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三雕”指什麼?在傳承和發展上有哪些創新?

詩悠帆

徽州三雕分別為木雕、石雕、磚雕三種地方傳統雕刻工藝,具有十足的徽派風格。三雕歷史悠久,技藝精湛,世代相傳,有完整的工藝流程,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其精湛的雕刻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2006年5月20日,徽州三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徽州三雕題材受儒文化的影響殊深,是中國民間情趣與文人情趣的完美結合。徽州三雕的代表作,木雕為黟縣的宏村承志堂和木雕樓,尤其是承志堂裡的雕樑木雕“百子鬧元宵“;石雕為歙縣的棠樾牌坊群和黟縣西遞的“松石”、“竹梅”姐妹石雕漏窗,尤其是姐妹石雕漏窗,左右各一,成成對,更達到了"無字詩、畫意對"的藝術佳境;磚雕則為屯溪濱江長廊裡的“五百里黃山圖”大型磚雕,無論從入畫景點之多、畫幅面積之大、透視層次之眾和雕刻手法之全來看,都是登峰造極的絕世佳作。三雕作品充分體現了傳統民間藝術語言的特點,是民間藝人主觀的意志的充分體現。融匯了秦漢以來中原文化藝術的優秀傳統,同時又吸收了徽州地域文化豐富營養,因而產生了既玲瓏剔透,又清新雅緻的獨特面貌,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朵奇葩。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徽州三雕技藝與許多傳統技藝一樣,其傳承步入了尷尬的境地,面臨生存的危機。但其及時在傳承和發展上及時創新,給徽州三雕帶來“又一春”。

表現手法新舊結合

徽州三雕首先重視的是選材和選題。木雕用料大多選用產於當地的名貴樹種,如檀木、銀杏、紅楊、榧樹、石蓮等。石雕的取材來源主要有青黑色的黟縣青石和褐色的茶園石,色澤有別,觀感亦有差異。磚雕的用料比較講究,一般採用經特殊技藝燒製成擲地有聲、色澤純青的青磚為材料,雕刻前,還應將青磚細磨成坯。徽州三雕在選題上首先考慮的是建築部位的需要與可能,其取材甚為廣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獸、蟲魚、雲頭、回紋、八寶博古等,主要追求的是吉祥如意、安康和諧、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其雕刻手法上大多采用平雕、浮雕、圓雕、透雕和線雕並用。

手工製作與激光雕刻相結合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類的一些手工勞動逐漸被機器和電腦所代替,徽州傳統的三雕工藝也不例外。一段時期以來,性能先進,功效頗高的激光雕刻機被廣泛用於徽州三雕產品的製作。

"徽州三雕"的傳統制作技藝歷來在民間建築與雕刻行業中廣為流傳,1979年以後,一批古建園林施工企業相繼成立,一些"三雕"老藝人被重新組織起來,並開始帶徒授藝。但由於建築材料、工具的變化及建築成本核算等原因,費時、費工、費料且刀法掌握困難的傳統雕刻技藝逐漸被人們排斥在應用範圍之外,許多技藝已經失傳。

此外,國家也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安徽省黃山市的方新中、馮有進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