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他對“大青綠”和“小青綠”的定義——


大青綠:是以工筆細線勾勒,少皴筆,層層填染石青、石綠等重彩顏料的山水畫;還有在大青綠山水畫上用金粉勾畫山石、坡岸、屋宇、雲霞的又稱為金碧山水。

小青綠:是指在淺絳山水(以淡赭渲染的山水畫)的基礎上再薄施青綠重彩的山水畫”。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駿

1943年生於江蘇灌雲縣,原籍安徽歙縣;1965年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畢業;1981年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留校任教。歷任美術系副主任、主任,現為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師”,江蘇省美協理事,藝術委員會委員;1996年獲江蘇省教委、學位委頒發的“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稱號。

作品在國內外重要畫展中多次獲獎,被廣泛收藏。出版有:《江蘇當代國畫優秀作品展畫集·方駿》江蘇美術出版社,2000版;《當代名家山水精品·方駿》朝華出版社,2000版,等多種畫集。

1 .育人三十載 桃李滿天下

方駿在海邊小鎮長大的。同學中有一些鹽商子弟,他們的家中有許多藏書、古畫和碑帖。”方駿就是在這麼個“書畫飄香”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令我印象很深刻的,翻到過一本留學英國的同鄉前輩的一本畫冊,插繪的居然是我外婆鎮上熟悉的風景。”

他從中學就開始學畫,此後便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1965年,他畢業於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在其後的10餘年中,他並沒有因時局動盪而放棄對藝術的追求。考取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獲碩士學位後留校任教至今。30多年來,方老師不僅自身筆耕不輟,而且也是桃李滿天下,參與本次《典藏•山水》大展的獨具風格的優秀畫家林容生老師便是他的高足。

從事藝術教育三十多年來,在教學上,一直堅持思想開放,尊重傳統,但不盲目因襲傳統他要求學生學習前人,但不重複前人,師從老師,但不重複老師。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應該努力把它挖掘出來。在學生美術創作上有所突破,逐步建立獨自風格時,他會倍加鼓勵,同時也會感到非常欣慰。認為他們既對傳統有所拓展,也豐富了藝術審美。

2 .青綠與水墨的融合

方老師說:“文人畫興起之後,到晚明被推崇備至,末流文人一味‘水墨為上’,不知唐宋青綠山水畫也有古雅大雅的神韻,文徵明80多歲還畫青綠山水,提倡水墨的董其昌也畫過青綠重彩《晝錦堂圖卷》。”他潛心研究、探索把青綠山水絢麗的色彩與與水墨清新的韻致融合為一體,形成他獨特的山水風格。

為了更好地體驗大自然,方俊每年都會帶學生去各地寫生,學生收穫頗豐,他也樂在其中。“我的作品不是單純地再現自然,而是根據多年積累下來的素材,將它們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在他的眼中,這些山水並不是呆板、枯燥的,而是情趣盎然、活靈活現的。“宋人提出,山水畫應該可居、可遊,這不僅是說山水畫可以給人以視覺上的賞心悅目,更是突出了它因境界而給人帶來的深層次的愉悅感。”

3 .詩畫文至關重要

方俊一直在強調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山水畫創作中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想畫好山水,一定要具備深厚的文化基礎和良好的文學功底。古人常說:詩書畫印,四位一體。且不說書與印,很多時候,詩和畫根本是分不開的。這就好像說好詩都有‘詩眼’,也就是讓詩真正能打動人的那個詞;而‘畫’也是有‘畫眼’的,也就是常說的‘點睛之筆’,凝聚了整幅畫的靈魂之所在。”

“在一張白宣紙上,僅用墨畫,這墨的黑色與宣紙的白色產生最鮮明的對比,一旦畫上別的顏色,墨與色就產生了關係,墨與紙的白色的對比度就相對減弱了”,而一旦加上了色彩,就改變了黑白對比,單色層次變化來協調的這種關係,色彩在‘搶戲’,與墨互相牴觸,更甚於墨被色吃掉。一般而言,這需要很深的功力和文化造詣,不是一蹴而就,短時間內所能達到的。“方俊說。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作品欣賞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方俊:畫家要深入生活,少談些主義(160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