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植物叫什麼名字嗎?

咫尺江海

花卉界的萌寶寶——豔山姜的栽培技術

豔山姜為姜科,山姜屬植物,別名:砂紅、土砂仁、野山姜、玉桃、月桃。我國東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區均有分佈。豔山姜葉片寬大,色彩絢麗,花色白美麗,是優良的觀賞植物,常栽培於園庭,溪水旁或樹蔭下點綴。

豔山姜株高可達3m。葉片披針形。圓錐花序呈總狀花序式,下垂,花序軸紫紅色,小苞片橢圓形,白色,頂端粉紅色,花萼近鐘形,白色,頂粉紅色,花冠管較花萼為短,裂片長圓形,乳白色,頂端粉紅色,唇瓣匙狀寬卵形,黃色而有紫紅色紋彩。蒴果卵圓形,熟時硃紅色,種子有稜角。花期4~6月,果期7~10月。豔山姜喜高溫潮溼環境,耐陰,不耐寒,在保水性良好肥沃的土壤上生長良好。豔山姜根狀莖和果實可入藥,健脾暖胃,燥溼散寒的功效,用於脘腹冷痛,胸腹脹滿,痰溼積滯,消化不良,嘔吐腹瀉,咳嗽等症。

豔山姜的栽培技術

(1)育苗技術:播種育苗,選取成熟果序,摘下球果、去殼,放入溫水中浸泡,待種衣和蠟質層鬆軟後,用手搓洗,去除雜質,撈出晾乾,將種子放在陰涼處貯藏,翌春播種。播前整地做床,床寬1m,高25cm,開溝播種,播後覆土1cm,再覆一層稻草,澆水保持苗床溼潤,溫度控制在25~30℃,出苗後加強水和除草管理,一年生苗即可出圃移栽。分株繁殖,春季挖出地下根莖,剪去地上部分莖葉,割取根莖4~5cm長一段,每段帶2~3個莖稈進行盆栽。栽後放半陰處養護,萌發新芽後恢復正常管理。

(2)栽培技術:選擇保水性良好肥沃的土壤,挖60×60×60cm的栽植穴栽植,栽後澆定根水,每年秋冬施肥一次,及時鬆土除草。適時疏除過密枝,剪除折斷莖葉保持株形美觀。栽培3~4年後重新挖出地下根莖,去除老粗莖,重新栽植更新。



中國農林科技網



一片葉隨風

這個植物,我一眼就認出它,因為我們家鄉(廣西武鳴)種的實在太多了,走進村裡,路旁屋後,叢叢疊生,隨處可見!


“姜哈”的根莖和果實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溫中燥溼;行氣止痛;截瘧。主治心腹冷痛;胸腹脹滿;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瘧疾。

豔山姜其實主要用於園藝觀賞,但是並不是問答圖片中的這種。豔山姜也分多個種類,真正用於觀賞的是下圖中的這種——


而我們廣西壯鄉——武鳴,主要把“姜哈”當作捆綁繩而種之,把它葉子一片片掰開,收稻穀時用來捆綁稻杆,或是捆綁柴火等。

另外,我們壯家人還用它的葉子來包餈粑,包粽子時,剝它的杆皮來捆綁粽身……這就是它生在壯鄉最大的價值!


八桂風情



這是什麼?

這東西小時候在河邊經常看到!剛剛長出來和花一樣的東西炒著吃可好吃了!

我們老家叫野生薑!

陰性植物,喜溫暖溼潤環境,稍耐寒。一般在河邊的大樹下就能找到!

就是這個東西!


不曉得大家小時候吃過沒?


一點少年郎

姜花不耐寒,在溫暖溼潤、土壤肥沃的環境下生長良好,姜花散發出清新的香味,如果是用盆栽放在室內,它既可以用來觀賞,也是天然的空氣清新器。姜花大都在我國的南方生長,主要分佈於兩廣與湖南、四川、雲南等地方

農大知事歡迎您的關注,做為綠化專業的我,願與您一起識別更多的花草樹木,增添你在綠植苗木方面更多的經驗與知識。


農大知事

這個葉子我們這些地方很多,用來蒸粑粑用的,有叫它豬兒粑葉或是鴨兒粑葉



它的果實與砂仁相似,也可以用來燉湯,不過味道沒有砂仁的濃



它的花很香,這種花不知道有啥特別的成份,有的人會因為它而過敏



葉子都用來包粑粑用,蒸出來的味道特別香



村姑小婷

屬於姜科植物,有一次在植物園偶然發現,看見沒!名:‘’美夢成真‘’夢幻吧?


不知道是不是一個品種,姜科的種類還是挺多的,

溪流邊,水塘旁靜靜的接受著雨露的滋潤。


A橙135339026


我們那叫路邊姜,其實應叫黃姜花。門口長得到處都是,看別人有挺稀罕的,要一棵栽上,沒兩年長得到處都是,挖都挖不斷根,扔一邊,沾土就長。九、十月開花,花不怎麼好看,但散發一股淡淡的清香會讓人回味無窮的。





六月雪0603

我地處偏僻山區,文化落後,這種草的學名怎麼叫,全不懂。土名叫風姜,是我們的老祖宗起的。原因是,它的塊根是治風溼的良藥,又類同姜塊,因而稱之為風姜。簡單易記(主要是記住它的藥用)。人們一看見它都搶著挖,如今近乎絕種了。


海島高山松

黃姜花,莖高1.5---2米。葉片長葉壯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5一40釐米。寬5--8.5釐米。尾端漸尖。並具尾尖,尖部漸狹,兩面均無毛,無柄,葉色質膜,披針形,長2---5釐米。分佈入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西藏等地。花可入藥,溫中健胃,消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