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豐皇帝為什麼每次退朝都讓大臣先走,自己最後走?

仔仔是不是你

咸豐皇帝是慈禧的丈夫,道光帝的第四個兒子,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

據《清朝皇帝列傳》記載:咸豐是個坡腳皇帝。那麼從小殘疾的他是怎麼上位的呢?

道光皇帝晚年要挑選一位皇子作為王位繼承人,而咸豐是第四子,他的3個哥哥全部夭折。雖然是第四子但是畢竟他身有殘疾,道光覺得他不適合做皇帝,於是對第六子奕比較有好感。

晚年道光帝詢問兩個阿哥如何治理國家之時,皇六子奕講得頭頭是道,口若懸河。而輪到皇四子奕詝講時,奕詝卻泣不成聲。道光為此大為感動,於是決定將皇位傳於皇四子奕詝,也就是咸豐皇帝。

咸豐其人

咸豐少年時追逐獵物時,不幸從馬背墜落傷到了腳。之後雖然經過醫治,日常行走沒有大礙,但還是留下一些後遺症,快步行走時就會顯得跛腳。此外,咸豐幼時得過天花,留下了一臉的麻子,一點沒有天子的威嚴。

於是咸豐皇帝剛登基是就頒佈一道聖旨,要求每次退朝都讓大臣先走,自己最後走。

誰知有一次上朝時,眾大臣都不同意咸豐的提議,一個一個跳出來反駁他,皇帝生氣地起身就走,卻忘了自己是個瘸子,就這樣,咸豐皇帝隱瞞多年的秘密暴露在眾人面前。

咸豐雖然是一個坡腳皇帝,但是在位初期,還是十分勤政的,後期卻沉迷於酒色,荒廢朝政,誤國殃民,是一位沒有才能的平庸皇帝。


扒哥歷史

這是因為咸豐皇帝有一個難言之隱,讓他感到十分自卑,他不想讓大臣看到,所以才讓大臣先走,自己最後一個走。



咸豐皇帝名叫愛新覺羅·奕詝,是道光帝的第四個兒子,不過他的三個哥哥早夭,他是事實上的嫡長子,而道光更喜歡各方面更加優秀的六子奕訢(恭親王),後來咸豐在老師杜受田的幫助下,通過走“仁孝”路子獲得道光帝的青睞,最終即位為帝。

咸豐帝在位期間正值內憂外患,他意欲有所作為,任賢去邪,革除弊政,工作十分勤奮,還專門下了一道聖旨,要求每次退朝後,百官先走,皇帝后走。



這道聖旨明顯不符合領導先走的原則,難道皇帝大人這是要留下來加班嗎?

當然不是,因為咸豐帝有一個讓他自卑的難言之隱——他是一個瘸子。

咸豐小時候喜歡打獵,有一次在騎馬打獵過程中,不小心從馬上掉下來,摔傷了腿,後經醫治沒什麼大毛病,但還是留下了一些殘疾,走路有點跛腳,缺少天子的威儀。



皇帝是最要面子的,這個難言之隱讓咸豐帝感到十分自卑,他不想在眾多臣子面前暴露自己這個缺陷,也算是人之常情吧!

更有意思的是,據說咸豐皇帝有一次因為生氣,居然忘了自己的毛病,退朝後站起來就走,這下他的“秘密”一下子讓滿朝文武看了個清清楚楚,之前的一番苦心全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