自己抗衡俄國對自己的挑戰,英國人開始尋求幫助清政府發展鐵路大動脈和軍事工業,讓大清國幫自己分擔俄國從中亞到東亞一線南下的壓力。

4、英俄爭霸導致日本崛起

中國的洋務運動並沒有按照英國人的計算率先發展鐵路,而是發展海軍,先後建立了北洋艦隊、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但是由於李鴻章一代人並沒有全局思維,也並沒有發現鐵路出現的時代意義,這也為最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這是後話。英國人、俄國人和美國人對鐵路感觸最深。英國人發明的鐵路,首先威脅的就是英國的全球霸權地位,在鐵路出現不久,美國人就通過鐵路把東西兩端的國土連成一片,整合資源全力發展經濟和海防力量,歐洲大陸也企圖大力發展鐵路來降低運輸成本推動貿易發展,壯大國力。俄國人則通過修建西伯利亞鐵路獲取遠東的鐵礦和煤炭資源,發展工業壯實國力,這一切都被英國人視為威脅,當然大清國的命運也在此出現了重大轉折。

由於大清國的洋務運動沒有優先發展鐵路這項能夠一舉改變自身弱勢地位的正確舉措而優先發展海軍,導致大清國放任擁有巨量的煤炭而不用,同時也失去了整合國內經濟資源的戰略機遇期。但由於大清國領導層的眼光短淺,採取了消極的內海防禦戰略,等於直接讓出了朝鮮半島和連接日本與朝鮮半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對馬海峽。日本人看到英俄爭霸時機裡英國的全球霸權考量而採取與英國交好,希望藉助英國勢力來幫助自己擴張朝鮮半島到大清東三省的地盤,同時能夠幫助英國抵禦俄國在遠東的擴張,因為俄國在遠東的擴張行動會導致日本人永遠龜縮在狹小的島嶼中。

其實日本人在明治維新前就開始放眼世界,逐步考察大清國和西方列強各國的狀況,本想聯合大清國抵抗西方列強和美國對日本本土的蠶食,但考察之後發現大清國的領導者們已經失去了從全局看問題的思維能力且大清國國勢日衰,日本遂考慮運用"遠交近攻"戰略聯合列強壯大自己的力量,蠶食大清在東亞的利益。日本從蠶食並控制了琉球群島開始了它作為大國攪動世界風雲的征程,利用中法戰爭之機削弱大清國的軍事力量(日本支持大清國對抗法國與英國支持大清國對抗俄國是一個道理),日本對甲午海戰時間的把握就是在英俄在遠東的爭霸戰開始不久後實施的。日本人在二戰後總結歷史時說日本有三次以國運相賭的歷史,其中之一就是中日甲午海戰了,當然賭贏了,大清國割讓了臺灣及澎湖列島,以及遼東島到朝鮮的整個利益。

日本人第二次以國運相賭的是"日俄戰爭"。由於俄國人在遠東的積極擴張,吞併了大清國東北全境和朝鮮,英國一直保持的遠東均勢平衡被打破,在英國霸權的運作下,除法國外的其它國家均支持日本對俄開戰,讓日俄在遠東保持均勢,以其從均勢中獲利自己的國家利益。日俄戰爭的結果是日本勝利,但馬上日俄均認識到日俄不能相互消耗否則英國為首的幾大列強會坐享其利而握手言和。日俄在東北展開了一系列和談,和談的目的就是雙方如何劃分各自在東北的利益問題。伊藤博文在哈爾濱遭朝鮮愛國義士安重根刺殺而身亡就是這一時期的歷史寫照。

大清滅亡後,又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洗禮,日本人在縱觀全球局勢的思維考量下暫時停止了在東亞的軍事行動,暗地裡不斷進行滲透,直到一九三一年在歐洲列強無暇東顧的時間裡發動事變控制整個東北三省驅趕俄國勢力,這一次又賭對了。但是,由於日本人的野心膨脹,悍然發動了一九三七年的七七事變激起全中國人民的反抗,日本放棄了步步蠶食他國利益的傳統妄圖滅亡中國。結局大家早已知曉!

5、結論

今天,無傭網帶大家回首那一個多世紀的中國歷史時,只是希望大家明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中國人只要也只有努力進取方可至強當至勝,除此之外,並無他途!


無傭網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先搞清楚一個問題,列強為什麼要有殖民地?

殖民地相對於列強來說,主要是什麼情況呢?就是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處於全面落後的狀態,西方列強能夠以極低的成本控制一個國家或者地區。

殖民地能給列強提供的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商品傾銷市場,一個是廉價的資源。

對十九世紀前期的西方列強來說,主要缺乏的是廉價的資源,以此來降低自己的生產成本,獲取高額利潤。而到了十九世紀晚期,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生產技術的進步,列強更需要的是市場,而不是資源。

也就是說,前半期是供應不足,需要從殖民地掠奪,後半期是生產相對過剩,有效需求不足,更需要開發新的市場。

所以,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列強對殖民地的需求情況是不同的。十九世紀上半期之前,列強對殖民地都是以低廉的成本進行控制,然後進行竭澤而漁的掠奪。而到了十九世紀後半期,大多數列強更需要能夠商品傾銷市場,而不是直接掠奪資源來進行生產。

當然,對於後發現代化的列強來說,他們仍然處於帝國主義初級階段,還是傾向於能夠建立直接統治的殖民地。例如德國和日本,意大利,他們都更希望得到更多殖民地。但這時候能夠瓜分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已經被瓜分完了,沒給他們留下多少。所以,他們需要發動戰爭,從帝國主義前輩手中奪取殖民地。

中國被打開國門的時候,與非洲或者拉美那種殖民地完全不同。雖然中國沒有經歷工業革命,經濟上落後於西方列強,但是中國的政治並不能算是特別落後。中國有成熟而穩定的中央集權統治機器,有成熟發達的文官官僚體系,有自己的文化,而是以此為傲。

所以,對列強來說。要把中國變成一個完全的殖民地,就意味著要投入極高的成本,甚至會超過他們能夠獲得的利益。這對志在獲取超額利潤的帝國主義列強來說,是一個不划算的買賣。

相反,只要他們能夠以武力威脅和敲詐清政府,迫使清政府按照他們的意願來開放市場,並且維持基本的政治秩序,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所以,很多時候,列強雖然也對中國進行武裝侵略,但都是為了達成自己的政治目標,而不是徹底推翻清政府。甚至於在清政府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寧可幫助清政府繼續維護統治。因為這符合他們的利益。

所以,我們如果看看晚清歷次喪師失地的反侵略戰爭中列強投入的兵力,就會感到很屈辱,因為對方完全是用武器和軍隊之間的代差優勢非常大,所以他們投入的兵力往往很少,也可以獲得碾壓式的勝利。

而且,在中國國門被打開的時候,列強之間的均勢已經基本達成,誰也不願意冒險投入鉅額的成本來推翻清政府。只有臨近中國而且是後發現代化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和俄國對中國有領土訴求和征服慾望。但這是不符合老牌帝國主義列強的利益的,他們就會出面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甲午戰爭之後的三國干涉還遼。在英法俄三個列強的壓力之下,已經通過戰爭佔領並且得到清政府同意佔領遼東半島的日本,被迫將遼東半島還給中國。

也是在這種情況下,晚清時代的中國雖然變成了半殖民地國家,卻沒有變成完全的殖民地,至少統治中國的並不是列強派駐的總督之類,而是中國人自己建立的政權。

這種情況在二十世紀初期被打破了。尤其是再一戰之後,列強實力受到嚴重損失,從而也失去了壓制日本的擴張衝動的能力,所以日本成為了晚清以來的中國近代史上唯一一個試圖全面征服中國的帝國主義國家。


蕭武

從兩個方面來回答把,對內與對外。

一、就西方列強角度來說。

1、晚清時期,列強集體湧進中國,瓜分利益。其中就包括日、俄、英軍、美、法軍、奧匈帝國、意大利、德國。在當時都是屬於時間強國,相互牽制,就當時局勢,不允許中國成為哪一個國家的殖民地。

2、在列強當中,靠近中國領地的就只有日本與沙俄,其餘都在西歐,距離太遠。沙俄內部鬥爭不斷,屬於二流列強,而日本在當時僅僅只是英國扶植的代言人,都不足以使中國成為他們的殖民地。

3、列強侵略中國,除掉不能吞併中國的日本和沙俄,更多的是在於賺錢而不是圈地。他們更希望中國是一個原材料的採集地,加工地,銷售地,然後帶回去金錢而已。列強通過控制當時的晚清皇朝,比自己直接統治管理要簡單的多。

4、1914年,一戰爆發,列強忙於各自戰事,列強矛盾升級,為清政府贏取了寶貴的喘息時間

5、印度的殖民化,使得列強投入了太多精力進行管理與鎮壓反抗。吸取了教訓

二、就中國本身角度來說

1、中國本身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地主階層。它的特點一是分散,二是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用來自己消費或絕大部分用來自己消費,而不是進行商品交換,與西方的資本經濟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對於把中國變為殖民地沒有任何意義。

2、5000年的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在君主集權的封建朝代,人們更願意相信本地政府,使得清政府得到了延續

3、長期領先與世界文明形成的強烈自信心,激起了人們的反抗意識,其中就包括義和團起義、三元里抗英運動、抵制美貨運動等

4、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人才輩出。

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就說過“瓜分中國實屬下策”


笑嘗歷史百態

列強們想把中國變成自己的殖民地,也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罷了。



雖然我們承認西方列強國家數量多、武器裝備好、但是並不代表中國就很容易被殖民,因為清末的領土有上千萬平方公里,人口有四個億,就算那些列強國家的人口、土地加起來也遠不及晚清,所以那些國家也調不出充足的兵員和財政來殖民整個中國,充其量只能算是半殖民。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中國人的大一統思想根深蒂固,反抗侵略精神強烈。每每在民族危難之際,總會有前赴後繼的仁人志士投身於愛國救亡圖存運動當中去,清政府、義和團、太平天國儘管階級矛盾尖銳,但是在國家統一、驅逐侵略者方面是有深刻共識的,畢竟唇亡齒寒。



總之,西方列強沒有那麼多的物質基礎來殖民整個中國,更何況帝國主義內部也是面和心不和,相互猜忌和攻伐,中國人的民族意志也十分堅毅,儘管列強都很想殖民中國,但也只能望而卻步,不會把自己國家深陷中國戰場徒勞消耗的。


納蘭軒若

清政府雖然在清朝末年與西方列強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但總體來講,還沒有完全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記得初中歷史課本上有一句話,“清政府就像西方各國的木偶一樣,任人擺佈。”



這句話說的沒錯,清朝末年,很多東方國家都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但是有三個國家得以逃脫這種局面。他們分別是日本、中國和泰國。日本的強大,使他們在當時能夠鶴立雞群,短暫的崛起,踏上了侵略者的道路。


清朝之所以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主要的原因就是大。當時的中國,是世界的交點,他們不再是膜拜,他們的眼神從羨慕變成了虎視眈眈。一時間,中國由一個世界強國變成了一塊大蛋糕。至於這塊蛋糕怎麼分,每個侵略者都不希望被別人佔便宜,所以一邊譴責和制約別人,一邊想著怎麼能多賺一點。清政府就是在這種平衡和制約中,得以保全。

另外一點,這塊蛋糕實在是夠大,沒有哪個國家能夠一下吃這麼多,他們沒有統治一個這麼龐大的國家的能力,其終極目的就是賺錢。但是隻有一個國家除外,那就是日本,同樣作為東方國家,他們的野心明顯要比其他侵略者大的多,正是他們這種自不量力的貪婪,才導致自己被耗盡資源,最終罪有應得。


歷史密探

大航海之前世界文明區有,歐洲基督文明區、西亞北非伊斯蘭文明區、南非洲原始文明區、南亞印度伊斯蘭混合文明區、東南亞佛教伊斯蘭混合文明區、東亞儒家文明區、大洋洲原始文明區、美洲印第安原始文明區。

大航海興起後,美洲印第安文明區因為長期孤立存在,無法抵禦歐洲人帶來的疾病,人口大量減少,再加上武器及戰爭方式落後首先被征服殖民。東南亞海島國家較小,作為東亞與歐洲的貿易轉運據點,也被歐洲國家征服殖民。大洋洲人煙稀少,也被殖民。

從16世紀到18世紀,歐洲雖有先進的火器,但在航海靠風的年代,投送物資及兵力相對困難,對亞歐大陸成熟文明區無法完全壓制,只能佔領小塊殖民地做貿易據點和兵站。倒是走陸路的沙俄佔領大片中亞北亞及北美阿拉斯加等人煙稀少的地區。

直到19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歐洲率先從商業農業文明區進入工業文明區,其力量對其它文明區取得壓倒性優勢。自此,非洲因為沒有統一集權國家力量分散被瓜分,南亞印度也是各邦力量分散被英國殖民,東南亞國家較小被英法聯合瓜分殖民。

曾經強大無比的奧斯曼帝國,則因為民族眾多無法產生向心力,國家被英法俄瓦解殖民,只剩下土耳其本土依然堅守。

回到提問,那麼多的國家倒下,怎麼中國這塊大肥肉還沒倒下:

1、相比印第安,我們中國曆經災難、劫難無數,能適應各種複雜環境;我們經歷戰爭無數,不會輕易被打倒。

2、相比非洲,數千年來我們一直處於世界文明先進地區。

3、相比印度,我們雖然有分裂的時候,但我們總能統一。相比印度,我們中央集權能從容調配力量,抵禦他國進犯。

4、相比東南亞等國家,我們從黃土地走來,國家逐漸擴大。我們有平原也有高原,我們有沙漠也有草原,我們有山川也有河流。我們國家巨大無比,人口眾多。

5、相比奧斯曼,我們民族眾多,但主體民族一股獨大。相比奧斯曼,我們文明歷史悠久,民族向心力強。

說完我們沒有倒下的內因,再分析下當時的國際戰略環境

1、中國自太平天國運動之後,迎來同治中興,當時我們收復新疆,北逐沙俄,南驅法國,並建立了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可這一切在甲午戰爭後灰飛煙滅,八國聯軍來襲,環境急劇惡化:

2、但就在同時,德國1870年打敗法國,1871年德意志統一,第二次工業革命德國經濟實力大增,成為歐州經濟第一強國,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辭退俾斯曼大肆擴張海軍,向外投送力量,擴張殖民地。

3、德國大肆擴張,法國戰敗,歐洲大陸戰略失衡。英法聯盟遏制德國,歐洲頓時成為一個火藥桶。西歐諸強國開始收縮將力量集中到歐洲,同時英美返還庚子賠款助力清政府,捏合日清合作,在1904年擊退沙俄入侵。

可以說,得益於這一系列戰略平衡,再加上中國的身板,晚清才沒完全淪為他國殖民地。


茶亭浪子

我們學歷史都知道中國近代以來一直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什麼不是殖民地社會呢,這個問題簡單來說可以從國土面積、列強自身問題、國家政治經濟結構、民族文化、世界趨勢等方面分析。

一、國土面積,我國幅員遼闊,清王朝的版圖最西端能到達現在的哈薩克斯坦,東邊控制著朝鮮,北邊的蒙古國也屬於我國,南邊的東南亞小國都受到我國的控制,這麼大的疆域使得遠道而來的西方列強很難深入到我國的內陸地區,而且由於清朝海禁政策,沿海是的經濟發展是非常落後的,所以當《南京條約》要求割讓香港時,道光皇帝竟然不知道香港在什麼地方。可見沿海區域並不受到政府的重視。

二、列強自身問題,1、我們都知道鴉片戰爭是我國近代史的開端,其實最初英國還是希望能與我國進行平等的貿易,鴉片戰爭後也只是侵佔了香港,其餘的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只是他們要求的通商口岸,後期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大多數都是要求開放通商口岸。2、甲午戰爭後,列強之間為了相互制衡,沒有國家能夠大面積佔領中國,日本佔領東三省最後被英俄調解歸還中國就是個很好的列子。

三、國家政治經濟結構。1、清王朝統治時期,雖然簽了眾多的喪權辱國協議,但是政府核心地區(也就是內陸)沒有讓列強染指,國家政治結構還是比較穩定的。2、我國一直以來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鴉片戰爭前英國除了鴉片外其餘商品在中國找不到銷路,即使戰爭結束後,中國的小農經濟體系一直沒有變化,直到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開始了洋務運動,我國引進了西方資本,近代化工業開始興建,軍事實力大幅度提升,甲午戰爭前各項軍事實力是亞洲第一,清政府有一定的能力保證他自身的統治。小農經濟才逐漸打破,西方列強只是要求開通商口岸,賠款等要求,他們也不希望清政府垮臺內亂從而影響到他們的經濟貿易。

四、我國的傳統文化。我國的傳統文化是一個以儒學為核心兼容幷包的多元文化,歷史上我國多次上演亡國滅種的危險以及外族統治,但是每次都是這些外來文化被我們吸收並加以改造適應了我們民族的文化。而我們的傳統文化有特別強調忠君思想,所以有文化的社會中堅力量也不允許國家被殖民。為了忠君,他們辦洋務、平太平天國起義、維新改革就是能夠使中國不在被列強欺凌。

五、世界趨勢。、19世紀中葉,西方向海外殖民的熱情逐漸降低,一是他們的原始積累基本完成,文明程度增加,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人權意識上升,列強降低了殖民力度。二是殖民地的商業稅收趕不上行政開銷,財政壓力過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