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論語》160:有道德沒才能,是虛偽!是空談!

讀懂《論語》160:有道德沒才能,是虛偽!是空談!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評述】

志,追求的意思。道,是良知。據,根據。德,是得,學有所得的意思。依,憑藉,依靠的意思。遊,掌握。藝,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在進入文章之前,先說說藝。

讀懂《論語》160:有道德沒才能,是虛偽!是空談!

再來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句話。這句話翻譯成白話就是:

想成才,要有理念(志於道);道有所成,就是德(據於德);以德為規矩,就是仁(依於仁);仁加上方法、技能,就是藝(遊於藝)。

這一點與《大學》:

讀懂《論語》160:有道德沒才能,是虛偽!是空談!

可見,

真正的人才要“格物致知”,要道德加上方法和技能。故立志立的是“知行合一”。

為什麼這麼說?

大家想想看:有才能沒道德是什麼?是壞人。同樣的,有道德沒才能,是虛偽,是空談。

所以,道德中有方法,方法中有道德。道德是有方法的道德,方法是有道德的方法。二者是合二為一的,缺一不可。就如學會計,除了學會計的本身,別忘了不做假賬(道德)。再如品德教育,除了品德教育,別忘了教育學生方法和技能。

讀懂《論語》160:有道德沒才能,是虛偽!是空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